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將18個有名望的文化世家,以中篇家庭合傳的特有形式合在一起,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化視角,如觀賞一片不同亮點組成的風景線,走進一個風姿多彩的文化世界之中。《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由郭謙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
- 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
- 頁數:322頁
- 開本:16
- 品牌:崇文書局
- 作者:郭謙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0321105, 978754032110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由崇文書局出版。
作者簡介
郭謙,字甘泉,筆名汾陽後謙、文心、沙漠駱駝、大幹茗風、荒漠甘泉。唐代名將郭子儀後裔。系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家協會會員。曾為新浪網部落格文學聯誼會、部落格文學圈創辦人,《部落格世界》報主編、《中華財富周刊》常務總編。現為《作家報》副總編。已出版教育教學著作20餘部,著有《現代作家親緣錄》上下冊,45萬字;《走進文化名門》叢書4冊,130萬字;散文集《美文如虹七彩飛》,12萬字。在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文學、文藝評論、傳記150餘萬字。
圖書目錄
義寧陳氏:代代英才輩出,愛國佳話不絕
一、陳氏父子:維新運動的名流
二、陳三立:創立“同光體”
三、陳衡恪:畫壇獨樹一幟
四、陳隆恪:繼承父親詩風
五、陳寅恪:清華三巨頭之一的國學大師
六、陳氏第四代:多才多藝
德清俞氏:隔代家教,文柄傳承
一、俞樾:一生拚命著書的樸學大師
二、俞樾注重家教,隔代培養後人
三、俞平伯:新詩先驅,散文高手
四、成名於“紅樓”,苦難源於“紅樓”
五、做人講自重,盲人盡全力
新會梁氏:薪火相傳,人才輩出
一、從林長民與徐志摩談起
二、梁林兩大文化世家新組合
三、感情二起風波,情敵化為朋友
四、梁林開創文化事業上的輝煌
五、風雨一生、驚嘆一生的梁啓超
六、梁啓超教子滿門俊秀
湖州錢氏:大家迭出
一、錢振倫:晚清著名駢文家
二、錢仲聯:“崑崙萬象”,一代詩豪
三、錢恂與單士厘:文壇外的高手
四、錢玄同:新文化運動的驍將
五、錢稻蓀:翻譯大家
六、錢三強與何澤慧:中國的居里夫婦
常州吳氏:享譽文、畫、音、劇壇
一、吳瀛:山水畫革新者,故宮博物院創建人
二、注重人格培養
三、吳祖光與新鳳霞
四、吳祖強的音樂家庭
五、吳歡:香江神筆,京城鬼才
六、吳霜:京城才女獨辟人生路
溫州馬氏:書畫傳家
一、馬氏不姓馬,書畫卻傳家
二、馬孟容:中國畫會創始人
三、馬公愚:藝苑全才
四、馬亦釗:從工人到書畫家
五、莫洛:當代名詩人
六、馬氏才俊子弟
蘇州葉氏:蜚聲文壇,文脈不斷
一、語文大家葉聖陶
二、葉氏三兄妹:文壇翠葉
三、葉氏第三代:俊秀層出
四、葉兆言:別樹一葉
唐河馮氏:人文薈萃,群星燦爛
一、馮氏先輩
二、馮友蘭:學界“天下第一人”
三、三史六書:馮友蘭的文化瑰寶
四、馮景蘭:近現代地質學的奠基者
五、馮沅君夫婦:開闢文史研究新領域
六、卓有成就的馮氏後代
江陰劉氏:清貧中崛起
一、夏寡婦點亮劉氏香火
二、早年的劉半農與劉天華
三、劉半農:新文化運動的急先鋒
四、劉天華:改革民族樂器的國樂大師
五、兄弟同創輝煌
