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體系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是高蓓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2月。
該書通過微觀數據分別研究中、美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比較兩者的差異。通過比較,深刻理解中國影子銀行風險形成原因,並提出關於風險防範的政策建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影子銀行體系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
- 作者:高蓓
- 首版時間:2016年12月
- 字數:172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六章,除引言外,其餘各章內容如下:第二章分析比較了美國、歐洲和日本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歷程、主要產品、運作模式和監管模式,通過比較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尤其是美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狀況;第三章利用美國商業銀行2001—2012年的季度數據,系統地分析了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第四章利用中國14家上市商業銀行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數據,系統分析了發行理財產品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第五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速趨勢性下降、企業部門去槓桿及房地產市場下行將造成銀行體系不良貸款飆升,考慮債務產生背景、銀行經營環境,以及政府債務負擔等因素,未來不良資產處理無法重複歷史老路,同時參考主要國家處理不良資產的方式,得出資產證券化將在處理不良資產過程中大有作為的結論。第六章提煉全書主要結論,分析中、美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不同的原因,最後給出對中國影子銀行發展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美、歐、日資產證券化比較:歷程、產品、模式及監管 |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 第二節 相關概念界定 第三節 主要內容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五節 研究貢獻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起源歷程:不盡相同 第三節 主要產品:各有千秋 第四節 運作模式:大相逕庭 第五節 監管模式:各有側重 第六節 探索中國資產證券化發展道路 |
第三章 資產證券化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來自美國銀行業的證據 | 第四章 影子銀行對中國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以中國14家上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為例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影響機制與實證設計 第四節 變數選取與數據處理 第五節 實證研究與穩健性檢驗 第六節 結論及對中國的啟示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影響機制與基本模型設定 第四節 變數選取與數據處理 第五節 實證結果與穩健性檢驗 第六節 結論及政策建議 |
第五章 不良資產處置與不良資產證券化:國際經驗及中國前景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不良資產處置的國際經驗 第三節 中國未來的不良資產處置難以重複歷史 第四節 中國政府應大力推進不良資產證券化 第五節 結論及政策建議 | 第一節 總結 第二節 主要結論分析 第三節 政策建議及未來進一步研究方向 |
創作背景
影子銀行是金融深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重要的金融創新。影子銀行的出現提高了資本流動性,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但同時也改變了傳統金融體系的結構和運行規則。在原有監管體系中,影子銀行所產生的金融風險無法被覆蓋,導致金融脆弱性增強,穩定性下降。美國的影子銀行主要圍繞資產證券化展開,商業銀行僅是資產證券化鏈條頂端基礎資產的提供者。美國發達的金融市場導致資產證券化產品被多次衍生,脫離了實體經濟。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在金融體系內積累了大量風險,最終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的影子銀行出現較晚,並且在2010年後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雖然同樣被稱為影子銀行,但中國的影子銀行完全不同於美國,本質上是商業銀行體系內業務或渠道的創新,是對商業銀行體系的補充。中國影子銀行快速發展中存在的期限錯配和信用違約風險,吸引了全球對其安全問題的關注。中、美影子銀行雖然在多方面存在差異,但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均為負面。基於上述背景和認知,《影子銀行體系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深入研究了中、美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關係與差異。
作品思想
一、該書分析了中、美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資產收益率影響的差異。該書通過分別對美國資產證券化微觀數據和中國發行理財產品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資產證券化通過降低資本比率,提高收益率,降低了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但發行理財產品在降低資本比率的同時,降低了資產收益率,最終降低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即兩者對銀行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完全是反方向的。通過仔細分析,作者認為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與發行理財產品相比,資產證券化產生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解決流動性不足,研究階段採用的是完全利率市場化後的數據。資產證券化雖然降低了銀行每一筆交易的收益,但通過提高資產周轉率,最終提高了資產收益率。因此,資產證券化通過提高流動性,提高了收益率。第二,發行理財產品更多是為了規避利率管制,作為銀行存款的補充,研究階段採用的是中國實行利率市場化之前的數據。銀行為了吸引更多資金,必然會提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至存款利率之上,銀行將自己的利益部分讓渡給了客戶。但從資產端來看,除了改變貸款投放渠道外,資產周轉速度並沒有大幅提高,導致資產收益率必然下降。因此,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是為了能夠正常開展業務,雖然與不開展業務相比,銀行收益能夠增加,但與通過正常方式開展業務相比,收益將有所下降。
二、該書分析了中、美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槓桿率影響的差異。通過對微觀數據的具體分析,作者認為,中、美影子銀行均會提高商業銀行槓桿率,但兩者的運行機制卻完全不同。具體來說,美國資產證券化通過資產真實出售,減少銀行的風險加權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降低槓桿率。但長期來看,風險加權資產下降會相應增加權益資本,而當資本充足率要求不變時,銀行可以實現資產擴張,從而導致資本充足率下降,槓桿率上升。中國發行理財產品,通過銀信合作或銀證合作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向企業和融資平台發放貸款,或通過購買商業銀行的表內貸款、票據類資產和應收賬款,來實現表內資產表外化,從而增加銀行權益資本和可貸資金。在此前提下,銀行實現資產擴張,從而導致槓桿率上升。
三、該書分析了中、美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影響的差異。美國資產證券化通過降低資本比率影響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對此理論上解釋為,在資產證券化快速發展過程中,金融部門的信貸標準和信貸質量都會降低,因此會損害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而且資產證券化具有明顯的順周期性,經濟繁榮過程中,資產證券化會更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影響銀行信貸質量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此外,美國資本市場的發達,造成資產證券化產品被多次衍生,完全脫離了實體經濟,更多依賴於評級機構,造成資產證券化市場對評級的過度敏感,會放大系統性風險。最後,需要特別注意,美國資產證券化發展初期,通過提高資本比率和資產收益率,能夠提高經營穩定性,例如資產證券化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國發行理財產品,通過降低資本比率和資產收益率,最終影響到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發行理財產品可能產生的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第一,期限錯配風險。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端理財產品期限較短,但資產端一般期限較長,資產端和負債端期限錯配可能造成流動性風險。第二,信用違約風險。中國影子銀行資金多集中投資於股票、房地產等高收益資產,但這些資產或價格波動較大,或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當這些資產因為某些問題出現信用違約時,銀行將面臨經營風險。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發行理財產品在任何時候都會積累風險,降低了資本比率,但沒有資產收益率的提高,與資產證券化相比,發行理財產品面臨的風險更大,更需要特別關注。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影子銀行體系與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 | 2016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9459-1 |
作者簡介
高蓓,女,陝西人,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後。現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與中國巨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