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縣溫泉鎮彭畈中學始建於1948年,距離英山縣城約8公里,依偎在巍巍獅子山腳下,原名彭畈國小(“四方學”),1950年為全縣四所完小之一,後升級為國中,因校園內兩棵千年古柏而更名為柏樹祠中學。原鄂州市市長周朗西曾在此執教,先後培養了原省委組織部秘書長黃波、原湖南省建行行長孫建成、現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彭海軍、北京大學學生馬金剛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學校共有師生四百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畈中學
- 類別:學校名稱
- 地區:湖北英山縣
- 始建於:1980年
歷史背景,成就,現狀,總結,
歷史背景
文革期間,中國文化事業慘遭空間浩劫,英山也不例外。大量學校關停。四人幫倒台以後,中央開始著手於文化復興。百事大計,教育為本。在黨中央的關懷心,彭畈中學成立。由於財政資金不足,所有資金來源採用上級撥款,鄉民自籌的辦法完成,最終1980年7月,學校迎來的第一批師生
成就
學校成立後,全校教師師本著“科技改變國家,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兢兢業業,為人師表。大量優秀學生開始湧現,他們當中很多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跳出農門,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其中比較有名的校友有:湖北省組織廳廳長黃波,武漢鐵道部副部長段小蘭......
現狀
在經歷輝煌之後,彭畈中學開始走下坡路。由於受中國計畫生育影響,從05年起,學校生源開始大量減少,從鼎盛時期的一千二百人,下降到三百多人。同時,由於個別老師品質敗壞,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聲譽,以致很多家長避近求遠。學生進一步減少。2011年秋,英山教育局決定,暫停彭畈中學辦法,原學校初三併入長沖高中,其他學生併入彭畈國小。
總結
彭畈中學的經歷,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80年代,中國農村經濟蔞縮。正值生育高峰,讀書成為了唯一可以改變農村命村的方法,廣大學生也是努力學習。隨著計畫生育的實施,生源開始明顯減少.同時,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輕易改變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