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呂正聲

《律呂正聲》全書30萬字,內有《李維楨序》 《林增志序》和《律呂總敘》,本書論述了樂的由來和作用,之後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自伏羲、神農、黃帝以來的中國音樂發展史。

基本介紹

古籍簡介,作者簡介,四庫提要,

古籍簡介

《律呂正聲》·六十卷(內府藏本)
《律呂正聲》全書30萬字,內有《李維楨序》 《林增志序》和《律呂總敘》 ,正文60卷。此書有圖、有解、有制、有義、有體用、有統會、有經緯,涵蓋律政關係、律歷關係、律呂新說等8個部分。
一、關於《律呂總敘》
《律呂總敘》是《律呂正聲》一書的總綱,也被陳子龍編入了《明經世文編》 。在這篇敘中,他先是論述了樂的由來和作用,之後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自伏羲、神農、黃帝以來的中國音樂發展史,特別是詳細評析了司馬遷、祖孝孫、張文收、王朴、和峴、李照、蔡元定、李文利等歷代律呂學家理論的得失。在綜合《呂氏春秋》《周禮》 《太玄經》 《唐史》 《河圖》 《洛書》等文獻的基礎上,闡述了黃鐘是三寸九分、圜鐘六變、子午之數九、還相為宮等律學觀點。
二、關於十二律
《律呂正聲》前5卷的內容主要包括律呂圖解、黃鐘律本、律呂之制、律本《圖》 《書》 、律呂之義、律呂之數、律之體用、律之統會、律呂經緯等律學基本問題,對十二律的具體意義和制度進行了重點闡釋。王邦直認為,黃鐘三寸九分是律呂所本,“以黃鐘一律言之,自具體用之全;以黃鐘對十一律而言,則又黃鐘為體,十一律為用,以十一律皆生於黃鐘也” 。
三、關於十二律和天文曆法的關係
王邦直詳論了十二律和天文曆法的關係,闡述了律呂的候氣之法、十二律與十二個月陰陽消長的關係,論述了律合先天、律參晷刻、律應躔次、律合天度、律應中星、律應五氣、律歷同道、律正閏余等內容。
四、關於律呂和五聲之間的關係
在《律呂相生》中,王邦直依據《太玄經》 ,論述了“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等律呂之間的相應關係;在《律應八風》中,論述了十二律跟八風的對應關係;而在五聲所起中,對宮、商、角、徵、羽五聲進行了具體的論述。
五、關於歷代的配樂詩歌和樂舞
在《樂歌之節》中,王邦直論述了歷代配樂的詩歌,從《詩經》到漢代的樂府,到隋唐的雅樂、俗樂,再到宋代的教坊四部、詩餘和金元的南北曲;在《鐃歌鼓吹》中,介紹了歷代天子宴群臣之樂和軍中之樂;用6卷的篇幅對歷代樂舞的類型、樂器、舞器、舞衣等進行了細緻的論述。
六、關於八音器質的相關規制
對金音之制、石音之制、絲音之制、竹音之制、匏音之制、土音之制、革音之制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七、關於律呂的作用
從律以審度、律以嘉量、律以平衡的視角,分析了律呂之制“本起於黃鐘” ,並論述了律呂與人心正邪、天下治亂的關係,從歷代典籍中摘錄了30個律呂感應的例子,來說明“聲音之道,實與政通,而治亂之兆,皆足聽而知之”的道理。
八、關於十二律跟《太玄經》相配
在分敘中把揚雄《太玄經》中的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贊的所有內容,跟黃鐘、大呂等十二律、一年的二十四節氣相配,以時間為序,具體詳細地解說了律呂跟天文、曆法、卜卦的密切關係;總論中把律呂之數和所有的卦名、贊名集中進行解釋。此外,還介紹了筮法和占法,並對卦數進行圖解。
王邦直所著《律呂正聲》於1586年寫成,由其親家黃作孚校, 1594年因同鄉周如砥應詔修史,賞其書,將《律呂正聲》 “上於明史館” 。1608年由黃作孚侄子黃嘉善邀李維楨作序並刻印之。約30年後,王邦直外甥黃宗昌又邀林增志加序重印之。清代四庫館臣將《律呂正聲》收入《四庫全書存目》 ,並加提要。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有一定記載。以後的文人學者多有引用和提及,相關的地方志和王氏族譜中亦有記載。這些文獻和後來的研究者都對其進行了較高的評價。
李維楨序中言道,王邦直歸而嘆曰:“孔子自衛返魯,正樂,使雅頌得所。今樂之失其所,甚矣! ”認為《律呂正聲》 “以黃锺三寸九分,取閩人李文利之說,而糾其左律為右律之非” ,“三分損益,隔八相生,兩者殊科,而辯諸家以三分合隔八、求上生下生損益之數為律管長短之誤,卓識獨悟,通靈入微,然亦仿《呂覽》 《太玄》而推明之,確然有據” ,做到“參伍折衷,最為精密,非以私臆索之無何有之鄉,繆悠荒唐而無端崖也” ,又說“今得王丞而大樂鹹正罔缺” ,而“以成一朝未備之典,抉千古未發之秘” 。
林增志指出了《律呂正聲》的實用價值:“試以王子數十年之所學,與天下講究之,簫九成、鳳來儀,鼓六變、天神格,豈不萬世一時!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律呂正聲》的方法實施樂教,天下可以太平。他認為《律呂正聲》 “理微而辨核,創千古之奇論” 。
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說王邦直“殫精聲律之學” ,用“其說謂君聲最清,管以三寸九分,本《呂氏春秋》 ,其數配之揚子云《太玄》 ,縷析比合,而以諸家九寸之說為非是”簡單概括了王邦直的律呂學說,並引用了周如砥的話對《律呂正聲》進行了評價:“班固《律曆志》載即墨徐萬且氏治太初曆第一,而子魚追配之於千載之後” ,也就是說即墨的徐萬且是當時曆法學的第一人,而現在王邦直在一千多年之後,也具有了徐萬且的成績。
《四庫全書總目》關於《律呂正聲》的提要用“其書以卦氣定律呂,推步準之《太玄經》 ,分寸準之《呂覽》 ,故大旨主李文利黃鐘三寸九分之說,而獨糾其律,以左律為右律。又以三分損一、隔八相生截然兩法,而力辨古來牽合為一之非”來概括《律呂正聲》的主要理論,並說《律呂正聲》具有“援引浩繁,其說甚辨”的特點,是“篤志研思之作” ,“維楨《序》述其欲比孔子自衛反魯,使雅頌得所” 。