六、劉北茂:悲憤中創作名曲
七、傑出的劉氏家族傳人
南通范氏:詩文世家,瓜瓞綿延
一、詩書繼世,家風高純
二、國寶范曾
三、范濟:繪出生命之燦爛
四、范揚:遠揚創新精神
五、《南通范氏詩文世家》與“范學”
常州謝氏:以畫名世,一門雋才
一、謝玉岑:學藝結良緣
二、謝玉岑臨危託孤
三、謝伯子:苦難中磨礪
四、謝稚柳:全能藝術家
五、陳佩秋:潛力股女畫家
六、謝氏後人購買父母畫作
北京英氏:英才皆勤奮
一、始祖英斂之
二、英千里夫婦
三、奇人奇藝英若誠
四、人才濟濟的英氏第四代
如皋冒氏:書香門第水繪園
一、青少年時期的冒廣生
二、冒廣生的文化活動
三、向毛澤東直言進諫
四、冒叔子:詩詞名家
五、冒舒湮:風流倜儻的才子
六、冒氏後繼有人
番禺葉氏:半官半文,四代才人
一、葉衍蘭:不戀仕途的學人
二、畫壇大師葉恭綽
三、葉公超:文壇與仕途之間
瑞安黃氏:三代翰林,兩代賣藝
一、黃體芳:累次彈劾李鴻章
二、黃紹箕與黃紹第
三、黃宗江、黃宗英五兄妹
四、黃氏第五代
湘潭齊氏:弘揚民族文化代代有人扛旗
一、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二、第二代舉旗人
三、人才濟濟的齊氏第三代
四、脫穎而出的齊氏第四代
無錫錢氏:七房橋與錢繩武堂
一、錢氏七房橋先祖
二、錢穆:自學成才的國學大師
三、錢穆的婚姻與子女
四、錢偉長:力學、套用數學、信息學奠基人
五、人才輩出繩武堂
六、錢基博:著名的國學大師
七、錢鐘韓:動力工程學奠基人
八、錢鐘書與楊絳
桐城方氏: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
一、方守敦:家教有方的書法家
二、方令孺:美貌才女“九姑”
三、文史學家方孝岳
四、方瑋德:過早夭折的詩人
五、散文家舒蕪
主要參考書目
一、陳氏父子:維新運動的名流
二、陳三立:創立“同光體”
三、陳衡恪:畫壇獨樹一幟
四、陳隆恪:繼承父親詩風
五、陳寅恪:清華三巨頭之一的國學大師
六、陳氏第四代:多才多藝
德清俞氏:隔代家教,文柄傳承
一、俞樾:一生拚命著書的樸學大師
二、俞樾注重家教,隔代培養後人
三、俞平伯:新詩先驅,散文高手
四、成名於“紅樓”,苦難源於“紅樓”
五、做人講自重,盲人盡全力
新會梁氏:薪火相傳,人才輩出
一、從林長民與徐志摩談起
二、梁林兩大文化世家新組合
三、感情二起風波,情敵化為朋友
四、梁林開創文化事業上的輝煌
五、風雨一生、驚嘆一生的梁啓超
六、梁啓超教子滿門俊秀
湖州錢氏:大家迭出
一、錢振倫:晚清著名駢文家
二、錢仲聯:“崑崙萬象”,一代詩豪
三、錢恂與單士厘:文壇外的高手
四、錢玄同:新文化運動的驍將
五、錢稻蓀:翻譯大家
六、錢三強與何澤慧:中國的居里夫婦
常州吳氏:享譽文、畫、音、劇壇
一、吳瀛:山水畫革新者,故宮博物院創建人
二、注重人格培養
三、吳祖光與新鳳霞
四、吳祖強的音樂家庭
五、吳歡:香江神筆,京城鬼才
六、吳霜:京城才女獨辟人生路
溫州馬氏:書畫傳家
一、馬氏不姓馬,書畫卻傳家
二、馬孟容:中國畫會創始人
三、馬公愚:藝苑全才
四、馬亦釗:從工人到書畫家
五、莫洛:當代名詩人
六、馬氏才俊子弟
蘇州葉氏:蜚聲文壇,文脈不斷
一、語文大家葉聖陶
二、葉氏三兄妹:文壇翠葉
三、葉氏第三代:俊秀層出
四、葉兆言:別樹一葉
唐河馮氏:人文薈萃,群星燦爛
一、馮氏先輩
二、馮友蘭:學界“天下第一人”
三、三史六書:馮友蘭的文化瑰寶
四、馮景蘭:近現代地質學的奠基者
五、馮沅君夫婦:開闢文史研究新領域
六、卓有成就的馮氏後代
江陰劉氏:清貧中崛起
一、夏寡婦點亮劉氏香火
二、早年的劉半農與劉天華
三、劉半農:新文化運動的急先鋒
四、劉天華:改革民族樂器的國樂大師
五、兄弟同創輝煌
六、劉北茂:悲憤中創作名曲
七、傑出的劉氏家族傳人
南通范氏:詩文世家,瓜瓞綿延
