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寂寞:裴鴻恩口述平遙軼事

往事不寂寞:裴鴻恩口述平遙軼事

《往事不寂寞:裴鴻恩口述平遙軼事》是裴鴻恩的成果之一。從小到大,對平遙的文化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古城的人,古城的事。聆聽、收集這些故事成了裴鴻恩日常生活的—部分。這些人,這些事,聽過之後便難以忘記。閒暇的時候,讀此書,講述往事,樂在其中。

基本介紹

  • 書名:往事不寂寞:裴鴻恩口述平遙軼事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0頁
  • 開本:16
  • 品牌: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衛明喜 裴鴻恩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307770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往事不寂寞:裴鴻恩口述平遙軼事》中一城一樓的巍峨,一街一巷的婉約,一磚一瓦的古樸,一草一木的榮枯,構成了古城獨特的風景。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平遙古城,“獨一無二”也許最為恰當。

作者簡介

裴鴻恩,漢族,1943年出生於平遙城內雷家街,曾任平遙推光漆廠副廠長,被評為山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師,擅長繪雷、武術。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平遙人文軼事的收集整理工作。

圖書目錄

言古人
第一講三晉大財東——龐顯貴
第二講日升昌軼事
第三講雷家街的故事
第四講俠客冀登海
第五講許立廷與紗閣戲人
第六講王倫傳奇
第七講平遙推光漆器創始人——喬泉玉
第八講我的爺爺裴宗度
第九講裴爾泰的故事
道古巷
第十講米家巷的故事
第十一講母狗巷的傳說
第十二講站馬道的來歷
第十三講沙巷街的故事
第十四講羅漢街的傳說
講古剎
第十五講鎮國寺的故事
第十六講穀雨茶與子母寶
第十七講金馬駒的故事
話古村
第十八講梁村趕會遇神仙
第十九講麥茭溝的故事
第二十講興旺村的來歷
說古事
第二十一講百川通票號的傳奇
第二十二講崔知縣斷案

圖書序言

一城一樓的巍峨,一街一巷的婉約,一磚一瓦的古樸,一草一木的榮枯,構成了古城獨特的風景。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平遙古城,“獨一無二”也許最為恰當。
曾經有一段時期,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等榮譽絡繹而至時,古城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有人興奮,有人沉醉,還有人瘋狂地在這塊文化資源豐富的寶地上。“挖金”。挖得有些根基不穩,挖得有些山窮水盡。這時,一批有文化良知的研究者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個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沒有個性的研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人們開始懊悔,開始反思。
懊悔之餘,人們漸漸變得理性,隱隱感覺到了歷史所賦予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2007年,在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GHF)的資助下,平遙縣人民政府啟動了平遙古城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挖掘工程,復建築、復工藝、復傳統、復文化,力求用國際先進理念、先進技術,指導平遙的文化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平遙縣米家巷12號院,由平遙縣人民政府與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GHF)合資修復完成。在這裡舉辦的文化論壇——“陶壇”,已經成為向世界展示平遙原始文化元素的重要基地。“陶壇”的創辦,意在進行平遙文化的修復,培養平遙人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認同感,提昇平遙文化軟實力。
“陶壇”著力於珍存口述歷史,秉持生活原態、語言原貌、文化原味的理論自覺,在一街一巷中搜尋歷史的足跡,從一磚一瓦間提煉古城的文化。
“陶壇”二字,意蘊深遠。平遙古稱“平陶”;陶有“教育、培養”之意;陶器古老、實用且存在於民間,故“民間性”是“陶壇”的基本特徵。壇既是容器,又是場所,將“陶壇”打造成一個弘揚平遙文化的堅強陣地,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陶壇”旨在提煉每一場沒有專家的講座,用四十五分鐘剖析古城的每一個文化細胞,規律性、持續性地發掘平遙文化的點點滴滴,還原一個真實的平遙古城,彰顯其獨特的城市性格與氣質。
“陶壇”開創了一種極具開放性、包容性的文化挖掘方式,不規定題材,不設定門檻,兼容並包,兼收並蓄,從點到面,漸次展開,相互印證,逐步深化。口述者既有“人文生態”的記錄者,也有歷史文化的研究者,且不乏源自一線的“歷史當事人”的聲音。他們運用平遙方言,敘述古城傳奇。所述內容通俗、生動、自然、本色,不尚雕飾,樸實無華,散發著泥土的芳香。
通過眾人的努力,用多種形式勾勒出一個真實、鮮活的平遙古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不要忽略,責任的力量,協作的力量,大眾的力量,陶壇的力量……或許會矯正扭曲的文化現象,派生新的文化體系,解開某些歷史謎團,詮釋古城恆久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