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的情書

往日的情書

《往日的情書》是2008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一部真情實錄,其中收錄了葉辛和當年的戀人王淑君從萌生初戀到進入熱戀及兩地相思期間的所有通信。

基本介紹

  • 書名:往日的情書
  • ISBN:9787530648278
  • 頁數:315頁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
基本信息,商品描述,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 葉辛經典知青作品文集 平裝: 315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0648278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時間跨度是從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識青年上山下鄉30周年時,出版社醞釀出版一套《老三屆著名作家回憶錄》。當時由於葉辛參與主持上海作協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擠不出時間撰寫大塊的回憶文章。出版社複印了葉辛夫婦這段時間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認不清的字句,幾乎是原封原樣編撰了這本書,當年印刷了一萬五千冊銷售一空。這一次收進文集,僅在體例上做了調整,所有文字仍按複印信件出版。雖是年輕戀人的通信,可在字裡行間,仍能讀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間的相思和意味。

編輯推薦

《往日的情書》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一代人的青春,是知青們用汗水和眼淚、苦澀和艱辛、希望和憧憬,在蹉跎歲月里書寫的。

媒體推薦

願葉辛在同行和讀者面前,永遠保持“謎”一樣的狀態。 ——蔣子龍
有人說,知青是最幸運的一代,因為知青的經歷是罕見的,荒謬的,以後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而正是偏遠山村的鄉愁,密密的樹林、連綿的雨季和日復一日的繁重農活,給了知青們理想、意志、道德、良知的薰陶,讓他們理解了社會,讓他們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和別致的底蘊。那是泥土帶給他們的。 ——雲南知青
知青歲月是一代人的陣痛,當總有人懷著複雜的心情回憶那些日子,當總有人在反思人生時掉下熱淚。那么,逝去的年代總還有值得珍惜的東西。 ——福建知青
一代人的青春,是知青們用汗水和眼淚、苦澀和艱辛、希望和憧憬,在蹉跎歲月里書寫的。——葉辛

作者簡介

葉辛(1949~),1969年赴貴州山鄉插隊10年,後在貴州省作協工作近11年,其間擔任省作協副主席、《山花》雜誌主編。1990年回到上海。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1977年發表處女作《高高的苗嶺》。著有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家教》、《孽債》、《三年五載》、《華都》、《纏溪之戀》等。另有“葉辛代表作系列”3卷本;《當代名家精品》6卷本;《葉辛文集》10卷本;《葉辛知青作品總集》7卷本;“葉辛新世紀文萃”3卷本等。短篇小說《塌方》獲國際青年優秀作品一等獎;長篇小說《孽債》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由本人根據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家教》、《孽債》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分別榮獲全國優秀電視劇獎。

目錄

總序:永在流動的青春河
自序
往日的情書
1969:一切從這裡開始
1.淑君致葉辛
[附筆]
1970:苦澀日子裡最珍貴的
2.淑君致葉辛
[附筆]
[附]我的省城情結
[附筆]
[附]毛線衣
1972:思念伴我每一天
3.淑君致葉辛
[附筆]
[附]在湘黔鐵路工地
4.葉辛致淑君
[附筆]
5.淑君致葉辛
[附]心
6.葉辛致淑君
7.淑君致葉辛
[附]日記
8.葉辛致淑君
[附]夜,思毛頭
9.淑君致葉辛
[附]二十年
10.葉辛致淑君
[附]魚塘月色
11.淑君致葉辛
12.葉辛致淑君
13.淑君致葉辛
14.葉辛致淑君
15.淑君致葉辛
[附筆]
16.葉辛致淑君
17.淑君致葉辛
18.葉辛致淑君
19.淑君致葉辛
20.葉辛致淑君
21.淑君致葉辛
22.葉辛致淑君
23.淑君致葉辛
24.葉辛致淑君
[附筆]
25.淑君致葉辛
[附筆]
[附筆]
26.葉辛致淑君
[附筆]
1973:為了我們的未來
27.淑君致葉辛
28.葉辛致淑君
[附筆]
29.淑君致葉辛
30.葉辛致淑君
[附]南去的雲
31.淑君致葉辛
32.葉辛致淑君
33.淑君致葉辛
34.葉辛致淑君
35.淑君致葉辛
36.葉辛致淑君
[附筆]
37.淑君致葉辛
[附筆]
38.葉辛致淑君
39.淑君致葉辛
[附筆]
[附]往事
40.葉辛致淑君
41.淑君致葉辛
42.葉辛致淑君
43.淑君致葉辛
44.葉辛致淑君
45.淑君致葉辛
46.葉辛致淑君
[附筆]
散文精選一組
放牛的日子
懷鄉居古廟
當好“客人”
閒話久長
布依石頭寨
牛年的話題
回眸貴州話魔芋
辣椒與我及其他
遙念山鄉
兩種生命環
別亦難
今天我要離開貴州
最難忘的旅程
我們的“愛之路”
也算寫自己
《悠悠落月坪》題記
花江坡看山
兩副目光
孩子想念貴州
歲月蹉跎志猶存
後記:重訪砂鍋寨

