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黨史

《影像中的黨史》是中國之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特別節目,透過永恆經典的藝術形象,從獨特視角,觸摸真實百年黨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像中的黨史
  • 製作單位:中國之聲
節目簡介,分集介紹,

節目簡介

在新中國不同時期的經典電影、電視劇中,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共產黨員形象藉助影像的傳播深入人心。他們與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相照相應,也與真實的歷史人物相伴相生。影像里的故事可歌可泣,銀幕外的細節卻可能鮮為人知。中國之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特別節目《影像中的黨史》,帶您透過這些永恆經典的藝術形象,從獨特視角,觸摸真實百年黨史。
影像中的黨史
《影像中的黨史》

分集介紹

影像中的黨史
第一集 革命者李大釗的父親角色
2011年上映的電影《建黨偉業》刻畫了革命者的群像,其中,屬於李大釗的鏡頭並不太多。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的這一幕,他只出現在了與會者的台詞里。——關於政黨名稱,共產國際的代表詢問“北京李大釗先生的意見”,現場拆閱的信中,李大釗的建議和多位代表一致:中國共產黨。與會者紛紛表示“同意”。
影像中的黨史
《建黨偉業》畫面,李大釗(張嘉益飾)在五四運動中
影像中的黨史
革命者李大釗的父親角色
第二集 中國共產黨第一位烈士——林祥謙
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電影《風暴》列入國慶十周年獻禮影片計畫中。演員金山親自執導,並扮演律師施洋。當時文藝界領導陳克寒、夏衍親自參與了劇本的修改;曹禺、歐陽山尊則直接參與了演員的選擇。
  影片中,施洋的一段演講,至今仍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這部反映“二七”大罷工的革命歷史題材故事片,到底呈現的是怎樣一段歷史?影片之外,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細節?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風暴》
影像中的黨史
中國共產黨第一位烈士——林祥謙
第三集 刑場上的婚禮 革命者的愛情
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刑場上的婚禮》正式上映。男女主人公——周文雍、陳鐵軍兩位年輕革命者的愛情故事開始被大眾熟知。
影片拍攝的歷史背景是1927年的廣州起義。周文雍、陳鐵軍是否真的在刑場上舉行了婚禮?這對受組織指派假扮夫妻的年輕人,在相識相遇、共赴生死的一百多天裡,究竟結下了怎樣的感情?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刑場上的婚禮》
扮演陳鐵軍的女演員宋曉英當年與影片中的陳鐵軍同齡,都是24歲
影像中的黨史
刑場上的婚禮 革命者的愛情
第四集 信仰者的底色
2018年,電影《信仰者》上映。影片真實還原了方誌敏和戰友們在輾轉突圍、深陷高牆的逆境中,堅持信仰,始終與敵人作鬥爭的事跡。
86年前,在江西南昌國民黨軍法處看守所陰森的牢獄裡,方誌敏寫下的《可愛的中國》,洋溢著無法阻擋的光明與希冀。在獄中,他頑強不屈、堅持寫作,為後世留下《清貧》《在獄致全體同志書》等近14萬字的著作。
逆境求生的崢嶸歲月里,該如何理解這份堅定的信仰?身處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方誌敏為何能在他人生的最後一段,留下不朽的篇章?
影像中的黨史
《可愛的中國》手稿
影像中的黨史
信仰者的底色
第五集 湘江之側的血色記憶
2016年11月,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召開後一個月,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血戰湘江》在全國上映。影片從一場失利講起,全景式藝術再現了紅軍長征史上最悲壯的一幕。此前,很少有文藝作品正面反映這段歷史。
湘江之戰到底有多慘烈?為何在這最艱難的時刻,反而更能顯現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力量?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血戰湘江》劇照
影像中的黨史
湘江之側的血色記憶
第六集 林海雪原的抗爭
1994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影《步入輝煌》。“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後,東北抗聯依然頑強地在敵後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游擊戰。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抗日名將楊靖宇在生命的最後八天,與敵人輾轉周旋於林海雪原中,直到彈盡糧絕,為國捐軀!
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楊靖宇怎么生存,又是如何拚死抵抗?電影背後,東北抗聯的那段歷史還有哪些細節?
