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松

彰武松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 var. zhangwuensis Zhang, Li et Yuan var. nov.)是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簡稱固沙所)於1990年10月,在章古台區域內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被首次發現,由東北林業大學聶紹荃、袁曉穎教授命名。2004年對彰武松DNA進行RAPD標記,並結合彰武松F1代主要的遺傳性狀表現,判斷彰武松是赤松和油松的天然雜交種。2007年彰武鬆通過了省級林木品種審定,良種編號為:遼S-SC-PD-001-2007,證書編號為(2007)第001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彰武松
  • 外文名: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 var. zhangwuensis Zhang, Li et Yuan var. nov.
生長特性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新枝無目粉;·葉長13— 15cm(非5— 12cm),直或稍扭曲,通常兩緣微內曲,樹脂道邊生,3—9個;球果幼時下垂;種子大,5— 7mm,連翅長2— 2.2cm 。
與樟子松相比,彰武松更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鹽鹼性,特別是無明顯病蟲害,不易感染對樟子松造成嚴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在正常年份,其與樟子松連年高生長量之比為1.21倍,最大高生長量達1m;在乾旱年份,該比值增大至1.3-1.5倍,高生長量不低於0.5-0.6m。
適宜地區
適宜在遼寧全境及我國的三北地區推廣。
繁殖及栽培技術
嫁接繁殖是目前繁殖彰武松的主要方法:在5月末-6月上旬,採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砧木選3-5年生樟子松(油松、赤松),在野外幼樹或苗圃容器苗上均可嫁接。嫁接的成活率可達85%以上。沙地造林時株行距一般為2m×3m、2m×4m,可與山杏、五角楓等進行帶狀混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