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是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對“後奧運”時期的社會文化界進行的文化觀察。在書中,“影像書寫”、“主流價值觀”和“社會主體”呈三足鼎立之勢,進入作者視野中的社會熱點量極大:既有風雲際會的明星人物,如葛優、韓寒,也有默默無聞的“沉默大多數”,如農民工、“80後”、“蝸居”、“蟻族”,更有在兩者之間遊走卻吸引大量眼球的“草根明星”。作者始終懷抱“反思大眾媒體”的立場,雖然自謙“書寫個人文化記憶”,但其時代記憶感和話題通約性也極為明顯。
基本介紹
- 書名: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217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張慧瑜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8040425, 97871080404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可以視為近年來最為鞭辟入裡的影視書寫,也是對08奧運以來的中國思潮、變遷洞若觀火、啟迪未來之作。讀其書,不但能練就穿透大眾媒體的“火眼金睛”,還可見出作者冷靜分析背後隱藏著的那一絲沉痛與悲憫。
作者簡介
張慧瑜,1980年生於山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博士,現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為中國電影史和文化研究。近幾年在《讀書》、《電影藝術》、《當代電影》等處發表文章,並參與1217俱樂部《話題》系列的寫作。
圖書目錄
前面的話
自序
第一輯 影像書寫
獨立製片電影中的底層講述
“潛伏”與中國版的“竊聽風暴”
《建黨偉業》:紅色記憶的拼貼與重組
“甄功夫”:功夫片的改寫
“賀歲帝”葛優的文化功能
不“裸”的“裸婚時代”
變形金剛記
“從月光集市到中國”:寶萊塢的啟示
從“縣城”到“北京”:一份“80後”的電影記憶
第二輯 主流價值觀的重建
“舊瓶”如何裝“新酒”
“法治人物”的“除魔術”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是草根,我怕誰”:草根的“顯形”
從“傻根”到“許三多”
“見證奇蹟的時刻”:被凝視的草根達人
“非誠勿擾”被整頓與“主流價值觀”的形成
“限娛”之後,“道德”能否重建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失業”與“欺騙”的雙重修辭術
第三輯 社會與主體
“精神家園”與“沉默的大多數”
“貪婪”與“信心”:金融危機時代的根源與藥方
“勞動最光榮”
“房產”之爭與關於“市場經濟”的雙重想像
“模範公民”韓寒
“不高興”和“沒頭腦”
“在希望的田野上”
跋:匪兵、拾荒者與解夢師
自序
第一輯 影像書寫
獨立製片電影中的底層講述
“潛伏”與中國版的“竊聽風暴”
《建黨偉業》:紅色記憶的拼貼與重組
“甄功夫”:功夫片的改寫
“賀歲帝”葛優的文化功能
不“裸”的“裸婚時代”
變形金剛記
“從月光集市到中國”:寶萊塢的啟示
從“縣城”到“北京”:一份“80後”的電影記憶
第二輯 主流價值觀的重建
“舊瓶”如何裝“新酒”
“法治人物”的“除魔術”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是草根,我怕誰”:草根的“顯形”
從“傻根”到“許三多”
“見證奇蹟的時刻”:被凝視的草根達人
“非誠勿擾”被整頓與“主流價值觀”的形成