一、詩書繼世,家風高純
二、國寶范曾
三、范濟:繪出生命之燦爛
四、范揚:遠揚創新精神
五、《南通范氏詩文世家》與“范學”
常州謝氏:以畫名世,一門雋才
一、謝玉岑:學藝結良緣
二、謝玉岑臨危託孤
三、謝伯子:苦難中磨礪
四、謝稚柳:全能藝術家
五、陳佩秋:潛力股女畫家
六、謝氏後人購買父母畫作
北京英氏:英才皆勤奮
一、始祖英斂之
二、英千里夫婦
三、奇人奇藝英若誠
四、人才濟濟的英氏第四代
如皋冒氏:書香門第水繪園
一、青少年時期的冒廣生
二、冒廣生的文化活動
三、向毛澤東直言進諫
四、冒叔子:詩詞名家
五、冒舒湮:風流倜儻的才子
六、冒氏後繼有人
番禺葉氏:半官半文,四代才人
一、葉衍蘭:不戀仕途的學人
二、畫壇大師葉恭綽
三、葉公超:文壇與仕途之間
瑞安黃氏:三代翰林,兩代賣藝
一、黃體芳:累次彈劾李鴻章
二、黃紹箕與黃紹第
三、黃宗江、黃宗英五兄妹
四、黃氏第五代
湘潭齊氏:弘揚民族文化代代有人扛旗
一、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二、第二代舉旗人
三、人才濟濟的齊氏第三代
四、脫穎而出的齊氏第四代
無錫錢氏:七房橋與錢繩武堂
一、錢氏七房橋先祖
二、錢穆:自學成才的國學大師
三、錢穆的婚姻與子女
四、錢偉長:力學、套用數學、信息學奠基人
五、人才輩出繩武堂
六、錢基博:著名的國學大師
七、錢鐘韓:動力工程學奠基人
八、錢鐘書與楊絳
桐城方氏: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
一、方守敦:家教有方的書法家
二、方令孺:美貌才女“九姑”
三、文史學家方孝岳
四、方瑋德:過早夭折的詩人
五、散文家舒蕪
主要參考書目
序言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涉及時代背景、歷史條件、師承關係、文化氛圍等多元因素,但家學淵源無疑是不可忽略的一環。中國歷代文化家庭無不重視家學淵源,授受有源,累世相傳,相互影響,潛移默化……錢謙益曾說:“蓋不獨先河後海,禮不忘始。而家學淵源,名教積習,亦有可以考見者焉。”
中國各地,文化學術方面的世家名門可謂數見不鮮。其中有些文化家族在近百年中,對中國的文化、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些聲名顯赫的文化家族,多以詩文傳家,繼志述事,代有其人。如本書中的梁啓超、俞平伯、葉聖陶、陳寅恪、齊白石、馮友蘭、劉半農、吳祖光、范曾、錢三強等家族,他們一個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組成了一條條閃光的文化紐帶。人非一人,代非一代,薪傳火繼,無不表現出家學傳承的力度。每個成員在文化學術道路的選擇上,既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又凝聚著不同於往古的更加豐富的文化意蘊和歷史內涵。
梁啓超一生渴望富國強民,並為此奮鬥終生。他的治國平天下之路阻且長。失意之下,他轉而將治國之夢寄託於文化啟蒙,並將人生感悟潤澤在子女身上。他把眾多的子女培養成有名的學者、專家,造就了令人矚目的文化世家。他出身寒微,自謂不過“中國極南之一島民”,而能成一代之絕業,名垂青史。他的文章影響了中國的命運。從他這一代開始,梁氏人材鼎盛,莫不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卓越的成就。從學術思想史的角度看,梁家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文化現象。