影像中的黨史
楊靖宇殉國地紀念塔,位於吉林省靖宇縣,占地400平方米
影像中的黨史
林海雪原的抗爭
第七集 為國而歌
1949年7月,剛剛解放的上海為紀念音樂家聶耳逝世14周年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聶耳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身份正式公開。聶耳的戰友於伶也在紀念大會上說出了一個願望:一定要為聶耳寫部戲,讓聶耳的形象和歌聲再現在銀幕上。
十年之後,1959年,於伶和聶耳生前的好友們創作的影片《聶耳》公映,這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傳記片,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彩色電影之一。剛滿十歲的新中國用這樣的形式,紀念國歌的曲作者,也記錄一位熱血的愛國青年如何成長為人民音樂家。
這位生命定格在23歲的革命者,生前有過什麼牽掛?時至今日,在這位音樂家的故鄉,人們還在用怎樣的方式紀念他,記住他?
電影《聶耳》畫面,聶耳(趙丹飾)
影像中的黨史
為國而歌
第八集 向死而生
1958年底,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狼牙山五壯士》公映。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1941年華北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的大掃蕩中,五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和民眾安全轉移,一路將敵人引上狼牙山棋盤坨主峰,在彈盡糧絕後,跳下萬丈懸崖。
五名戰士如何英勇抗爭,為部隊轉移贏得了時間?毅然跳下懸崖後,又發生了什麼?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狼牙山五壯士》在五壯士跳崖殉國17周年紀念日這天開拍
影像中的黨史
向死而生
第九集 土改第一村的“暴風驟雨”
1961年,一部反映土改鬥爭的故事片《暴風驟雨》公映。影片中那個叫“元茂屯”的村子,原型是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鎮元寶村。這個原本籍籍無名的東北鄉村,因周立波的小說《暴風驟雨》及隨後改編的同名電影聲名遠揚,從此有了“中國土改第一村”的稱號。
元寶村當年經歷了怎樣的“暴風驟雨”?如今它又是什麼樣?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暴風驟雨》于洋劇照
影像中的黨史
土改第一村的“暴風驟雨”
第十集 上甘嶺:最可愛的人
2021年6月15日,電影《上甘嶺》中連長張忠發的主要原型、原志願軍第15軍45師135團7連連長張計發,因病醫治無效,在信陽逝世,享年95歲。
在1956年上映的這部電影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讓上甘嶺戰役為更多人熟知。
但事實上,上甘嶺戰役的殘酷,電影中表現不及十分之一。
為什麼上甘嶺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不是最大的,卻如此出名?這場戰役對戰爭的全局究竟有什麼影響?
電影《上甘嶺》劇照
影像中的黨史
上甘嶺:最可愛的人
第十一集 我記得奶奶江姐的模樣
時光倒回到60年前。1961年底,電影演員於藍因病住院時,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了長篇小說《紅岩》的連載,她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感動,心裡默想,一定要把這部小說搬上銀幕。出院後,她和導演歐陽紅英、水華花了一年多時間,多次到北戴河、重慶等地收集資料,寫下30多萬字的筆記。
在劇作家夏衍的幫助下,《紅岩》的電影文學劇本很快出爐。周恩來總理從葉挺將軍的一首詩中取“烈火中永生”為最終的片名。1965年夏天,電影在全國公映。
重慶解放前夕,江姐、許雲峰等共產黨人在獄中保守黨的秘密,與敵人頑強鬥爭的故事深入人心。革命黨人如何挺過了至暗時刻?江姐原名江竹筠,犧牲時留下了唯一的兒子。她的後人,如何理解江姐對革命的至死不渝,對親人的難以割捨?
影像中的黨史
電影《烈火中永生》海報
影像中的黨史
第十二集 還是那個好八連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麼?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1963年“八一”建軍節,毛澤東主席揮筆寫下《雜言詩·八連頌》。同年,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風靡全國,該劇取材於駐守上海南京路上的好八連。1964年,根據話劇改編、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同名劇情片《霓虹燈下的哨兵》上映。
從話劇到電影,“南京路上好八連”更加深入人心。為什麼會是“八連”?它有什麼特殊之處?如今的八連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影像中的黨史
王經文
▲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擔任“好八連”指導員的94歲老人王經文接受總台記者採訪
影像中的黨史
 還是那個好八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