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樓潮肝土是一種黃褐土土種,分布在安徽蚌埠、安徽滁州、安徽懷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樓潮肝土
- 土種編號:10233
- 土壤類型:黃褐土
- 土壤亞類:粘盤黃褐土
- 土類(二普):黃褐土
- 亞類(二普):粘盤黃褐土
- 母質:戚咀組黃土堆積物
- 剖面構型:A11—B—Bu
- 面積(公頃):5093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懷遠縣嶺集鄉後樓村東50m,淝河二級階地,海拔25m, 地形微度傾斜,地下水位1.2m,成土母質為戚咀組黃土,年均溫15.4℃,年降水量900.9mm, 無霜期218天,≥10℃積溫4964.1℃,二年三熟。 A11層: 0—14cm,淺黃色(濕,2.5Y8/3),粘壤土,屑粒狀結構,較松, 多量根系,pH7.5。 A12層: 14—19cm,淺黃色(濕,2.5Y 8/3),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 少量灰色膠膜和軟小鐵錳結核,較緊,中量根系,pH7.6。 B層: 19—34cm,淺黃色(濕,2.5Y 8/3),壤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 少量根系,pH7.7。 Bu層: 34—150cm,濁黃色(濕,2.5Y 6/3),壤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 中量光亮膠膜,銹紋斑與軟小鐵錳結核,pH7.8。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戚咀組黃土堆積物,剖面為A11—B—Bu型。地下水位1.5m左右,土體下部潮化特徵明顯, 結構面上灰色膠膜,銹紋銹斑及軟化鐵錳結核明顯,土色為灰黃色。A11層受地表徑流輕度漂洗,質地較輕,A11層以下質地粘重,為壤質粘土。陽離子交換量19—30me/100g土,pH6.5—7.7。據19個農化樣分析統計,有機質為0.95%,全氮為0.060%,速效磷9ppm,速效鉀115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耕層質地適中,易耕好耙,適耕期5—7天, 保肥供肥性好,潮化特徵明顯,較為耐旱。但土壤養分缺乏,雨後地表有澄板現象,乾後易結殼,影響通氣和出苗。目前以種植小麥、大豆、花生、甘薯、菸草等作物為主,多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利用改良上應適當擴種花生、大豆和綠肥,結合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和綠肥掩青深耕,合理配施氮、磷肥,適時追肥;實行水平耕種,減少地表徑流沖刷,有水源條件的地方可旱改水,發展水稻。據懷遠縣試驗,該土種小麥以畝施純氮12kg、磷(P2O5)4 —6kg效果較佳,小麥畝產240kg左右。
歸屬分布
後樓潮肝土,屬粘盤黃褐土亞類粘黃泥土屬。 主要分布在安徽省蚌埠、滁縣兩地市的沿淮緩崗地上,海拔20—30m,面積76.4萬畝,為耕種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