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別

影的告別

《影的告別》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篇散文詩寫了一個夢境:人的影子不願意做一個不明不暗的影,不願意偷生苟活於不明不暗的境地,不願意跟隨人了,所以,向人告別。魯迅用象徵的說法寫影寧願被黑暗卷沒,也不願活於明暗之間。終於自我獻身,為光明而滅亡。表現了作者當時複雜的內心世界,泄露了思想上的苦悶和彷徨。“影”是作者思想的一個側面展現。文章用象徵的手法,寄託其深刻的感受,意境深遠,寓意含蓄,感情濃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影的告別
  • 創作年代:1924年9月24日
  • 作品出處:《野草
  • 文學體裁散文詩
  • 作者魯迅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影的告別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裡,我不願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
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
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乎嗚乎,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么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
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心地。
我願意這樣,朋友——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詞句注釋

⑴此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12月8日《語絲》周刊第四期。
⑵嗚乎:嘆詞,表示嘆息。
⑶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裡走。
⑷無已:沒有別的。已這裡表示確定語氣。

創作背景

《影的告別》寫於1924年9月24日,時值五四落潮時期,五四文化陣營破裂,魯迅寫詩聊以自慰:“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遙遠的未來感到虛幻無望,混亂的現實不堪忍受,孤獨戰士的形象盡顯作者壓抑悲憤的心境。作者藉此文“影”這一意象來表達他的心情。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 內容賞析
全篇語言精練,深沉悲抑,神秘幽深。較為獨特的是,文章自始至終籠罩著濃郁的象徵主義色彩。“影”作為中心意象,實際上就是作者內心的真實反映,是作者在絕望中又不忍沉迷於絕望的焦慮、悲憤和彷徨等複雜的矛盾心理。“影”執意要與“我”告別,作者連用三個否定句解釋告別的緣由:“不樂意的天堂”、“不樂意的地獄”、“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影”的異常倔強性格是作者焦慮的表現,雖然甘願面對黑暗的現實,直面慘澹的人生,哪怕“彷徨於無地”,然而,回到現實,作者又陷入了茫然和矛盾之中。“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作者拒絕醜陋和虛無的一切,但是,拒絕也是在承受,難以承受之時,“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作者以悲壯的姿態,“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在反抗絕望之後,瞬間所激發的勇氣。行文最後,“影”獨行遠去時的姿態與心態,似乎不能帶來積極的因素。魯迅曾經說他的散文集《野草》是不適合年青人看的,它只屬於他自己,因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確,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試驗,不敢邀請別人。”(《兩地書·二四》)所以,希望從此以後“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表達了作者自我犧牲的精神。
  • 段落結構
文章的第一句話,是交代“人”在睡夢中夢見有“影”來告別,從而引出“影”對“人”說的話。文中的“影”指的是“新我”,“人”指的是“舊我”。第一句話為全文的引子,以下分五段來抒寫:
第一段(“有我所不樂意……”至“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寫影向人告別,它說“天堂”、“地獄”、“黃金世界”都不願去,但是,也不願跟隨人,繼續作影子,那怎么辦,影表示,既使“無地”可以“彷惶”,也得離開人去“彷徨”。總之,它要告別人而離去,不再作影子。這段中的“天堂”、“地獄”、“黃金世界”和“你”這四個詞語被魯迅賦於了象徵意義,它們都是魯迅心目中的舊中國。“我不想跟隨你了”,可以理解成是魯迅對舊中國的徹底否定。而“我不如彷徨於無地’’,則可以理解成是魯迅對新中國的思索和探尋。
