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東城村是即墨市環秀街道轄村。位於即墨市城區南部,距即墨老城大同街八里,居煙青路與環城北路交叉處,“綽號八里叉”。南臨錦繡前城小區(前東城),北靠國家泊子村,東鄰南莊村,兩鄰陡溝,廟頭村。全村轄區總面積101.6公頃,均為農業、工業和商業居民用地。其中,耕地面積20.8公頃,工業用地29.59公頃。商業用地0.5公頃,居民用地26.47公頃。明朝永樂年間,汪先福祖先到此安居建村,繼之遷來呂、王、宮、於等姓居住。村名的起源據說時在村南要建縣城。因水源缺少,未能建成,因此命名為後東城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東城村
- 別名:八里岔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即墨市環秀街道
- 面積:101.6公頃
- 方言:膠遼官語-即墨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東城山
- 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
- 火車站:即墨北站、城陽站
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科技,醫療衛生,人民生活,村莊建設,社會福利,獲得榮譽,地圖信息,
政區人口
該村交通便利,西至煙青路,東臨珠江一路,二分之一丘陵,二分之一平原,北臨即墨城區,南距城陽城區3公里,是工業開發旅遊經商的黃金地段。
2015年全村共有常住民600餘戶,總人口2000餘人,流動人口約50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有呂、王、宮、於、李等21個姓氏,有滿族14人,其他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2萬元,1978年17萬元,2001年達到15253萬元,人均4856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31、57.97、41.72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760萬元,比6年前增長30倍。
第一產業
1949年後東城村有耕地1524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畝產100公斤,農業收入2萬元。畜牧飼養業1.5萬元。1950年實行了土地改革。1958年人民公式化後,可耕地調整為1600畝,1953年1月成立互助組。1955年辦起3個初級社參加農戶100戶。1956年全村成立一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村農戶全部入社,合作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糧食畝產增加到170公斤。到1981年全村已有機井10眼,灌溉渠道2條,有效灌溉農田面積5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50馬力,糧食畝產130公斤,比建國初期增長了0.3倍,農業收入21萬元,集體固定資產從1956年3萬元增加到12萬元。
由於該村地處離縣城八里,交通方便,經濟繁華,隨著工業的發展,1985年開始到1999年,陸續建廠200多畝,被鎮工業開發區徵用土地86畝,商業用地25畝,修建學校用地10畝,擴建公路街道用地210畝村民建房83畝。耕地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連年萎縮,到1999年農業用地350畝,村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
1963年建立起第一個集體企業東城沙發廠,入廠職工40人,手工業加工,生產能力低下,年產值20萬元。改革開放後,1985年有2個集體企業,產值100萬元。上繳村集體7萬元,2001年產值8515萬元,利稅1084萬元,職工417人,企業上繳村集體65萬元。
改革開放後,後東城村大力發展經濟,內資企業不斷增加,1999年引進韓國廠一個,廠名青島大松玩具廠。到2001年有企業13個,其中內資企業6個。
第三產業
1962年第四生產隊搞起顏料加工,1965年村建磨坊一個,但發展極為緩慢,到1983年靠煙青公路建起飯店、商店、小五金等行業,占地面積75畝,各項建築業、交通業、小手工業、服務業等行業在蓬勃發展,個體經營達到50多戶,已成為後東城村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成長點。由於經濟發展,村路交通要改變,為緩解運輸壓力,在1997年把村里街道拓寬,用沙石鋪路,1999年10月用水泥硬化路面12100㎡,總投資487110元。2001年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64輛,其中:機車170輛,保障了交通運輸的暢通無阻。
社會事業
文化科技
1949年前,後東城村民眾科技文化落後,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及失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人數的3%,新中國建立後,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村民文化素質明顯提高。
1977年新建國小,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95㎡。1995年村投資252646元,建立環秀國小,1997年成立幼稚園,建築面積65㎡,有教室5間,可容納幼兒30人。1994年全村實現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到2001年為止,全村共有考入大中專院校的50人,村企業有大中專的技術管理人員中,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5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8人,2001年村有圖書室1個藏書600冊,訂閱報紙15種,鑼鼓隊一個,在重大節日期間參加宣傳。有村民活動室1個,有桌球、羽毛球、象棋等娛樂工具,門球場1處,專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人口學校一個,該村運動員呂海濱在市級運動會上取得鉛球鐵餅單項第一名。在文化體育中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素質。
醫療衛生
1949年前,全村沒有診所,村民有病無錢治,非常嚴重的霍亂、天花等傳染病,經常爆發流行,嬰兒死亡率非常高。1949年下半年起即墨縣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有效的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1962年城關鎮在該村設立診所一個,醫務人員3名,1967年村內設診所1個,赤腳醫生2名,2001年有衛生所2個,義務人員4名,村民醫療保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後東城村被評為達標村莊。
人民生活
1949年村民年人均占有糧食110公斤,大多數村民過著吃糠咽菜的生活,生活質量很差,人均收入不足27元。建國後農村經濟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糧16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1978年人均糧食227公斤,人均純收入13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人均收入4856元,戶均存款達8000餘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住房條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屋結構,人均住房多為5平方米,1978年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2001年村民住房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村88戶,住進了二層獨院樓房,人均住房面積50平方米。2001年全村擁有機動車64輛,彩電450台,電話350部,電話普及率82%以上。
村莊建設
1949年村內街道不整齊,沒有合理規劃,1979年開始進行村莊建設規劃,1991年後東城村有主幹街道2條,1991年至2001年先後投資50萬元用於改造村莊街道,共硬化整修水泥街道12100平方米,新建排水溝4750米,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和路通、水通、電通、訊通。房屋建築標準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獨院樓房88處,平房521處,村民戶戶有房居住,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社會福利
截止到2001年,該村每年“九九老人節”給老人發物資福利;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補發獎學金2000元,中專院校500元;解決五保戶生活費及衣服被褥、醫療、生活等及困難戶生活費;村有老人活動室1個,門球場一處,專為老人娛樂場所。1999年村主任呂錫偉負擔村民“三年統籌款”第一年為80%,第二第三年全免。
獲得榮譽
1996年被鎮評為工業先進村。1997年被鎮評為計畫生育模範村,青島市計畫生育先進村。1998年被即墨市評為“五個好”先進黨支部、社會主義文明村莊、治安安全村莊,青島市農業普查先進單位,人口普查先進單位。2000年被即墨市評為三級強村及經濟三級強企,先進黨支部和雙文明村莊等光榮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青島市即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