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播奏捷傳

征播奏捷傳

《征播奏捷傳》(全稱《新刻全像征播奏捷傳通俗演義》)是明代棲真齋名道狂客演著的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刊行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

《征播奏捷傳》寫平定西南播州土著首領楊應龍叛亂的過程。所寫史實與正史大致相同,但其中有很多不經之處,原因是參與者之間存在著功過意見之爭而造成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征播奏捷傳
  • 作品別名:新刻全像征播奏捷傳通俗演義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長篇歷史演義小說
  • 作者:棲真齋名道狂客
  • 字數:約20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版本信息,

內容簡介

明萬曆年間,世襲四川播州宣慰司楊應龍,心懷異志,倒行逆施,夥同所部趙仕登等,效盜寇狀,剽掠民間,以其所獲,興造琉璃大殿,麋聚一方,圖謀不軌。有江西龍虎山張真人,不明其人所為,金殿為女提親,請得聖恩,將女許配應龍,而羊落虎口。
其時,板角關田家莊,有富翁田種,號瑞泉,妻王氏,生一男一女,男名應瑞,女名玉娥。玉娥妖媚惑人,而品行不端,與族兄田禾盛通。楊應龍既娶張氏,仍思拈花惹草,一日,行至碧玉湖田家莊,邂逅田玉娥,為色所惑,遂使趙仕登牽線行聘娶之,納為偏室。置張氏居西莊,玉娥居東莊。
這一年,四川茅州五知子倡亂擾民,為害一方。敕令楊應龍隨各路總兵前往剿除,遂平之。少頃,柳州又亂,楊應龍復與劉總兵等領命往剿,再建戰功。其時,田禾盛乘間趨楊府,與玉娥重敘舊歡。適張氏至東莊,見禾盛知為玉娥兄,乃不疑有它,復落落大方,邀其兄妹同赴西莊為客,玉娥託疾,使禾盛獨往,期禾盛得便相調,以售其奸。禾盛在西莊作客,適應龍西征歸,不期遇之,張氏謂為玉娥之兄。玉娥心生毒計,稱己向無此兄,禾盛必為張氏所私。張氏遂遭玉娥譖,為楊應龍逐出西莊,玉娥後又偎應龍名,矯令將其逐殺之。事經傳開,其部七姓並內外五司土官皆盡不服,乃訴之張真人。張真人大慟,復稟於上,上為之龍顏大怒,令錦衣衛拘應龍交付川貴巡撫衙門問罪,監禁重慶府獄。後田玉娥求計趙仕登,耗重金,上下打點關節,賄通有司,復賴應龍子楊奇棟願以身代父獄,應龍乃得脫而出。
既出,盡戮七姓、五司並其家眷,以泄其憤。應龍為圖報復,又張榜募雄,招兵買馬,招聚各路強徒黃七、孫時泰、李旭、楊光鄰等,共十三人,九股、七牌、紅腳、黑腳寺苗計一千餘,兵馬萬餘,乃以黃七、孫時泰為正副軍師,操練軍伍,備足糧草;時機既熟,以追討七姓、五司散逃人眾為名,以楊光鄰為總兵大元帥,郭通副之,楊朝棟為正先鋒,楊奇棟統中軍,石朝貴統後軍,趙仕登統左軍,張仕敖統右軍,計萬餘人馬進犯中原。賊軍所過,攻城掠地,燒殺搶奸,無惡不作。一時間,百萬生靈塗炭,朝野為之震驚。上乃令鎮守湖廣偏橋總兵都督同知陳璘掛都總兵耵,集七省總兵軍馬計精兵百十餘萬大小官僚五百餘員,整裝以發。陳都總兵治軍有方,乃嚴明軍紀,整練人馬,指揮方略,進退有度,待糧餉充備,兵分四路,直逼賊境。大小數十役,兩破烏江關,又取三渡關,再克黃灘關,復計下老君關。至此,賊軍退守板角關,又破之。賊軍乃走入婁山關,復逼關斬將,直驅大灘關,舉火取關。賊軍敗走岩門關,乃用計由地穴進取,復下之。再逼石虎關,又破之。賊兵退守馬腦關,復取之。又由小路取青蛇囤,再奪苦竹關,又克鐵鎖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屢斬其將,破關奪隘。賊兵無奈,敗入海龍囤死守,擬作最後垂死一搏,被官軍團團圍住。又偵得安宣慰通敵,乃用計假扮其兵,挑水入囤,裡應外合,一舉破囤。楊應龍惡貫滿盈,懸樑自縊,被斬首焚屍。田氏、楊朝棟、維棟、奇棟、梁棟、騰棟並二孫,軍師黃七孫時泰,謀士趙仕登、何漢良均凌遲處死,朱敬等俱斬首。
朝廷論功封賞,祭奠陣亡將土。播州一帶百姓,劫後重生,始享太平。