“限娛”之後,“道德”能否重建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失業”與“欺騙”的雙重修辭術
第三輯 社會與主體
“精神家園”與“沉默的大多數”
“貪婪”與“信心”:金融危機時代的根源與藥方
“勞動最光榮”
“房產”之爭與關於“市場經濟”的雙重想像
“模範公民”韓寒
“不高興”和“沒頭腦”
“在希望的田野上”
跋:匪兵、拾荒者與解夢師
後記
匪兵、拾荒者與解夢師
楊 早
慧瑜與我的北大歲月,可謂失之交臂。當他在2001年秋走進戴錦華老師主持的文化研究工作坊,曾經的參與者我,已經成為博士一枚,進入到導師認為我去聽課是浪費資源、往外轟我的階段。雖然我於2003年還是忍不住跑去聽了戴老師的電影解讀課,以繼續提高自己在買碟方面的品位,然而並沒有因此認識慧瑜——即使或許他也在那個課堂里虔誠地坐著。
說到“虔誠”,我是以己度人了。從1998年到2000年,我一口氣選修戴老師三門課時,聽講之認真,確乎可以用“虔誠”兩個字來形容。毫不誇張地說,我後來會做一些當下文化研究的課題,從眼光到方法,受戴老師影響至深。
不過,2001年之後,我基本是在清末民初的報刊堆里打轉,離文化研究越來越遠。直到2005年底,幾位朋友興之所至,成立1217俱樂部,謀劃出版《話題2005》,才又與文化研究這行當接上了榫。
我找到戴門的大師姐滕威(其實我認識她時,她還在讀大四,被戴老師親呢地叫做“小滕威”),約她寫專題,讓她在“超級女聲”和“芙蓉姐姐”里任選其一(我知道兩者她都一直關注)。滕威選了“超女”,推薦師弟慧瑜來寫“芙蓉”——算起來,慧瑜剛上博一,方從私淑弟子登堂人室,成為戴門一員。
我沒見過慧瑜,一度認為是位女孩(這個錯誤後來犯的人非常多,似乎這兩字已成女性專用),約稿都是通過滕威,直到稿來了,《“芙蓉姐姐”的迷思》,我看完,編完,交稿,出書。慧瑜一直也未謀面,直到次年四五月,在社科院開《話題2006》的例會,一群戴門弟子包括滕威光降,才第一次得睹慧瑜的尊范。大家都是微胖界的,自然心有靈犀。
我深知在北大中文讀博有多辛苦,多無法分心。所以後來也沒敢打擾慧瑜,只是間或聽見傳來對他的讚譽,比較不低調的說法是:“張慧瑜”三字,在某些場合,就等於“學問”一詞。哈哈,慧瑜該臉紅了,微胖界一臉紅就特別萌。
直到2008年末,慧瑜主動給我寄來一篇稿:《“誰的”愛,奉獻給“誰”——抗震救災中的“人道主義”話語表述》,又讓我窺見了久違的戴門風采。不必諱言,剛剛結束博士論文寫作,慧瑜的筆還有些緊,與《話題》追求的活潑平易的文風未必一致,但我與另一位主編薩支山,都看重文章中的思辨力,看重他對在大災之前成為某種霸權話語的“人道主義”條分縷析,從“底層”、“80後”、“中產階級價值觀”多面攻打的運思特質。這種批評的複雜性,以及“評論之評論”正是《話題》系列的追求。我們為慧瑜這篇稿的辭句調整花了很大的力氣,正要想在加強表達有效性的同時,亦能保留他思辨的元氣與深入。
次年再看慧瑜的寫作,就鬆快多了。學院寫作(狹義的,寫給評審委員會或同行看的)會製造一種筆下的緊張感,我本人深有體會。如何在不放棄深度與複雜的同時,擺脫學院寫作的晦澀與匠氣,是一道很難突破的關卡。後來我想,慧瑜大概虧得有網路影評的底子,所以能夠從學院寫作的陰影中快速掙脫出來,他的文化時評,尤其是涉及影視的,可謂輕靈、厚重兼而有之,足以讓讀者輕易感知思辨的快樂。
慧瑜原先給自己的論文集命名為《匪兵匪語》,實有深意存焉。“匪兵”的被命名、被指認,與“官”的互為轉化,以及邊緣地位導致的無名化,都很可變成某種對於文化研究者的隱喻。在學術界,文化研究一直不是特受待見的行當,以其“淺”(對象之淺)。與“新”(現象之新)讓許多人認為它是“評論”而非“學問”,而在大眾媒體構建的所謂文化圈,文化研究的姿態同樣不受歡迎,它不能向任何一方提供利益,也無法向客群提供酷評那種“爽”的感覺。文化研究力求抽絲剝繭的寫作,有時成為喊出皇帝新衣的童聲,有時又是不知所云的冗談,更多時候是多此一舉的消毒劑。當大眾迷醉於大眾文化製造的幻象時,你卻指明華麗衣袍下的醃臌,或炫彩泡沫中的烏有,誰會感激你呢?