文摘

1969:一切從這裡開始
1.淑君致葉辛
承熹: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我十分高興,你終於到上海了!從你的來信以及讓小石和馮柏令帶來的字條,得知你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波折。但那算不了什麼,這對我們青年人來說,是經受了一次風雨,你說對嗎?
承熹,自你走後,我心裡總是忐忑不安的。這次我應該送你到貴陽,但事情是那么不湊巧,隊里又鬧意見,怕他們風言風語的,所以,沒能送你,望你原諒!
自你走後,劉小炎天天去陪小妹,因前天,你們隊里的男生都走光了,邵竹琴也去二隊住,所以,小妹昨天已搬到我們隊里來了。我們一定聽你的話,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你的妹妹,也就是我的親妹妹,你說對嗎?望你和你媽媽放心!
關於你要捎給小妹的東西,你自己送到我家去。我已給家裡寫信了,可能最近我姐姐要回貴陽一次,你可以叫她順便帶來。關於那個瓶子,我也和家裡說過了,我爸爸會拿給你的。
承熹,從你的信中,看出你的心情不怎么好,我勸你不要這樣。暫時說來,你應該是幸福的了,你要珍惜這暫時的幸福時光,丟開一切痛苦,在上海痛痛快快地玩一玩,你說對嗎?
目前,我們公社已走很多人了,楊柳一隊和你們隊幾乎都走光了,現在只剩下二幢空房子。其他隊也走了不少。本來,我也想回去的,公社目前採取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硬阻止,但考慮到種種原因,家庭方面的、經濟方面的,並且小妹也不願意回去,我姐姐又要回去了,所以,決定不回家了。
我們一切都很好,請放心!最後,祝你愉快!
劉小炎和王佩群向你問好!
盼你來信!
王淑君
1969年11月29日
【附筆】
這是我妻子寫給我的第一封信。那一年,她18歲,我20歲。
那是秋末冬初,勞動了一年以後,貴州鄉間進入了冬閒時節。我花30元錢,買了一張車票,回到了上海。在給妹妹寫信的同時,也給她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是她給我的覆信。
可惜的是,最初我寫給她的幾封信,她都沒有保存下來。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進入戀愛階段,從她的來信中也可以看出,我們只是比其他男女知青稍接近一些,就惹起了一些“風言風語”。這就是她在信末端端正正署上“王淑君”三個字的原因。
但是,從信中的字裡行間,看得出她對我的關心和柔情。
承熹:你好!
自貴陽回來後,看到了你的兩封來信,使我十分高興。但沒有及時給你回信,想必你也能原諒我吧?回隊以後,就開始出工,是薅麥子。起得早睡得晚,所以,也沒有空餘的時間,但這只是客觀因素,主要是因為近來心情很不愉快。
目前,我們這裡一切如舊,關於小妹,我一定會很好地和她相處的,請放心。小妹總是那么活潑、可愛,和她在一起,的確能使我開朗不少,忘掉心裡的一切苦悶。就是有一點,小劉的脾氣不太好,常常讓我和小妹覺得不開心,尤其和邵竹琴相處以後,不知從哪兒聽來一些是非,起初,我覺得很生氣,但後來想到你每次來信所提到的“小事糊塗些,有些事記在心裡”那句話,就覺得這樣做是沒有意思的,只要自己心裡明白就行了。看人,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要多看看人家的優點,心胸開闊一點,你說是嗎?唉!這就叫做人,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安慰自己了。
