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貴

彭海貴

彭海貴,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01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海貴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2001年6月19日
  • 主要成就:榮獲三級八一勳章
人物簡介,個人經歷,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大革命,逝世,

人物簡介

彭海貴江西吉水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企道白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第六軍團排長,八路軍一二○師連指導員、副營長,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隨從副官。1944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彭海貴
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營長、東北野戰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中國人民志願軍團長。1952年入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後歷任總高級步兵學校班主任,鐵道兵師參謀長、師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是中共九大代表。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2001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個人經歷

彭海貴,男,漢族,江西省吉水縣人,中共黨員,1969年8月至1983年任鐵道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鐵道兵副司令員。
1930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中國工農紅軍贛西北路第二方面軍獨立團二連、紅二十軍一七五團、湘贛盼籃促省委保衛局、湘鄂川黔省保衛局、紅六軍團政治部宣傳隊、紅六軍團四十九團三連任戰士、分隊長、排長兼黨支部書記。參加了第二至第五次反“圍擔求剿”鬥爭。1934年8月,犁汽罪彭海貴所在湘贛省委機關隨紅六軍團號稱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配合紅軍第一方面軍反“圍剿”和西征。由肖克和王震領導的紅六軍團歷經奮戰,於9月4日渡過湘江,襲占通道城,向貴州前進,在靖縣的新廠和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殲500餘人,進入貴州境內清水江流城,在石阡縣以南突破國民黨軍封鎖線,於10月23日在印江縣木黃同賀龍、關向應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師。紅二、六軍團會師後,在湘鄂川黔地區,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這時,彭海貴在湘鄂川黔省委保衛局工作。1935年10月,紅二、六軍團繼續長征北上,於1936年6月在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後,入紅六軍團教導隊政治大隊學習,同年10月陵臘煮芝,任紅六軍團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帶領宣傳小分隊深入農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擴兵100餘人,受到領導的表揚。1937年2月,任紅六軍團四十九團三連排長兼黨支部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一營三連排長兼黨支部書記,同年10月,任連政治指導員。部隊於9月下旬進入以管涔山脈為中心的晉西北,創建抗日根據地。彭海貴組織連隊開展地方工作,宣傳民眾,建立了三四十個村政權和民眾團體,擴軍180多名,受到領導表揚。1938年2月,參加了同蒲鐵路陽曲至忻縣段破襲戰,還參加了襲擊平社車站的戰鬥,切斷日軍鐵路交通。3月,在反擊日軍圍攻作戰中,先後參加了圍殲岢嵐、寧武城日本侵略軍的戰鬥。5月,部隊挺進渾源、陽原等地區,擴展晉察冀抗日根據地。7月,在白水泉戰鬥中,連長犧牲,彭海貴由訂判拳政治指導員改任連長。9月中旬,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5萬兵力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大舉進攻,彭海貴率連隊先後參加了邵家莊、聖偉寺、王家莊、限門口、淶源、靈丘等反圍攻作戰。1939年6月,任七一七團二營副營長。同年12月,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40年5月,調重慶辦事處任周恩來隨從副官,至1943年7月三年多時間裡,經常跟隨周恩來在重慶會見國民黨首腦和許多上層人物及參加活動,做到靈活機動處理問題,首長的安全保衛工作從未出過差錯。他敢於鬥爭,皖南事變後,一次送病人去歌樂山國民黨中心醫院看病,途經新橋檢查站時,國民黨特務要停車檢查,彭海貴說這是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的車,不屬於檢查範圍,同特務爭吵起來,囂張的特務罵新四軍是叛軍,彭海貴據理駁斥,最後特務無奈只好放行。1943年7月回到延安,因病入中央療養院養病。1944年12月,入延安中央黨校五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1月,任瀋陽保全三旅九團一營營長,1946年1月,東北通化支隊一團司令部參謀處作教參謀,因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被團黨委評為工作模範。1947年9月,遼東獨立二師司令部一科副股長,參加了攻克遼陽的戰鬥。1948年3月任副科長,由於工作出色求腿整斷,師黨委批准立功兩次,並發了獎狀。1948年8月,任第四十二軍一二五師三七四團參謀長,參加了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時,該團任務是插入國民黨軍的心臟地帶,彭海貴率第二營插到拉子山,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部署。遼瀋戰役結束,部隊入關參加平津戰役。之後,參加了解放安陽、豫西剿匪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10月,任志願軍第四十二軍一二五師三七五團參謀長,參加抗美援朝。先後參加第一、二、三次戰役。第一次戰役,參加了在雲山地區阻擊戰13晝夜的戰鬥;第二次戰役,任團參謀長的彭海貴,率第三營穿插到寧遠地區,打亂了南韓第八師的部署,取得戰役的勝利;第三次戰役,所在部隊在永平至馬坪里地段向美軍進攻,取得戰役勝利。第三次戰役結束後,1951年2月,任志願軍第四十二軍新兵師二團團長,回國接收新兵。1951年5月,完成接兵任務後,任三七五團副團長,同年9月參與指揮鐵原西北馬山戰鬥。1952年5月,入總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53年6月畢業後留校任教員,1958年2月,任總高級步兵學校三期四班班主任。1959年3月,任鐵道兵第十一師司令部參謀長、副師長、師長。
彭海貴在鐵道兵第十一師近十年時間中,參與組織指揮部隊進行了漳龍、向樂、襄渝及福建安豐橋、紅炭山等鐵路乾支線和上海虹橋機場的建設。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指導工作,按計畫較好地完成了所擔負的任務。1969年8月,任鐵道兵副司令員兼司令部參謀長。
1970年2月6日,周恩來總理指示,北京地下鐵道工程改歸鐵道兵管理,第二期工程施工由鐵道兵統一領導,地方參加捷運施工的隊伍整編為鐵道兵部隊。鐵道兵司令員劉賢權任捷運領導小組組長,彭海貴任捷運領導小組副組長,他以主要精力協助司令員落實周總理的指示,積極參與鐵道兵地下鐵道工程指揮部的組建和地方參加捷運施工隊伍整編為鐵道兵第十五師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

