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從泉州龍頭山部分人民搬遷到此地,建厝堂號“龍山延派”,龍頭山均曾姓,搬來後稱“後曾”。因全縣同名較多,故於1982年取建設之意,命名為後建。清屬三十四都仙溪鋪。民國屬輞川鄉東湖保。1949年屬一區(城關)東湖鄉,1951年屬十一東湖鄉,1952年改屬三區仍為東湖鄉,1958年屬飛躍公社置東湖大隊,1961年析分為東嶺公社置後曾大隊,1981年後改稱為後建大隊,1985年改設為東嶺鄉後建村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建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18.4平方公里
- 人口:3100人
交通位置,村況,村容村貌,歷史人文,建築景觀,物產經濟,下級組織,
交通位置
後建村東鄰散湖村,西至輞川對接,南鄰東湖村,北臨灘涂海邊。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
村況
後建村區域面積為18.4平方公里,人口3100人
村容村貌
2500米的沿海防風林帶,即是全村農田的天然屏障,同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裡的村民世代以勤勞為家風,老一輩男人大部份以海為田,以海為生,小部分以土木石等謀生,同時也帶動部分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近年來,男女青年大部分進工廠學手藝,勞動力輸出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老一輩人已嘗盡沒有文化的苦來,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勒緊腰帶,省吃儉用,培養子女讀書造就子女成材,如後曾自然村曾建平於2006年已獲得博士學位。
歷史人文
後建村處東橋鎮西北部,舊稱泉州府惠安東門外千家鋪,現為三個自然村組成,後曾大部分姓曾,小部份姓陳,後張,後張湖張屬姓張。後曾始祖是泉州坑頭曾氏三世來開疆闢土,定居於後曾繁衍。後張始祖是山腰後張村第五世後裔景公來開疆闢土,建基立業,至今已二十一世。祖輩們艱苦創業,勤勞儉樸成治家之風,忠孝節義,溫良恭儉已傳為立家之本。
建築景觀
三個自然村存留清代古建居已寥寥無幾,民國期間建築的三間張,五間張,五間張三落尚有幾座,改革開放以後,大部分舊建居已拆建翻新,現在民宅五花八門,各具特色目前最高為五層,大部分二三層,整個行政村樓房林立。建於清代前後頗具古建武宮廟一座,重嗣建二座。後曾的唐靈宮,後張村的文淵今宮,後張湖高王龍宮。後曾唐靈宮旁的新塔,獨具一格。
物產經濟
沿海灘涂小雜海經營生意(現已被中化占用)。
下級組織
下轄:後曾、後張、後張湖3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