從你的來信中,得知你目前生活的很愉快,讓我感到欣慰不少,做人嘛,本來就是那么一回事,美好的青春,為什麼總要憂憂悒悒地白白浪費呢?年輕人就要振作起精神,看到光明,看到美好的未來,朝氣蓬勃地生活。承熹,你說我的想法對嗎?如認為對的,望你也能這樣做。但是,我也不是一條糊塗蟲,過去了的一切,已在我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痕。從我剛剛懂得生活開始,生活的艱難就已赤裸裸地擺在我的面前,對於這一點,我不是不懂的。我也曾為生活憂愁過,但發現這樣是沒有意義的,應該學一學“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些人,反正“船到橋頭自會直”的,所以,望你今後不要這樣說了,真正的友誼,不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的,如果這樣,我覺得這種人實在是太卑賤了,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實。不過,我總覺得,應該儘量在苦中找樂。目前,最主要的是使自己身體健康,這樣愁東愁西的,會把身體毀了的,這也就是毀了自己的一切,你說我的想法對嗎?
關於上海市慰問團的事,小妹也一定跟你談過了吧?所以,你可以儘量放心地在上海多玩一段時間。
今天,邵竹琴回上海,小妹和劉小炎都去送她了,就我一個人留在家裡。所以,給你寫了這封信。寫得很不好,也沒有寫到你所要求的那些事,但我今天實在是不想寫了,以後慢慢告訴你吧。望原諒,不多談了。
祝健康、愉快!
淑君
1969年12月20日
1970:苦澀日子裡最珍貴的
2.淑君致葉辛
承熹:你好!
上次寫給你的信收到了吧?不知你近來生活是否愉快?身體可好?很是想念!
現在,這裡的天氣已是十分寒冷了,氣溫都在零度以下,昨天已是零下9度,但據農民們說,這還不算冷,更冷的天氣還在後頭呢!一眼望去,已是一派北國風光的景象了。由於天氣冷,一點事兒也不能做,真覺無聊。所以,要在這裡度過整個冬天,對我們說來,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了。
現在,我們這裡一切都很好,請放心。
從你給小妹的來信中,得知你在文學研究上很成功,使我很高興,在這裡,向你表示熱烈的祝賀!望你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但遺憾的是,我卻沒有看到過你的作品,以後有機會,能給我看幾篇嗎?
承熹,不知什麼原因,近來越是空閒,心裡就越是覺得不快,難道我們就這樣碌碌無為地在這個山溝溝里度過自己美好的青春,甚至一生嗎?“前途”這兩個字,在我心裡永遠是一個問號!不多寫了,手都凍僵了。
祝新年好!
淑君
1970年1月7日晚
承熹:你好!
你在本月3日發出的信,我們13日才收到,正想給你寫回信,恰巧又接到你11日發出的信,所以,關於這裡的許多事,讓我放在一起來談吧!
從你的來信中,知道你為小妹和小劉鬧分歧的事,很不放心。但請你相信,事情的發展,並不像你所想像的那樣,現在這裡的空氣已經比較緩和了。雖然內心不然,但我們也別管這些了,反正這就叫做“人”,這一切,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上這種事多得很,是沒有一個人不會被別人議論的。但我不相信這一套,只要自己站得正,坐得穩,就不怕風吹浪打,你說對嗎?你讓我告訴你所聽到的一些流言蜚語,我想在信上也不便談,讓我以後慢慢地告訴你吧,反正都是一些無中生有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我和小妹為了送王佩群回上海,在貴陽住了幾天,回來後她對我們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尤其是對小妹,這些我在以前就告訴過你。但我們總是抱著團結——批評——團結的態度來對待她,曾徵求過她的意見,但當時她卻無話可說。不過從她平時的一些言行中,我猜想她主要是聽信了一些流言蜚語以及自己心胸狹窄所致。雖然她對我還是如舊,但她的內心世界在這件事中已經徹底暴露了。通過這件事,更讓我進一步認識了這個社會,認識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關係,這倒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你的幾次來信,都讓我談談我的過去,我也實在談不出什麼,主要是水平有限。今天,在這裡就簡略地跟你說說,以後見面時我們再詳細說。