馮玉文勤儉操持,以“耕讀”奠基家風,開創馮氏家學淵源。馮友蘭則參照西歐哲學構架重構理學,推進中國哲學史的科學化,其中國哲學的釋義,大大深化了對華夏民族價值理念的理解。其弟馮景蘭為地質學奠基人,其妹馮沅君及妹夫陸侃如創作了大量風靡二十年代的文學作品。兄妹三人各領風騷。第三代馮鐘璞(宗璞)把意識流和類似古典詩詞般的意境創造結合在一起,從而開闢出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
而錢氏一脈則早在錢基博、錢基厚一代就已表現出對現代經驗性、實證性知識的濃厚興趣。錢基博立“必誠必信”“托古以明義,務正學以立言,無曲學以阿世”的治學之道。至錢鐘書,他自小醉心於西學,最終將傳統文史與西方文化融貫起來,以思辨的精微駕馭學問,拓出新的錢學氣象。
就俞氏家族而言。從俞樾的祖父開始,俞家就逐漸孕育出讀書的氣氛,到了俞樾這一代開始成就功名。而俞樾又特別關注子孫的教育,雖然自己的兩個兒子因為各種原因難以繼承父業,但他依然不放棄而全力培養孫子俞陛雲。功夫不負有心人,俞陛雲以探花而名揚天下。而俞樾甚至在古稀之年親自教俞平伯習字對對子。這樣,一種自我期待和一般家庭所不具備的人文氣質便在俞氏後人中潛移默化。
江陰劉氏雖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夏氏寡婦收養了劉寶珊,點燃了劉氏香火。她把劉寶珊培養一個知書達理的私塾教師。他們又共同培養了下一代: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相互促進、影響、繼承:劉半農成為著名文學家,劉天華、劉北茂先後成為一代音樂大師。他們的後代自強不息,出了翻譯家劉小惠、建築專家劉育毅、鋼琴家劉育和、小提琴家劉育熙等。
齊白石從一個放牛郎到一個普通木匠,而後勤奮學藝成為雕匠,又在無意間自學繪畫,成為“齊美人”。他四處尋訪名師學畫、學詩,成為有名的畫家,晚年還在畫風上進行“衰年變法”的改革,最後開齊派藝術之大宗,成為世界傑出的畫壇大師。他又精心培養11個子女,9個子女成了畫家;並隔代相傳畫藝,又使第三代20多名畫家走向了世界;而第四代的新畫家也逐步嶄露頭角。文化世家的形成並不全是家學淵源帶來的,普通的人家也可以去構建和創建。
具體考察這些名門家族的家世家風、家學淵源、家族流變演化,無異於找到了一個個有趣的視窗,可以領略每個家族裡幾代文化名人的人生風采、文化品格、學術追求、治學方法,以及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傳承的複雜的聯繫;可以獲得有關文化史和學術史的歷史知識;可以了解不同風格的家族文化精神和親職教育的特色。
本書將18個有名望的文化世家,以中篇家庭合傳的特有形式合在一起,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化視角,如觀賞一片不同亮點組成的風景線,走進一個風姿多彩的文化世界之中。
郭謙
2005年3月寫。2011年5月修改,於北京通州甘泉齋內
中國各地,文化學術方面的世家名門可謂數見不鮮。其中有些文化家族在近百年中,對中國的文化、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些聲名顯赫的文化家族,多以詩文傳家,繼志述事,代有其人。如本書中的梁啓超、俞平伯、葉聖陶、陳寅恪、齊白石、馮友蘭、劉半農、吳祖光、范曾、錢三強等家族,他們一個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組成了一條條閃光的文化紐帶。人非一人,代非一代,薪傳火繼,無不表現出家學傳承的力度。每個成員在文化學術道路的選擇上,既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又凝聚著不同於往古的更加豐富的文化意蘊和歷史內涵。
