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頭山古遺址

彭頭山古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遺址位於澧陽平原中部大坪鄉孟坪村,東南距縣城約 12 公里,是一處高出四周地面約 4 米的圓形丘岡,面積約 1 萬平方米,保存狀況良好。

彭頭山古遺址最早於1986年全省文物普查中發現,並被認作一種新的文化,稱之為“彭頭山文化”,其年代距今約9000——7500年。1998年冬由省考古所對該遺址進行正式發掘,揭露面積400平方米。遺址中遺蹟有:地面式和淺穴式建築、灶坑、墓葬、灰坑等,出土陶器以夾炭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全部為原始的貼塑法製成,其紋飾有繩紋、刻劃紋。器形有圜底罐,深腹缽、盆等。出土的石器以打制為主,另有少量石質裝飾品。彭頭山文化的獨特文化面貌使之成為彭頭山文化的代表地點,為這一類遺存識別提供了標尺。彭頭山出土的陶器中夾雜了大量的稻穀、稻殼,充分展現了這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規模,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遺蹟,由此確立了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地位。彭頭山文化現已正式寫入大學教科書,國務院還把彭頭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起源載入了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而建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
彭頭山古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