創作背景

《征播奏捷傳》取材自楊應龍所興起的叛亂。楊應龍,本來是累代統治播州一帶(即現在的四川和貴州邊界)的有力土司。但是,由於與在地勢力的衝突及同族間的內部糾紛,從萬曆十九年(15 91)前後起與明朝廷間產生了矛盾。到萬曆二十四年(1596),楊應龍統率了治下的苗族,正式對明朝舉旗造反。對此,明朝起用了李化龍和郭子章徹底進行鎮壓。結果,萬曆二十八年(1600)6月,窮途末路的楊應龍在海龍囤自縊身亡,叛亂也就此結束。以上是“楊應龍之叛亂”的大致概略。 當時的人們對“萬曆三大征”之一的這個叛亂持有相當大的關心,叛亂一經平定,陳述此事經緯的“實錄”性書籍和傳奇等就陸續問世。《征播奏捷傳》也可說是在這樣的趨勢中所刊行的。該書成書於明萬曆中後期。

作品鑑賞

《征播奏捷傳》的性描寫主要集中於楊應龍娶妻和娶妾兩件事上。楊之妻張氏是廣信府龍虎山的張真人的女兒,她與楊應龍的婚姻是由萬曆皇帝欽定的,具有無尚的榮耀還具有權威性。雖然應龍娶張氏並非他的初衷,他們之間沒有感情基礎,但應龍在初娶張氏時,二人還是相敬如賓的,關係相當和諧。小說寫到應龍與張氏的性行為時所用的文字還是比較隱晦的。“言訖,始脫雲錦之霓裳,解香羅之翠絡。貼肉交股,倒鳳顛鶯。吐懷抱而罄至情,結同心共諧連理。露滴花心春色動,涎浸櫻口玉檀香。”所用的語言都是傳統香艷詩詞中的文字,並沒有用太多露骨的句子。因為楊氏與張氏之間是由皇帝賜婚,所以還是帶有皇權色彩的。小說作者深知如果用濫情的文字進行描寫,那是觸犯聖顏的行為。當然,這樣的描寫也符合楊氏與張氏是結髮夫妻這一事實。由於張氏是正室,因此在小說中張氏的形象一直都是端莊有風度的。而反觀楊應龍後來的妾室田玉娥,小說作者就完全將其設定為一個妖媚風流,不守婦道,心狠手辣的紅顏禍水形象。在古代妾的地位是卑微下賤的,由於社會約定俗成的觀念和文藝作品中向來把妾塑造成陰險狠毒的婦女形象,所以在文藝作品中,這樣的妾就會做些有違倫理道德之事,而在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人們認為“邪不壓正”,所以惡人最終會自食惡果。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小說作者將田玉娥寫成了不守婦道、有悖倫理的淫婦。楊應龍寵幸妾室,殺害正室是悖逆朝廷,不符人倫的行為。因此小說用具有戲謔性和淫穢的文字來描寫這樣兩個人。

作品評價

山東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教授傅禮軍:此書的新聞性值得注意。播州楊應龍叛亂被平定是在萬曆二十八年(1600),此書在萬曆三十一年(1603)就已刊行,可以說它已經從演述本朝史事的歷史演義轉變為一種及時反映當下現實的時事小說了。《征播奏捷傳通俗演義》的出現,預示了時事小說在明末的崛起。

版本信息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巫峽望仙岩藏板本,藏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日本尊經閣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巫峽望仙岩藏板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