作者簡介

王邦直,字子魚,號東溟,明代律學家,生於1513年5月22日,卒於1600年3月26日,今山東即墨人。其家族後人分布在今山東即墨王圈、索戈莊等地,直系後裔的一支在今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小莊社區。
王邦直自幼聰慧,頗湛史書,經常以詩抒發情懷。18歲母親去世後寫出多首《黃鳥》詩,以哀悼母親,鄉親們都為之動容、為之淚泣。
王邦直40歲後進京考取功名,選為歲貢生,後任河北鹽山縣丞。他為官清廉,經常賣掉自己家產以貼補開銷,救濟災民。1567年6月,因朝廷裁職而汰。同年12月,進京候補改選之時,應詔上《陳愚衷以恤民窮以隆聖治事》疏,世稱《恤民十事·疏》 ,得到隆慶皇帝嘉納。但因《十疏》多切時弊,遭奸佞所忌,被罷官回歸故里。
王邦直的《十疏》 ,被收入陳子龍編纂的《明經世文編》 ,主要是針對當時社會現實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諸如減賦役、實倉廩、戒有司、清驛遞、禁勢豪、正仕途、重功績、慎作養、嚴揀練、振紀綱等,疏文洋洋灑灑,陳說甚辯,表達了他憂國憂民、忠心報國的赤子情懷。
王邦直回到家後,棲息鏡鎔山房,坐臥小閣30年,著成《律呂正聲》 。該書現已查明的有18套存世,分別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即墨博物館等13個單位。

四庫提要

李維楨《序》以為曾官鹽山縣縣丞。林增志《序》則以為鉛山縣縣丞。二《序》同時,自相矛盾。考《明世宗實錄》,實作鹽山,則增志《序》誤也。其書以卦氣定律呂,推步準之《太玄經》,分寸準之《呂覽》,故大旨主李文利黃鐘三寸九分之說,而獨斜其律,以左律為右律。又以三分損一、隔八相生截然兩法,而力辨古來牽合為一之非。援引浩繁,其說甚辨。自漢司馬遷至明韓邦奇諸家,皆有節取,而無一家當其意。蓋邦直當嘉靖間上書論時政,坐是閒廢,閉戶二十年乃成此書。王士禎《池北偶談》記萬曆甲午詔修國史,翰林周如砥嘗上其書於史館,蓋亦篤志研思之作也。然維禎《序》述其欲比孔子自衛反魯,使《雅》、《頌》得所;邦直《自序》亦稱千載之謬可革,往聖之絕學不患於無繼:則未免過夸矣。
總結
現在看來,王邦直的《律呂正聲》是一部律呂正論著作。他追根求本,援引浩繁,集歷代研究之精粹提出了一套律學理論,且更多地體現在社會學意義方面。儘管如此,王邦直的《律呂正聲》對於廓清歷代律呂之爭大有裨益。他的研究精神值得學習和借鑑,他的研究方法為律學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他的研究成果是令人矚目的。這些對於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傳承、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