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形上學美學

後形上學美學

《後形上學美學》是2008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翔林。

基本介紹

  • 書名:後形上學美學
  • 作者顏翔林
  • ISBN:10位[7807304820]13位[9787807304821]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後形上學美學必須清洗傳統形上學美學、主體論美學、實踐論美學的思想塵埃,和以知識論和總體論為基礎的美學劃清界線,它主張接納智慧論,借鑑佛學的“般若”的思想機鋒,讓審美活動恢復存在者的生命直覺和詩性智慧,使美學不再背負著沉重的知識包袱在充滿荊棘泥濘的道路上踽踽行走,能夠展開鯤鵬一般的翅膀在大地和藍天之間自由地飛翔。美學也不能簡單地回歸到“感性學”的狹隘房屋,而是應該漫步在既不是理性統轄也不是本能衝動主宰的一個邊緣境地,它必須獲得詩意存在的資格
介於感性和理性之間而生存。海德格爾在闡釋荷爾德林詩歌的某一頃刻寫道: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後來它一度成為美學領域的流行話語而被無數次地重複。這至少寄寓了三重的象徵意義:一是這句話昭示出深刻的美學真理——人對於世界的本能性和必然性的依戀,因為“大地”隱喻著人的生命存在的還鄉性和回歸母體的深厚情感;其二是,人永遠是自然中的一個可能性結構,他在山水之中充分展示自我生命活動中的無限可能性;最後,人不僅僅作為感性主體而存在於世界之上,更應該獲取空靈的詩意,上升為詩性主體,從而使生命狀態達到美學化的完滿。其實,海德格爾的這番高論,在我們極其富有生命智慧和詩意情懷的古人眼界裡,只不過是一種無須言說的常識而已,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軌跡和實踐意志中的審美人格無不證明了華夏民族詩意棲居的美學傳統。然而,悲哀地是,華夏民族的詩性傳統卻在20世紀被迫中斷和割裂,所以,重建美學的詩性精神就成為我們歷史性的必然選擇和民族化情結,它也必然地包含對於以往美學理論的二元論思維模式的揚棄,消解客觀對象和主體意識的邏輯邊界,走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重新呼喚人對於自然和所有生命形式的道德責任。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美學何為?
第一節 美學的還鄉之路
第二節 精神姿態
第三節 詞源學的追溯
第二章 歷史和邏輯
第一節 邏輯分類
第二節 西方美學
第三節 華夏美學
第三章 美學方法論
第一節 古典主義方法
第二節 現代主義方法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方法
第四章 美之追問
第一節 古壁回音
第二節 美即虛無
第三節 自由之隱喻
第四節 詩意生存
第五節 智慧生存
第五章 自然美
第一節 生命形式
第二節 審美類型
第三節 悠然心會
第四節 神話的復活
第六章 什麼是藝術?
第一節 藝術何為?
第二節 流行的藝術概念
第三節 藝術本體論
第四節 藝術批判
第七章 藝術種類
第一節 歷史軌跡
第二節 具體門類
第三節 創造的隱秘
第四節 批評是什麼?
第八章 美之形式
第一節 形式分析
第二節 象徵與隱喻
第三節 結構性意義
第九章 審美範疇
第一節 秀美/崇高
第二節 悲劇/喜劇
第三節 幽默/荒誕
第四節 自然/境界
第十章 審美心理分析
第一節 感性的召喚
第二節 神遊境界
第三節 生命智慧
第十一章 審美和文化
第一節 文化何為?
第二節 美是文化的動因
第三節 審美標準
第十二章 美學的當代性關切
第一節 信仰重構
第二節 審美拯救
第三節 美學的眼睛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術語對照
作者後記:心底寒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