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雷文

彼得·雷文

彼得·雷文(Peter H. Raven),植物學家,全球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的領袖人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7),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及20餘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是美國許多重要研究協會和學會的主席或會員。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名譽園長、美國聖路易大學兼任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兼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雷文
  • 外文名:Peter H. Raven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6年
  • 職業植物學家
簡介,主要經歷,學術榮譽,

簡介

1999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地球的守護者(Hero for the Planet)”,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2001年,雷文博士獲得美國科學成就最高獎-美國國家科學勳章。雷文博士在植物進化和系統植物學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貢獻,提出了協同進化的概念,開拓了板塊運動及其對生物地理和植物進化影響的研究,等等;擔任美國密蘇里植物園主任38年,使該園成為世界級植物學研究、教育和園藝栽培中心。
雷文博士是推動並組織中國科學院與美國植物學家廣泛合作的第一人。1979年他提出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 項目, 1989年正式實施。作為外方主編,21年來他在提出項目、組織編寫和經費支持等方面起到關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Flora of China是中國科學院與美國密蘇里植物園聯合主持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對我國3萬餘種維管束植物進行全面修訂,總計50卷。美方投入經費約1000萬美元,用於中方學者在國外研究的一切費用、聯合編委會會議費、出版費以及外方合作者編輯費用。Flora of China將於2012年前全部出版完成,屆時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部英文植物志,其國際影響將十分深遠。Flora of China項目的實施和完成有助於中國植物學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植物學和中國植物。

主要經歷

雷文1936年生於上海,抗戰爆發後隨父母返回美國。與他長期交往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對中國的情意。1978年,中美剛剛恢復交往後不久,當時身為美國植物學會主席的雷文,就派出了一個10人代表團訪問中國的植物界;一年後,又由美方出資,支持了中國植物界代表團到美國回訪,可以說,他主動發起了與中國生物學界的交往。
1988年雷文擔任中國科學院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和海外學術顧問主任、植物標本館名譽館長,南京中山植物園、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地理學實驗室、武漢植物研究所等單位的名譽主任,並任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成都生物研究所名譽教授。雷文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植物學家,他與中國植物界的交往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據介紹,他是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項目的外方發起者和主持者。早在1979年,雷文就首先提出了Flora of China這一項目。從1988年簽署協定,1989年正式啟動至今,他一直擔任著Flora of China的外方主編,21年來在提出項目、組織編寫和經費支持等方面起到關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為植物學家,雷文在植物進化和系統植物學方面作出了出色的貢獻:提出了協同進化的概念;提出了物種居群之間的基因流範圍不足以維持物種的統一性的學說,並得到證實;提出了傳粉生物學領域物種之間的能量關係;開拓了板塊運動及其對生物地理和植物進化影響的研究等。
作為全球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的領袖人物,雷文對推進世界範圍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並使他擁有眾多的國際榮譽與頭銜:1977年,他就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並先後當選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巴西、智利、丹麥、喬治亞、匈牙利、印度、義大利、墨西哥、紐西蘭、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和英國(皇家學會)等20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及教宗科學院和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他從1971年起擔任美國密蘇里植物園主任至今。在任職的38年裡,他使密蘇里植物園成為世界級植物學研究、教育和園藝栽培中心,在南美洲、非洲、亞洲和北美洲植物研究機構中獨占鰲頭。
多年來,雷文論著等身,其中包括植物學國際暢銷教材《植物生物學》,至2007年已經發行第七版;環境學排名第一的教科書——《環境》,目前正在發售第六版。他還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包括聯合國環境項目頒發的國際環境領導獎章(1982)、日本天皇頒發的國際生物學獎(1986)、Volvo環境獎(1992)、泰勒環境成就獎(1994)、薩薩卡瓦環境獎(1995)、BBVA生態學與保護獎(2008)等。2001年,雷文獲得美國科學成就最高獎——美國國家科學勳章。

學術榮譽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7迄今)
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1980)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2)
美國國家科學院評議員(1983-86)
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84迄今)
日本天皇獎(國際生物科學獎)(1986)
聯合國環境全球500科學獎(1987)
美國國家科院副院長(1987-99)
蘇聯科學院(USSR)院士(1988-91)
澳洲國家科學院院士(1990迄今)
羅馬梵諦岡科學院院士(1990迄今)
印度國家科學院院士(1990)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1迄今)
奧地利科學院名譽院士(1992迄今)
阿根廷國家科學院院士(1993)
俄國自然科學院院士(1994)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1994迄今)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迄今)
匈牙利國家科學院院士(1998迄今)
美國國家科學獎(比爾·柯林頓總統頒)(2000)
台灣中山大學榮譽理學博士(2000)
墨爾本科學院院士(2001)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2002)
愛丁堡科學院院士(2008迄今)
台灣成功大學榮譽理學博士(2010迄今)
台灣中央研究院榮譽院士(2012迄今)
其他約有百項以上之國際及榮譽頭銜,如:台灣成功大學榮譽理學博士(2010迄今)、台灣中山大學榮譽理學博士(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