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圍墾

後海圍墾工程位於莆田縣埭頭鎮和北高鎮(今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和荔城區北高鎮),興化灣西南。集雨面積61.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工程概要,堵口失敗,合龍成功,

工程概要

海堤長2430米,堤向東北,自埭頭鎮青嶼頭到北高鎮龜山。堤線中有1512米長露灘,400米長高程在羅零-3.5米以下,常年被海潮淹沒,工程十分艱巨。水閘設在青嶼頭風化岩基,分10孔,淨跨共54米。閘板均用鋼筋混凝土板,油壓電動啟閉機操作。龍口段位置設在偏埭頭一方,寬270米,小龍口100米。

堵口失敗

後海圍墾工程於1977年9月動工。由埭頭、北高、東嶠等3個公社聯建,組織勞力1萬多人,木船40隻,膠車1200輛,經過3年的施工,1980年11月合龍,由於堤基軟,龍口段發生滑坡外移,雖及時拋石壓載,但在大潮風浪襲擊下,到11月20日龍口段被沖毀,決口寬130米,很快擴大到184米,龍口基底被沖刷深11米、達到-24米高程,直至風化岩層,水閘坦水也被沖刷深10多米。堵口失敗後,因經濟困難,未能修復續建。1981年省計委、水電廳通知停建。

合龍成功

1988年,莆田縣委、縣政府研究續建,10月間提出可行性報告:工程項目除決口龍口封堵(184米,深-24米)海堤加高培厚和西排洪溝坦水加固外,增建北高沖沁堤端分流閘(納潮)1座,9孔,孔寬共27米,2座排水閘可泄流410立方米/秒,工程總投資2974萬元。在福建省政府支持下,1990年5月成立續建指揮部,進行前期籌備工作。1991年3月21日正式破土動工,續建工程由福建省水利建設技術服務中心設計,福建省水電工程公司承建,福建省水電工程局負責海堤及水閘建設,福建省圍墾工程處擔負海堤堵口任務。工程採用機械化施工,日上場勞力達1000餘人,後海圍墾面積3.03萬畝,可耕地2.0583萬畝,是莆田市第一大圍墾工程,省、市領導非常重視,多次深入施工現場召開辦公會議,解決具體問題,福建省水電廳成立專家組,對工程施工設計各個重要環節進行技術把關。該工程開工後,施工進展順利,1991年12月23日完成堵口截流,經日夜奮戰,接著完成閉氣,一次性合龍成功。整個工程於次年竣工,據福建省有關部門組織驗收,工程質量基本符合設計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