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凹版(影寫版)

照相凹版

影寫版一般指本詞條

照相凹版(Phtotgravure)指利用照相方法製成圖像部分低於空白的凹印版。 照相凹版即採用照相方法製成的凹版製版。用三原色油墨進行套印,即可印出色彩與原稿相符的郵票;為了表現畫面的深暗部分,有時再增加黑版、灰版或其他色版套印,稱為“四色版”、“五色版”……有時還運用專色,以達到墨色淳厚、簡潔明快的效果。它的特徵是:版紋深、網紋細、吃墨量大,表現能力很強,用三色版或四色版,就能印製出刷色效果比較好的郵票;色彩鮮艷、濃郁、純正,層次豐富,柔和而細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照相凹版
  • 外文名:Phtotgravure
  • 利用:照相方法製成圖像部分低於空白
  • 發展:為1894年KarlKleisch所發明
  • 別名影寫版
照相凹版的發展,照相凹版製版方法,

照相凹版的發展

照相凹版,俗稱影寫版,是照相製版術套用於凹版製作的工藝技術。早期的照相凹版工藝是 照相腐蝕凹版製版工藝,為1894年KarlKleisch所發明。1895年嘉氏赴英國蘭加斯德耳設利白蘭脫凹印公司,開始以照相凹版印刷名畫,盛行一時。1902年德國人梅登(DoctorMertens)在嘉氏基礎上繼續改良,使照相凹版技術日臻完善。到1930年,美國拔脫立克圖書公司又試製彩色照相凹版成功。此後,歐美各國對此頗為重視,竭力提倡、推廣。1923年,日本東京一家照相凹版印刷公司遭受火災,在該公司工作的德國技師海尼格(F.Heinicker)準備離日反德,商務印書館聞訊即刻電請海尼格來華,繼續其用照相凹版印刷雜誌插圖和風景名畫之業。這是中國最早引進照相凹版。後來,海尼格又在上海與華人合資開辦了中國照相版公司,用照相凹版印刷了《申報圖畫周刊》等刊物和印刷品。
1924年上海英美煙公司印刷廠派遣照相師奧司丁(Austin)等3人到荷蘭照相凹版印刷公司學習彩色照相凹版技術,並於次年購得照相凹版設備來華,後因故未曾實施,其設備轉售給商務印書館。照相凹版的引進之時,正處中國民族近代印刷業崛起之日,使發展中的中國近代印刷業猶如錦上添花。

照相凹版製版方法

本發明涉及照相凹版製版方法,所述方法在塗膜形成後非加熱下具有所需的足夠的顯影寬容度的利用正型熱抗蝕劑可進行極優良的照相凹版製版。在被製版輥上塗布正型感光劑,形成感光膜,所述感光劑由在塗膜形成後不必加熱下具有顯影寬容度的對紅外波長區域雷射有感應性的鹼可溶性的正型感光性組合物構成,然後,對該感光膜利用紅外波長區域的雷射將正圖像曝光,切斷該曝光部分的感光膜形成樹脂的分子的主鏈和側鏈的部分,形成鹼可溶性進一步提高的低分子,同時,形成使適當產生感光層飛散的潛影,然後進行鹼顯影,沖洗掉曝光部分的感光膜形成樹脂,只殘留非劃線部的抗蝕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