當然,“匪兵”還有一重含義,就是它的抗拒姿態。然而,與戴錦華老師的絕對精英立場不同,生長於大眾文化餵養的“70後”、“80後”學人,對大眾文化的利弊難分,好壞交雜,比長輩確實多了一份體認。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更願意把慧瑜和我從事的活計“影像書寫與社會觀察”,比擬為一個“拾荒者”的形象。無意攀附本雅明的經典,但拾荒者確實是這個自產自銷的文化體系中,我們唯一可選的角色。中國的大眾文化的生產與傳播,還沒有發達到容許嚴肅的文化研究學者參與其中的地步,它仍然像一個無所不包的垃圾場,而文化研究者就像一個個拾荒的人,面目模糊地在蕪雜與惡臭中辨識整座城市的生活。這些人很容易被無視,又很容易被收購,很多人真的就參與到了廢品再加工與仿造的行列之中。可是真正的拾荒者,不僅僅是為了在垃圾場裡找到當晚的麵包,他更想知道的,是這些成山成海的社會碎片之中,隱藏著怎樣的一些軌跡?生產、出售、消費這些製品的人,如今被塑造成了什麼模樣?
當我們直起腰來,開始講述與分享我們拾荒的心得,角色又一次轉變,我們憑藉辨識垃圾的慧眼,占有碎片的豐富,瞬間化身了文化迷夢的“解夢師”。戴老師總說,有牆的地方總有門,又說,每一個硬幣都有兩面。世界大千,總還是有聽眾不滿足於看孔雀開屏,而想知道屏為何而開,如何綻開,那美麗的尾羽凸顯了什麼,又遮蔽了哪些。
夢有好有壞,有美有惡,但每一個夢都需要解析,可能是過度闡釋,也可能是杯弓蛇影,但解夢的好處是窮盡各種可能,讓隱藏在陰影中的機巧、算計、欲望無所遁形。當一個夢被拎出來放在台上時,無論溫暖或冰涼,它是熟悉的,與生活息息相通的。隨著解夢師的分析,聽眾們驚異地睜大瞳孔,張開嘴巴,他們在我們的講述中聽見了一種陌生的生活,一個陌生的自我。
這些年拾的荒,解的夢,被一個匪兵摭拾到一起,於是你看到一本手記,這本手記可能叫《匪兵匪語》,也可能叫《話題2012》,抑或更名為《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不管書名與裝幀、開本為何,你能從中了解到的,是我們時代的一些秘密。
2012.3.19於京東豆各莊
楊 早
慧瑜與我的北大歲月,可謂失之交臂。當他在2001年秋走進戴錦華老師主持的文化研究工作坊,曾經的參與者我,已經成為博士一枚,進入到導師認為我去聽課是浪費資源、往外轟我的階段。雖然我於2003年還是忍不住跑去聽了戴老師的電影解讀課,以繼續提高自己在買碟方面的品位,然而並沒有因此認識慧瑜——即使或許他也在那個課堂里虔誠地坐著。
說到“虔誠”,我是以己度人了。從1998年到2000年,我一口氣選修戴老師三門課時,聽講之認真,確乎可以用“虔誠”兩個字來形容。毫不誇張地說,我後來會做一些當下文化研究的課題,從眼光到方法,受戴老師影響至深。
不過,2001年之後,我基本是在清末民初的報刊堆里打轉,離文化研究越來越遠。直到2005年底,幾位朋友興之所至,成立1217俱樂部,謀劃出版《話題2005》,才又與文化研究這行當接上了榫。
我找到戴門的大師姐滕威(其實我認識她時,她還在讀大四,被戴老師親呢地叫做“小滕威”),約她寫專題,讓她在“超級女聲”和“芙蓉姐姐”里任選其一(我知道兩者她都一直關注)。滕威選了“超女”,推薦師弟慧瑜來寫“芙蓉”——算起來,慧瑜剛上博一,方從私淑弟子登堂人室,成為戴門一員。
