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是指跟隨在結構主義覺醒之後出現的一套思想,它試圖去了解這個無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數個體系的世界。後結構主義者與它的結構主義前輩最...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是現代徐崇溫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結構主義這一哲學思潮的著述,全書共為五章,分別對結構主義、後結構主...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在中國》是2002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曉明。...
後結構主義美學是現代曲方妾學流派之一。“五月風暴”後產生法國。在歐美各國傳播。主耍代表有德希達、福科,R·巴特、克醜斯蒂娃以及美國耶魯批評派的要成員等。該...
《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是200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光。...
德希達曾指出,解構主義並不是要取代結構主義或者形而上傳統,也取代不了。因此,對待解構主義的最好態度不是把它當作教條,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反觀傳統和人類文明的...
信息方式: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編輯 鎖定 《信息方式》內容簡介:作者考察了電子媒介語言與傳統交往方式的差異,並認為這種差異深刻地影響了人感知自我和現實的方式。當...
《歷史哲學後結構主義路徑》是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阿特茲等。...
後結構主義20世紀7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改造結構主義的政治思潮。其代表人物大多數是原來的結構主義者,如法國的巴爾特、福科、拉康、和奧塔德、索勒斯、德希達等。後...
結構主義影片在20世紀20年代,以史克洛夫斯基、普羅普和狄尼雅諾夫為代表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和“布拉格語言學小 組”曾經在文藝學研究中採納結構主義原理。...
他們1923年設計的莫斯科勞動宮是構成主義建築早期的代表作,按照功能安排內部空間,外部形體則是它的直接表現,完全擺脫了傳統的建築構圖。利用框架結構提供的可能性,內部...
本書作者是歐陸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即解構主義)被引入美國學界並得以普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傳道人之一,《論解構》是他的一部力作,初版時極為轟動,曾一度達到...
結構主義電影理論,西方結構主義思潮影響下興起的不同電影理論學說的泛稱。20世紀20年代,以史克洛夫斯基、普羅普和狄尼雅諾夫為代表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和“布拉格...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浙史: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在中國》作者陳曉明。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4月1日出版發行。...
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現代西方社會學中的一個理論流派。它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
在歐陸哲學與文學批評中,解構主義以一個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所創立的批評學派為代表。德希達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閱讀西方哲學的方法。“解構”一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