梁啓超一生渴望富國強民,並為此奮鬥終生。他的治國平天下之路阻且長。失意之下,他轉而將治國之夢寄託於文化啟蒙,並將人生感悟潤澤在子女身上。他把眾多的子女培養成有名的學者、專家,造就了令人矚目的文化世家。他出身寒微,自謂不過“中國極南之一島民”,而能成一代之絕業,名垂青史。他的文章影響了中國的命運。從他這一代開始,梁氏人材鼎盛,莫不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卓越的成就。從學術思想史的角度看,梁家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文化現象。
馮玉文勤儉操持,以“耕讀”奠基家風,開創馮氏家學淵源。馮友蘭則參照西歐哲學構架重構理學,推進中國哲學史的科學化,其中國哲學的釋義,大大深化了對華夏民族價值理念的理解。其弟馮景蘭為地質學奠基人,其妹馮沅君及妹夫陸侃如創作了大量風靡二十年代的文學作品。兄妹三人各領風騷。第三代馮鐘璞(宗璞)把意識流和類似古典詩詞般的意境創造結合在一起,從而開闢出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
而錢氏一脈則早在錢基博、錢基厚一代就已表現出對現代經驗性、實證性知識的濃厚興趣。錢基博立“必誠必信”“托古以明義,務正學以立言,無曲學以阿世”的治學之道。至錢鐘書,他自小醉心於西學,最終將傳統文史與西方文化融貫起來,以思辨的精微駕馭學問,拓出新的錢學氣象。
就俞氏家族而言。從俞樾的祖父開始,俞家就逐漸孕育出讀書的氣氛,到了俞樾這一代開始成就功名。而俞樾又特別關注子孫的教育,雖然自己的兩個兒子因為各種原因難以繼承父業,但他依然不放棄而全力培養孫子俞陛雲。功夫不負有心人,俞陛雲以探花而名揚天下。而俞樾甚至在古稀之年親自教俞平伯習字對對子。這樣,一種自我期待和一般家庭所不具備的人文氣質便在俞氏後人中潛移默化。
江陰劉氏雖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夏氏寡婦收養了劉寶珊,點燃了劉氏香火。她把劉寶珊培養一個知書達理的私塾教師。他們又共同培養了下一代: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相互促進、影響、繼承:劉半農成為著名文學家,劉天華、劉北茂先後成為一代音樂大師。他們的後代自強不息,出了翻譯家劉小惠、建築專家劉育毅、鋼琴家劉育和、小提琴家劉育熙等。
齊白石從一個放牛郎到一個普通木匠,而後勤奮學藝成為雕匠,又在無意間自學繪畫,成為“齊美人”。他四處尋訪名師學畫、學詩,成為有名的畫家,晚年還在畫風上進行“衰年變法”的改革,最後開齊派藝術之大宗,成為世界傑出的畫壇大師。他又精心培養11個子女,9個子女成了畫家;並隔代相傳畫藝,又使第三代20多名畫家走向了世界;而第四代的新畫家也逐步嶄露頭角。文化世家的形成並不全是家學淵源帶來的,普通的人家也可以去構建和創建。
具體考察這些名門家族的家世家風、家學淵源、家族流變演化,無異於找到了一個個有趣的視窗,可以領略每個家族裡幾代文化名人的人生風采、文化品格、學術追求、治學方法,以及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傳承的複雜的聯繫;可以獲得有關文化史和學術史的歷史知識;可以了解不同風格的家族文化精神和親職教育的特色。
本書將18個有名望的文化世家,以中篇家庭合傳的特有形式合在一起,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化視角,如觀賞一片不同亮點組成的風景線,走進一個風姿多彩的文化世界之中。
郭謙
2005年3月寫。2011年5月修改,於北京通州甘泉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