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掩蔽的概念起源於心理聲學,指的是在更大的聲音掩蔽了之前發生的較為安靜的聲音。在認知心理學中,這是指一段時間(通常是30毫秒)後立即呈現一個刺激(“掩蔽刺激”),導致未能有意識地感知第一個刺激的現象。相反的,前面的刺激掩蓋了後面發生的刺激的現象叫做正向掩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向掩蔽
- 外文名:Backward masking
產生原因,影響,視覺後向掩蔽,聽覺後向掩蔽,
產生原因
還不清楚後面的刺激是如何影響前一刺激的接收的,比較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是雙通道互動理論(dual channel interaction theory),它指出第二個刺激產生的一個快速的信號可以超過並掩蔽第一個刺激產生的較慢的信號。
影響
雖然對刺激的這種掩蔽是無意識的,但是它可以對認知過程產生影響,比如對背景的解釋。已經證實視覺掩蔽的刺激可以在簡單的反應時間任務(reaction-time tasks;例如:回響啟動Response Priming)中引起動作反應,而這是獨立於他們有意識的視覺的。
人們普遍認為這種掩蔽刺激可以用於對心理的操縱,但迄今為止實證研究結果還不足以證實這一點。
視覺後向掩蔽
視覺後向掩蔽 (visual backward masking) 是指目標刺激被後出現的掩蔽刺激所干擾的現象,是心理學的常用實驗技術 ,研究者通常利用掩蔽刺激控制目標刺激的加工程度 ,同時 ,掩蔽現象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對掩蔽機制的探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覺的時間進程。
在西方心理學界 ,視覺掩蔽機制的研究已歷百年歷史 ,有兩條主要的研究途徑。 一是採用心理物理學方法系統探測掩蔽效應與刺激的物理變數或時間變數的心理物理關係 ;二是根據理論假設構建掩蔽機制的數學模型 ,即採用計算建模 (computational modeling) 的方法對心理物理學得到的行為數據進行擬合 ,驗證各種模型的優劣 ,以確定掩蔽機制。以往對掩蔽現象的研究主要關注模式掩蔽 (pattern masking) 和偏對比掩蔽 (metacontrast masking) 。
模式掩蔽是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掩蔽形式 ,其採用的掩蔽刺激通常是某些複雜的圖案。 偏對比掩蔽則是採用和目標形狀相似的輪廓來掩蔽目標 ,比如 ,一個圍繞 C 型視標的圓環會導致該視標的可見性下降。有關掩蔽機制的理論模型普遍公認偏對比掩蔽現象的發生有兩個必要條件。 首先 ,掩蔽刺激輪廓和目標刺激輪廓之間存在輪廓干涉 (contour interaction) ,當增大掩蔽刺激和目標刺激輪廓間的視角時 ,掩蔽效應減少甚至消失 ;其次 ,掩蔽刺激要在目標刺激出現之後才能出現。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掩蔽現象——客體替代掩蔽(objectsubstitution masking),打破了以上所提到的兩個必要條件 ,同時也促進了新的理論框架的出現。
模式掩蔽是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掩蔽形式 ,其採用的掩蔽刺激通常是某些複雜的圖案。 偏對比掩蔽則是採用和目標形狀相似的輪廓來掩蔽目標 ,比如 ,一個圍繞 C 型視標的圓環會導致該視標的可見性下降。有關掩蔽機制的理論模型普遍公認偏對比掩蔽現象的發生有兩個必要條件。 首先 ,掩蔽刺激輪廓和目標刺激輪廓之間存在輪廓干涉 (contour interaction) ,當增大掩蔽刺激和目標刺激輪廓間的視角時 ,掩蔽效應減少甚至消失 ;其次 ,掩蔽刺激要在目標刺激出現之後才能出現。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掩蔽現象——客體替代掩蔽(objectsubstitution masking),打破了以上所提到的兩個必要條件 ,同時也促進了新的理論框架的出現。
聽覺後向掩蔽
聽覺後向掩蔽與視覺相似,是後出現的聽覺刺激掩蔽了前出現的刺激的現象。聽覺掩蔽的機制是解決嘈雜聲學環境下對特定目標聲音進行加工的關鍵。聽覺掩蔽可以分為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兩種類型,前者是因為目標和掩蔽聲音在聽覺外周在時間和頻率上的重疊所造成的,而後者被認為是掩蔽聲音在聽覺中樞和目標聲音競爭加工資源所造成的。信息掩蔽中至少包含有知覺信息掩蔽和認知信息掩蔽兩種亞成分,它們源於不同的中樞機制。多個說話人聲音掩蔽的條件下,總體掩蔽量是能量掩蔽、知覺信息掩蔽和認知信息掩蔽等成分總和的結果。操縱掩蔽和目標聲音的知覺空間分離、掩蔽聲音的可懂度以及掩蔽和目標聲音的知覺相似度,可以實現對兩種信息掩蔽亞成分的雙重分離。套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發現兩者有不同的神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