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壠頭,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後壠頭建房居住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壠頭
- 所在區域:福建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Hòulǒngtóu
後壠頭,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後壠頭建房居住的地名。
後壠頭,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後壠頭建房居住的地名。地名含義以村上山頭有一坵大田名村,故名。歷史沿革1984年屬溪南鄉東湖村;1989年屬溪南鎮東湖村。因交通不便,村廢。1...
後壠坑 後壠坑由其地理形態和方位得名。地名含義 居民點位於東佳村後頭的坑壠,故名。歷史沿革 因交通不便,於1998年搬遷。
後壠村 後壠村為中國福建省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顏厝鎮下轄村。後壠村原屬於龍溪縣;1960年,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併成立龍海縣,境地屬之;1993年,龍海縣撤縣建市;2019年8月,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區地合一,顏厝鎮成建制委託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境地屬於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顏厝鎮管轄。
後壠村宴,舌尖上的閩清鄉味,講究菜品清鮮、淡爽,偏於甜酸;湯品鮮美,藥用食補,具有濃厚傳統特色。在這裡有閩清炣豆腐、八珍番鴨湯、草籽頭燉豬腳、糟菜上排湯、山茶油炸油餅、釀青紅酒等。著名人物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 所獲榮譽 獲評2015年省級最美...
號依峰),移居坑內;七世白琛(字文琅,號肖峰),移居坑頭;七世白高(字漢明,號學照)、白忖(予心),分別移居後窟和大灣;八世白朝圭(字耀職,號述所),移居頂崎;九世白士然(光甫),移居湖仔;九世白居瑗、白居汴(標祉),移居坑頭;十世白竹(華隱)、白周(盛節),分別移居大份和後壠仔。
永安鄉)嘉祥西里32-33都(騎都)仙山境;清末廢鄉、都成立區保建制,仙山屬大湖區;民國24年屬雙大鄉;1949年屬白沙鄉;1950年屬小箬田當鄉;1951年屬白沙珍山鄉;1952年劃歸洋山鄉;1973年成立仙山行政村(是老區基點村),仙山村以1個自然村12個村址,堡頂、仙山、舊厝、竹蘭下、牛令丘、後壠尾、洽洋...
楮坪溪,發源於楮坪鄉湖頭村的疊石峰,向西北流經楮坪鄉,至英山鄉後壠村附近匯入與福安交界的交溪河段。縣內長11.6公里,流域面積41.5平方公里。 [37] 東溪,東溪又名流橋溪,發源於東源鄉鴛鴦頭村附近,曲折南流,至宅中鄉西坪村與西溪交匯,至舂臼彎村附近與霞浦交界處的甲溪口出境,稱茜洋溪,然後向南流經福安溪柄...
山頭村曾獲得市、縣級以上表彰的有:“文明建設、發展多種經營壯大經濟、發展教育事業”等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村風村貌 山頭村新建水泥鋪設村道由郊尾鎮塘邊以隔頭,全長2.5公里;東宅村到下周全長2.6公里,東宅到山頭村全長2.5公里,後壠仔至頂周全長4公里,總計12.6公里。新建住宅面積達8.4萬平方米...
到了清末,各地小腔戲班更加彭勃,一個縣少的有三五個戲班,多的有十幾個戲班,如尤溪的西華、羅岩、下畲、後壠、坑頭、綠柳,沙縣、大田、永安、龍巖等一些村寨,都有小腔戲班。辛亥革命後,京劇進入福建,原流行於閩西的漢劇繼續發展延伸,都對小腔戲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適應觀眾的欣賞需要,不少小腔戲...
下棲梧 上棲梧 乾源 田坂里 西山底 後壠邊 上吳村 陳家門裡 賽里 范家 五保 柏園裡 黃家源 六都一圖 琅墅 後山村 葉頭山 陳家店 外坂 葉柱 桐坑口 茅坪 桐坑境 隈嶺腳 余家莊 石田塢 下塢 錢家 南區 六都二圖 三台村 田蒲 胡家 江墅 大洲 道口 前村 前塘 高山...
鳳陽村 是壽寧縣 鳳陽鎮 人民政府駐地,全村人口2623人,588戶,轄鳳陽、半洋、東門裡、後壠、坑頭等5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鳳陽村原名阜宅、棠洋,俗稱長洋頭,相傳村中有一池,鳳鳥沐浴其中,曾稱“鳳池”,又以山形如雙鳳飛翔,易名“鳳翔”,後取“雙鳳朝陽”之義,改名鳳洋,今名鳳陽。鳳陽村舊屬...
福建省仙遊縣游洋鎮龍溪村 龍溪村處游洋鎮政府駐地東南10公里,村委會設在頂張隆,聚落在古山與酒池山麓丘陵山谷間,是延壽溪支流發源地,由後壠仔、洪溪頭、頂張隆、下張隆、山後、福岺、大厝洋等7個自然村組成,有13個村民小組,620戶,人口2380人。解放初屬麥斜區管轄,1961年公社化為龍溪大隊,1984年改為...
1670年(明永曆二十四年)有平埔後壠社、中港社、新港仔社、貓里社及加志閣社,合稱“後壠五社”,中港社為道卡斯人最早在活動竹南紀錄。1723年(清雍正元年)署淡水廳設中港莊各地村落雛型已成。1739年(清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等人開墾三角店、田寮等地。1785年(乾隆五十年)中港莊鹽生' 莊文榜程文稟官...
後溪村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中部,東至侖上村、南至溪西村界、西臨後溪、北靠後壠山,面積約6平方公里,城內的北門,即拱辰門,經過滄桑巨變,走過了三百五十年的風風雨雨,成為了唯一保留的一座城門。地理位置 後溪村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中部,東至侖上村、南至溪西村界、西臨後溪、北靠後壠山,面積約...
龍崗村委會位於海豐縣城東北10.5公里處,原屬勝山大隊,1987年與笏雅行政村分設出來獨立建制,設為龍崗行政村,下轄龍崗美、後壠尾、柴頭堀、龍寨4條自然村,總人口1342人,耕地面積622畝。村委會有公路直通公平鎮、海城鎮,交通十分方便,沿城東至公平公路東南方向呈塊狀分布。經濟以農為主,盛產稻穀、花生、...
湯德利(1910年-1936年),男,福建省寧德縣(今寧德市蕉城區)石後鄉後壠村人。1933年夏參加革命鬥爭,曾任石後貧農會會員、工農自衛隊隊員,霍童紅軍游擊隊戰士,參加了安德(福安、寧德)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初在閩東紅軍主力反“圍剿”作戰失利轉移外線作戰後,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