我沒見過慧瑜,一度認為是位女孩(這個錯誤後來犯的人非常多,似乎這兩字已成女性專用),約稿都是通過滕威,直到稿來了,《“芙蓉姐姐”的迷思》,我看完,編完,交稿,出書。慧瑜一直也未謀面,直到次年四五月,在社科院開《話題2006》的例會,一群戴門弟子包括滕威光降,才第一次得睹慧瑜的尊范。大家都是微胖界的,自然心有靈犀。
我深知在北大中文讀博有多辛苦,多無法分心。所以後來也沒敢打擾慧瑜,只是間或聽見傳來對他的讚譽,比較不低調的說法是:“張慧瑜”三字,在某些場合,就等於“學問”一詞。哈哈,慧瑜該臉紅了,微胖界一臉紅就特別萌。
直到2008年末,慧瑜主動給我寄來一篇稿:《“誰的”愛,奉獻給“誰”——抗震救災中的“人道主義”話語表述》,又讓我窺見了久違的戴門風采。不必諱言,剛剛結束博士論文寫作,慧瑜的筆還有些緊,與《話題》追求的活潑平易的文風未必一致,但我與另一位主編薩支山,都看重文章中的思辨力,看重他對在大災之前成為某種霸權話語的“人道主義”條分縷析,從“底層”、“80後”、“中產階級價值觀”多面攻打的運思特質。這種批評的複雜性,以及“評論之評論”正是《話題》系列的追求。我們為慧瑜這篇稿的辭句調整花了很大的力氣,正要想在加強表達有效性的同時,亦能保留他思辨的元氣與深入。
次年再看慧瑜的寫作,就鬆快多了。學院寫作(狹義的,寫給評審委員會或同行看的)會製造一種筆下的緊張感,我本人深有體會。如何在不放棄深度與複雜的同時,擺脫學院寫作的晦澀與匠氣,是一道很難突破的關卡。後來我想,慧瑜大概虧得有網路影評的底子,所以能夠從學院寫作的陰影中快速掙脫出來,他的文化時評,尤其是涉及影視的,可謂輕靈、厚重兼而有之,足以讓讀者輕易感知思辨的快樂。
慧瑜原先給自己的論文集命名為《匪兵匪語》,實有深意存焉。“匪兵”的被命名、被指認,與“官”的互為轉化,以及邊緣地位導致的無名化,都很可變成某種對於文化研究者的隱喻。在學術界,文化研究一直不是特受待見的行當,以其“淺”(對象之淺)。與“新”(現象之新)讓許多人認為它是“評論”而非“學問”,而在大眾媒體構建的所謂文化圈,文化研究的姿態同樣不受歡迎,它不能向任何一方提供利益,也無法向客群提供酷評那種“爽”的感覺。文化研究力求抽絲剝繭的寫作,有時成為喊出皇帝新衣的童聲,有時又是不知所云的冗談,更多時候是多此一舉的消毒劑。當大眾迷醉於大眾文化製造的幻象時,你卻指明華麗衣袍下的醃臌,或炫彩泡沫中的烏有,誰會感激你呢?
當然,“匪兵”還有一重含義,就是它的抗拒姿態。然而,與戴錦華老師的絕對精英立場不同,生長於大眾文化餵養的“70後”、“80後”學人,對大眾文化的利弊難分,好壞交雜,比長輩確實多了一份體認。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更願意把慧瑜和我從事的活計“影像書寫與社會觀察”,比擬為一個“拾荒者”的形象。無意攀附本雅明的經典,但拾荒者確實是這個自產自銷的文化體系中,我們唯一可選的角色。中國的大眾文化的生產與傳播,還沒有發達到容許嚴肅的文化研究學者參與其中的地步,它仍然像一個無所不包的垃圾場,而文化研究者就像一個個拾荒的人,面目模糊地在蕪雜與惡臭中辨識整座城市的生活。這些人很容易被無視,又很容易被收購,很多人真的就參與到了廢品再加工與仿造的行列之中。可是真正的拾荒者,不僅僅是為了在垃圾場裡找到當晚的麵包,他更想知道的,是這些成山成海的社會碎片之中,隱藏著怎樣的一些軌跡?生產、出售、消費這些製品的人,如今被塑造成了什麼模樣?