第二段(“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至“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寫影的猶疑和思想上的反覆。開始表示要告別人,而將自己沉沒在黑暗裡。接著又猶疑起來,感到將自己沉沒在黑暗裡,“黑暗又會吞併我”;如果不沉沒在黑暗裡,“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那就只好安然作個影子,彷徨於明暗之間。然而,它又“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最後,還是表示“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這段抓住影的生命是短暫的這一特徵來實寫,它象徵魯迅短暫的一生將被漫長的舊中國吞噬,似乎顯得很消沉、悲觀和失望,但是,其中又蘊含著憤懣至極的情緒。也是“予及汝皆亡”的誓言和決心。這是魯迅追求美好未來,為理想而獻身精神的形象寫照。
第三段(“嗚乎嗚乎,倘若黃昏”至“如果現是黎明”)開始說,它仍在明暗之間彷徨,不知是黃昏還是黎明,說明它並沒有下決心,把自己沉沒在黑暗裡。可它又不安於在明暗之間彷徨,它要獨自遠行,於是“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別離的酒。但是,遠行到那裡、前途如何,不是被黑夜沉沒,就是被白天消失。總之,前途是滅亡。這時,影子畢竟還是在明暗之間彷徨著,但此刻,是黑暗前的黃昏,還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不管如何,影子決心要獨自遠行,表達了一種頑強不息的追求精神。作為影子是如此,這是實寫,但其中也虛寫出魯迅的某些心跡:它象徵魯迅在黑暗的籠罩和壓抑下,看不到美好未來的苦悶悲觀的消極情緒,它委婉地表達了魯迅同舊中國勢不兩立的敵對心理。
第四段(“朋友,時候近了”至“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開始說“時候近了”,表示不能猶疑了,得下決心。它下決心,要最後告別了,它寧願走向無地可以彷徨的黑暗,讓黑暗沉沒自己,也不願苟活偷生於明暗之間。那么,臨別之際,影子獻點什麼給人,他的思想,和前途,都不過是黑暗和空虛而已。它說,我有的只是黑暗和空虛。我的所有黑暗,將被你的光明消失;我所有的空虛,也決不會占一點你的心地。那么,我就獻給你黑暗和空虛作贈品。這裡以象徵的手法,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孜孜不倦的崇高的追求:寧可被黑暗吞沒、同黑暗的舊中國一起滅亡,只為換來美好理想的明天。
第五段(“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至“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影向人作如下表示:我獨自遠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黑暗的世界全屬於我自己,你和別的影子都不在黑踏里,希望你們的前途光明。這段,虛寫出我要把黑暗驅逐、帶走,象徵作者跟黑暗同歸於盡的抗爭決心,和對沒有黑暗籠罩的新中國的渴望。
  • 藝術手法
⑴構思十分巧妙。按照一般的規律,應當是“形”離不開“影”,“影”離不開“形”,俗話用“形影不離”來形容兩者的不可分離,這是合乎常理的。而作者卻以“影的告別”為題,寫“影”向“形”告別,不可分離的事物卻要分離了。從題目看,就顯得新穎奇特,不同凡響,別開生面,引入遐想。正文開始說“入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酣然入睡了,夢見有“影”這樣的“人”來告別。作者不說人睡熟了的時候,而說“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寫夢境又不點明是寫夢,以這樣耐人尋味的一句,引出了“影”的那些話,拉開了全文的序幕。爾後,以“影”的話統領全篇。這裡用的是對話的體式,但卻又與一般的對話體式迥然不同。這種別出心裁的自問自答,自言自語,產生了極為強烈的藝術效果,突出了“影”在詩中的主人公地位,詩中這樣不停頓、不間斷地讓“影”直抒胸臆,極其深刻地表達了“影”執意離去和離去之前的猶疑和反覆的複雜情緒。
⑵“影”具有明顯的象徵意義。象徵一般是指用具體的東西表示某種抽象的意義,在文藝創作中運用象徵這一表現手法則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文中的“影”象徵“戰鬥的我”,“人”象徵“消沉的我”。作者通過“影”這一凝練的藝術形象,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在探索中前進的心理。“影”是不可能離去的,然而人的思想和靈魂卻可以改變和更新。“影”不願跟隨“人”了,“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要“獨自遠行”,雖然遠行到哪裡去還不明白,但要“出走”,這是肯定的,不可改易的。這兒的“影”有點近乎《過客》里的過客,是一個探索者、追求者的形象,雖然並非沒有彷徨和猶豫。在“影”的形象里寄託著作者不安予現狀、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影的告別》是魯迅解剖自己內心深處和生命哲學中存在的陰暗面的一篇特異的作品。”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影的告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