我的童年,可以說是在一種快樂而又平靜的氣氛中度過的。那時,我父親不在家,母親每天要上班,雖然哥哥姐姐都十分喜歡我,但是,他們從來不讓我到弄堂里玩。他們放學以後的一段時間,是我最快樂的時候了,由於如此,我自小就養成了一種好靜的習慣。
讀書以後,由於成績優良,班主任十分喜歡我,擔任中隊主席,在同學之中,也頗有一點兒威信。所以,國小時代,可以說是在表揚聲中度過的。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我不免產生驕傲的情緒,聽不得半點兒批評,為此,父母和哥姐對我的批評是不少的,但這些批評,卻沒有真正地觸及到我的靈魂。
進中學以後,由於我們的班主任十分重視階級路線,她輕視出身不好的人,這個打擊對我太沉重了,我漸漸地變得沉悶了,也開始認識到了家庭的歷史。從此,我百事不管,上課到校,下課離校,為此,還受到老師的“表揚”呢!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聲春雷,徹底地拉開了社會的大序幕,它使我變得聰明起來,但我對於這一切,都抱著旁觀者的態度。在這段時間裡,我是一個徹底的逍遙派,除了家務勞動以外,就跟哥哥一起學照相(哥哥是個攝影愛好者),看看書,同時,家庭的問題更徹底地擺在我的面前。我開始嘗到了生活的艱難,並和父母一起分擔著這一切。畢業分配開始,我沒有做任何努力,隨著時代的潮流,被卷進了“上山下鄉”的高潮中,就這樣,來到了貴州山區。
這就是我過去的生活。生活,給予我一些什麼呢?除了童年時代嘗到的一點快樂,它所給予我的是憂愁和痛苦。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生活,實在是毫無意義的。我很想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些,但是這一切都是環境所致、社會所致,我們也是無能為力的。因此,我目前是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社會上的一切事情,已把我搞得懵頭轉向,我自覺是非常幼稚的,在生活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剛剛邁開了第一步,更加艱難的生活歷程還在後面呢!
從你的來信和家裡的來信中,知道上海目前疏散工作進行得很緊張。我家也是要疏散的,父母今後還不知要去哪裡呢。想起我的家庭,我心裡就甚感淒涼。
別的也沒有什麼,目前這裡一切如舊,就是天氣太冷了,手腳經常是僵的,天天不出工,在家呆著覺得很無聊。
祝愉快!
淑君
1970年1月17日晚
承熹:你好!
我已於本月3日到達這裡,本該早就給你寫信,但考慮到種種原因,所以,一直未動筆,望原諒。
今天,接到你的來信,知道你準備9日來接小妹,我是這樣考慮的:如你有事,來一次,也不妨;如只為接小妹,我想你就不必來了。這樣可以節約點車費,反正我和哥哥可以去接她。並且,回久長,我哥哥可以送我們到貴陽。我這個建議不知提得是否恰當?我這樣實事求是地說,你不會生氣吧?
我準備等她來後,休息一天,11日上午乘94次列車一起回久長,我已去信告訴劉小炎,大概她也告訴你了吧?所以,希望你這天到久長車站接我們,可能的話,多找幾個人來,好嗎?余言面談。
祝好!
淑君
1970年4月7日
【附筆】
從前一封信的1月17日,一下子跳到這封信的4月7日,是因為她和我妹妹葉文最終還是沒有在山寨上度過冬天和春節。就在春節前些天,她們一同回到了上海。
而我,由於比她們早回上海,一過完春節,就匆匆忙忙地回到了山寨。她們是遲至3月底4月初才由上海回到貴陽的。
這封信,就是在她們到了貴陽市郊一個叫二戈寨的地方,她寫給我的。