當我們直起腰來,開始講述與分享我們拾荒的心得,角色又一次轉變,我們憑藉辨識垃圾的慧眼,占有碎片的豐富,瞬間化身了文化迷夢的“解夢師”。戴老師總說,有牆的地方總有門,又說,每一個硬幣都有兩面。世界大千,總還是有聽眾不滿足於看孔雀開屏,而想知道屏為何而開,如何綻開,那美麗的尾羽凸顯了什麼,又遮蔽了哪些。
夢有好有壞,有美有惡,但每一個夢都需要解析,可能是過度闡釋,也可能是杯弓蛇影,但解夢的好處是窮盡各種可能,讓隱藏在陰影中的機巧、算計、欲望無所遁形。當一個夢被拎出來放在台上時,無論溫暖或冰涼,它是熟悉的,與生活息息相通的。隨著解夢師的分析,聽眾們驚異地睜大瞳孔,張開嘴巴,他們在我們的講述中聽見了一種陌生的生活,一個陌生的自我。
這些年拾的荒,解的夢,被一個匪兵摭拾到一起,於是你看到一本手記,這本手記可能叫《匪兵匪語》,也可能叫《話題2012》,抑或更名為《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不管書名與裝幀、開本為何,你能從中了解到的,是我們時代的一些秘密。
2012.3.19於京東豆各莊
序言
在我的“入室弟子”中,慧瑜也算得一個特例。
言其特例,並非由於他少年老成,勤奮治學,已著述頗豐,而是指他不僅以學術理路和思考將自己與我聯繫在一起,而且“開篇伊始”,便不斷給我以榮耀的回饋。“師以生榮”,不是我的理念,也不是我的奢望。竊以為:博士研究生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是剛上路的青年學者。所謂導師的意思,就是“、扶上馬送一程”,看他走穩,便是全部了。而後新科博士學業精進,揚鞭躍馬,絕塵而去,令前輩或日導師望塵莫及,原本是題中之義。但慧瑜卻令自己成了例外。
這固然因為我和慧瑜的緣分可稱長遠。那時的慧瑜,大二?大三?也不大見他出現在我的“冬粉”群里,但每逢開課,細看,必有他專注的目光。那看似老成實則稚嫩的男孩便是彼時網路江湖上頗有字號的北大“新青年”之“電影夜航船”的版主。及至大學畢業,他便依舊訥訥地送了我一本網路影評結集的專書,厚厚的一本,用了我一篇短文的標題做了書名。本科生出書,在彼時並不多見,況且如此規模。逐一讀過,感動之餘,偶犯“好為人師”之症,“精英主義”尾巴乍露,便對慧瑜說教:短小影評固好,有見地、有體認、有機智,但終不是學術,難成思想載體;要走思想、學術之路,怕是要改弦更張。說的頗輕,沒想慧瑜便聽進了,自此罷筆網路時評,開始頗具思想性的學術寫作。江湖上時有抨擊:戴錦華毀了一位未來的影評大家。也曾和慧瑜拿來做笑談,他只是憨憨地笑,並不作答,也是無怨無悔吧。
但說他是特例,尚不止於此。直到就讀碩士,慧瑜和我,我以為,只是若即若離,淡淡地遠觀而已。但學界同仁相聚,每每有人贊道:你的那個學生張慧瑜的確很出色!他某某篇文章確有乃師(我?)之風!我每每快活而尷尬地解釋:慧瑜不是我的學生,但的確是個好苗子。這份誤認,來自於他和我思想與立場的相近,理路與質地的相仿吧。倒是印證了我的想法:思想與學術的傳承原本不拘師生名分。
到了博士階段,慧瑜終於做了我的學生。但此時,他已是“初具規模”的青年學者。而且,他仍然話不多,卻執拗地選擇“無視”我對他的規勸:不要揚短避長,當代研究才是你的長項;相反選擇了一個近代文化的題目切入。我當然默認,因為知道他在嘗試挑戰自己。他也的確寫出了一篇好論文;其好,不光是獲得博士學位的意義,這也成了他學術起步的更堅實的基礎。
