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契爾卡斯基是一名導演、編劇、製作人、剪輯師,代表作品有《Coming Attractions》、《光聲器械指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特·契爾卡斯基
- 外文名:Peter Tscherkassky
- 職業:導演、編劇、製作人、剪輯師
- 合作人物:維吉爾·維德里希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彼特·契爾卡斯基1958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哲學博士,也是當代奧地利最傑出的實驗電影導演。維也納作為歐洲及世界實驗電影重鎮,處於重要地位的契爾卡斯基同時是重要的策展人,策劃維也納和國外多個大型實驗電影節(展),包括曾和美國著名的策展人SteveAnker在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共同策劃了奧地利實驗電影展"(1995);他的作品在很多國際實驗電影節、獨立電影節、多媒體藝術節上放映和獲得眾多獎項。其電影作品與理論在當代世界實驗電影領域的前沿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取得傑出的學術成就。
契爾卡斯基的電影恰到好處地把傳統理論和無法無天的朋克激情聯繫起來...這不僅僅是顛覆,還有先鋒作曲家剪碎拼貼的技巧:通過不和諧的停頓、割裂的運用,拘禁、蹂躪畫面和聲響。這是一種現代音樂家常用的抽象風格,比如kid606和matmos,不是大多數精雕細琢電影的作風。
契爾卡斯基玩笑般的推翻了克里斯蒂安·梅茨"電影是鏡子"的理論,而梅茨的觀點是為反對巴贊"電影是面向世界的窗戶"提出的。他像梅茨破壞巴贊一樣破壞掉梅茨,由此我們知道契爾卡斯基在尋找更多的東西。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主演 | 擔任職務 |
2010 | Coming Attractions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編劇製作人剪輯 | ||
2005 | 光聲器械指南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剪輯 | ||
2002 | 夢作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 | ||
2001 | Linksrechts | Interviewee | 維吉爾·維德里希 | Ruth Beckermann,Alexander Dumreicher-Ivanceanu | 演員 |
1999 | 做好準備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 | ||
1999 | 外太空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芭芭拉·赫希 | 導演編劇製作人剪輯 | |
1998 | 到達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 | ||
1996 | 快樂終點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 | ||
1992 | 平行空間:內-景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Brigitta Burger-Utzer,Max Mattuschka | 演員導演製作人 | |
1985 | 製造商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製作人攝影 | ||
1984 | 電影(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編劇 | ||
1983 | 靜止鏡頭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攝影 | ||
1982 | 在電影中接吻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導演製作人攝影 | ||
1981 | 放血 | 彼特·契爾卡斯基 | Armin Schmickl | 導演製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