當時,她的姐姐在貴陽南站工作,在二戈寨的鐵路新村裡有一個小小的家。那裡,後來也是我路經貴陽時常常落腳的地方。
貴陽,雖是個省城,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個舉目無親的地方。
【附】我的省城情結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省城對於我這個外來人來說,不但是陌生的,而且是有點駭人的。
記得最初接觸到省城貴陽,是我們初來乍到的1969年早春。在上海上火車的時候,我們被告知,此行的第一站是貴州省的省會貴陽,然後,再由貴陽分別奔赴各自將要去的鄉村插隊落戶。但是,當我們疲憊不堪地坐了兩天兩夜火車,即將抵達貴陽的時候,我們接到通知說,我們必須在貴陽前面100公里的一個小站貴定下車,從那裡分乘卡車直接到各個縣城去。什麼原因呢?據說是貴陽的兩派正在武鬥,怕不長眼睛的槍彈傷著聽毛主席的話遠道而來的知識青年們。而當我們真的乖乖地坐上卡車分散走開以後,卻叉被人告知,真實的原因是怕我們這些上海來的小將們捲入當地的兩派鬥爭,把已經非常複雜的形勢搞得更複雜了。
第二次接觸到貴陽,對我來說就更為難忘了。那是1969年的盛夏,由於水土不服,由於山鄉里連月的體力勞動,也由於吃得過於簡單,我的牙痛得難以忍受,而在鄉村又治不好,只得到省城裡去找醫生。哪曉得牙沒治成,反而在省城裡遇上了荷槍實彈的武鬥,平生第一次聽到了真正的槍聲。害得我第二天步行了近100里的山路才回到了鄉村。為此我寫過一篇短文。
再後來,武鬥的風波雖然是平息了,但從省城裡傳來的訊息,總是讓人心驚膽戰的。一會兒說什麼小偷們在開會,一會兒又說在公安廳門口有人開槍;一會兒講騎兵旅的馬隊是一色的白馬、威風凜凜地在省城的大街上檢閱,一會兒傳去年10月1日的肉票到今年的5月1日還沒買上肉——聽來總是讓我們哭笑不得。
農閒時節,耐不住寂寞,知青們成群結伴地進過一次省城,留下的印象就是小攤上難得一見的豬頭肉上叮滿了蒼蠅,黔靈公園裡的動物散發著難聞的臭味。幾乎所有的公共汽車上都沒有窗玻璃,而且過站都不停;百貨商店裡不是少這就是缺那,小偷多得防不勝防,而火車幾乎永遠都是晚點的。一句話,印象差極了。回到鄉間,知青們說起來,總是不住地搖頭,並且說與其住在這樣的城市裡,我們寧願回到鄉下來清靜。
總之,每去一次省城,我總要想起臨離開上海時母親告訴我的那個地方只有一條街的話。母親是抗戰逃難時路經貴陽的,她的記憶已是久遠的往事。我曾經在茅盾先生的文集中也讀到過類似的描述。和只有一條街時的貴陽相比,我們見到的貴陽算是像個省城的模樣了。但是,從心裡來說,我和大多數知青的心情是一樣的,不喜歡這個城市。
但絕沒有想到,若干年之後,我會成為這個城市的居民,而且一住就是8年。1982年,當我搬進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差不多已經習慣了鄉村裡的幽靜生活,習慣了山野的情趣和大自然的風光。但是,我必須走出來。《蹉跎歲月》這本書的出版和電視劇的播出,使得本省和外省的許多文學界的朋友們要來找我。他們大多數是來約稿,也有來拍電視專題的,來採訪的,來做文學訪談的,來交朋友的。我居住在深山老林一般的貓跳河畔的水電站上,兩天才有一班從省城開來的班車,只停半個小時或是一個小時,使得要來找我的人很不方便。有一次,四川文學研究所的一位年輕評論家從成都拍來電報說要來找我,他從成都飛到貴陽,又從貴陽坐了顛簸的班車來到水電站,在水電站修建的歪歪斜斜的蘆席棚招待所里整整住了3天,完成了預定的關於寫我的報告文學的任務。回去那天,我攀山走小路,送他到設在嶺腰間由木板搭起的臨時汽車站,才拿到他在成都拍來的電報。他雖然離開了水電站,但是,到了貴陽之後,還是沒有買到回成都的機票,結果只得在旅館裡過了春節。這件事使我至今想起來心中都不是滋味——類似的難堪事當然還不止這一件,遇到的多了就促使我下決心要到城市裡去。我的戶口早在1979年就已落進了貴陽,於是,我們小小的三口之家就此成了省城裡的居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