慧瑜對學術,可以說是持久的熱戀吧。他因熱愛而為,以學術為目標和旨歸。真的是一介書生:逐日讀書寫作、觀察思考,但並非自苦。應是其樂無窮吧。這背後,該是某種對社會的責任,對現實的抱負和訴求吧。
現在,到了慧瑜的第一個學術的收穫期。在頗豐的厚重論文之後,慧瑜再次撰寫文化時評,同樣的敏感,但不一樣的視野和厚度。這便是結集於此的文字。
由此,通向思想、抵達現實,文字與行動再度交織。寫在前面,是為引玉之磚。
2012年3月草於加拿大多倫多
言其特例,並非由於他少年老成,勤奮治學,已著述頗豐,而是指他不僅以學術理路和思考將自己與我聯繫在一起,而且“開篇伊始”,便不斷給我以榮耀的回饋。“師以生榮”,不是我的理念,也不是我的奢望。竊以為:博士研究生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是剛上路的青年學者。所謂導師的意思,就是“、扶上馬送一程”,看他走穩,便是全部了。而後新科博士學業精進,揚鞭躍馬,絕塵而去,令前輩或日導師望塵莫及,原本是題中之義。但慧瑜卻令自己成了例外。
這固然因為我和慧瑜的緣分可稱長遠。那時的慧瑜,大二?大三?也不大見他出現在我的“冬粉”群里,但每逢開課,細看,必有他專注的目光。那看似老成實則稚嫩的男孩便是彼時網路江湖上頗有字號的北大“新青年”之“電影夜航船”的版主。及至大學畢業,他便依舊訥訥地送了我一本網路影評結集的專書,厚厚的一本,用了我一篇短文的標題做了書名。本科生出書,在彼時並不多見,況且如此規模。逐一讀過,感動之餘,偶犯“好為人師”之症,“精英主義”尾巴乍露,便對慧瑜說教:短小影評固好,有見地、有體認、有機智,但終不是學術,難成思想載體;要走思想、學術之路,怕是要改弦更張。說的頗輕,沒想慧瑜便聽進了,自此罷筆網路時評,開始頗具思想性的學術寫作。江湖上時有抨擊:戴錦華毀了一位未來的影評大家。也曾和慧瑜拿來做笑談,他只是憨憨地笑,並不作答,也是無怨無悔吧。
但說他是特例,尚不止於此。直到就讀碩士,慧瑜和我,我以為,只是若即若離,淡淡地遠觀而已。但學界同仁相聚,每每有人贊道:你的那個學生張慧瑜的確很出色!他某某篇文章確有乃師(我?)之風!我每每快活而尷尬地解釋:慧瑜不是我的學生,但的確是個好苗子。這份誤認,來自於他和我思想與立場的相近,理路與質地的相仿吧。倒是印證了我的想法:思想與學術的傳承原本不拘師生名分。
到了博士階段,慧瑜終於做了我的學生。但此時,他已是“初具規模”的青年學者。而且,他仍然話不多,卻執拗地選擇“無視”我對他的規勸:不要揚短避長,當代研究才是你的長項;相反選擇了一個近代文化的題目切入。我當然默認,因為知道他在嘗試挑戰自己。他也的確寫出了一篇好論文;其好,不光是獲得博士學位的意義,這也成了他學術起步的更堅實的基礎。
慧瑜對學術,可以說是持久的熱戀吧。他因熱愛而為,以學術為目標和旨歸。真的是一介書生:逐日讀書寫作、觀察思考,但並非自苦。應是其樂無窮吧。這背後,該是某種對社會的責任,對現實的抱負和訴求吧。
現在,到了慧瑜的第一個學術的收穫期。在頗豐的厚重論文之後,慧瑜再次撰寫文化時評,同樣的敏感,但不一樣的視野和厚度。這便是結集於此的文字。
由此,通向思想、抵達現實,文字與行動再度交織。寫在前面,是為引玉之磚。
2012年3月草於加拿大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