當時正處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他堅定不移地貫徹毛澤東主席關於北京地下鐵道建設要“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指示,認真組織指揮部隊完成捷運施工任務。還參與組織指揮部隊完成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等22條鐵路乾支線的修建工程,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1971年5月,襄渝鐵路修建中,第七師三十四團施工的大成隧道,因山洪暴發,洪水從隧道明洞一號“天窗”注入洞內,在洞內施工的84人陷入險境,彭海貴火速趕赴現場指揮搶險。對鐵道兵黨委分配的工作,都能認真抓落實,較好地完成。1983年鐵道兵併入鐵道部後,擔任鐵道兵善後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積極貫徹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1986年底圓滿完成善後工作任務。1987年1月離休。

逝世

2001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1月,任瀋陽保全三旅九團一營營長,1946年1月,東北通化支隊一團司令部參謀處作教參謀,因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被團黨委評為工作模範。1947年9月,遼東獨立二師司令部一科副股長,參加了攻克遼陽的戰鬥。1948年3月任副科長,由於工作出色,師黨委批准立功兩次,並發了獎狀。1948年8月,任第四十二軍一二五師三七四團參謀長,參加了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時,該團任務是插入國民黨軍的心臟地帶,彭海貴率第二營插到拉子山,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部署。遼瀋戰役結束,部隊入關參加平津戰役。之後,參加了解放安陽、豫西剿匪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10月,任志願軍第四十二軍一二五師三七五團參謀長,參加抗美援朝。先後參加第一、二、三次戰役。第一次戰役,參加了在雲山地區阻擊戰13晝夜的戰鬥;第二次戰役,任團參謀長的彭海貴,率第三營穿插到寧遠地區,打亂了南韓第八師的部署,取得戰役的勝利;第三次戰役,所在部隊在永平至馬坪里地段向美軍進攻,取得戰役勝利。第三次戰役結束後,1951年2月,任志願軍第四十二軍新兵師二團團長,回國接收新兵。1951年5月,完成接兵任務後,任三七五團副團長,同年9月參與指揮鐵原西北馬山戰鬥。1952年5月,入總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53年6月畢業後留校任教員,1958年2月,任總高級步兵學校三期四班班主任。1959年3月,任鐵道兵第十一師司令部參謀長、副師長、師長。
彭海貴在鐵道兵第十一師近十年時間中,參與組織指揮部隊進行了漳龍、向樂、襄渝及福建安豐橋、紅炭山等鐵路乾支線和上海虹橋機場的建設。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指導工作,按計畫較好地完成了所擔負的任務。1969年8月,任鐵道兵副司令員兼司令部參謀長。
1970年2月6日,周恩來總理指示,北京地下鐵道工程改歸鐵道兵管理,第二期工程施工由鐵道兵統一領導,地方參加捷運施工的隊伍整編為鐵道兵部隊。鐵道兵司令員劉賢權任捷運領導小組組長,彭海貴任捷運領導小組副組長,他以主要精力協助司令員落實周總理的指示,積極參與鐵道兵地下鐵道工程指揮部的組建和地方參加捷運施工隊伍整編為鐵道兵第十五師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

當時正處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他堅定不移地貫徹毛澤東主席關於北京地下鐵道建設要“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指示,認真組織指揮部隊完成捷運施工任務。還參與組織指揮部隊完成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等22條鐵路乾支線的修建工程,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1971年5月,襄渝鐵路修建中,第七師三十四團施工的大成隧道,因山洪暴發,洪水從隧道明洞一號“天窗”注入洞內,在洞內施工的84人陷入險境,彭海貴火速趕赴現場指揮搶險。對鐵道兵黨委分配的工作,都能認真抓落實,較好地完成。1983年鐵道兵併入鐵道部後,擔任鐵道兵善後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積極貫徹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1986年底圓滿完成善後工作任務。1987年1月離休。

逝世

2001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