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72年10月生,博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力學學會會員,美國化學學會會員,山東環境科學學會會員,墨西哥國家1級研究員,Science Journals International 編委會委員。2003年3月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2005年3月,墨西哥USLP大學博士後出站,2005年6月至今,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昌盛
- 出生日期:1972年10月
- 職業:博士,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 安徽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 研究領域:海水入侵,水污染與水資源控制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項目,工程項目,中文期刊論文,
人物經歷
1996-1999 工程師 杭州環境保護研究所 ·1996-1996 訪問研究員 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
1999-2003 北京科技大學 工學博士學位 ·2003-2005 博士後 墨西哥聖路易斯波多西國立大學。
2005- 教師 中國海洋大學 ·2008-2009 訪問學者 墨西哥聖路易斯波多西國立大學。
研究方向
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海水入侵,水污染與水資源控制,納米材料及其環境效應。
主要貢獻
已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收錄20餘篇,出版專著1部《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理論與套用》,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已獲專利授權3項。目前主要利用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新教師基金、新世紀優秀人才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項目培育基金從事海水入侵、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納米技術及其環境效應等相關的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
2009-2011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NCET-08-0508)2009-2011 教育部新教師基金;
2008-2010 教育部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基金(308016) 2009-2010 教育部重大項目培育基金(708060);
2006-2007 教育部留學回國啟動基金(2006-331);
2003-2005 水中重金屬的去除:墨西哥科技基金及聖路易斯波多西州共同資助項目(CONACYT & SLP);
2003-2005 納米顆粒在液相中分散的基礎研究與套用:墨西哥科技基金項目(485100-5-38214-U);
2000-2002 固體微粒在液相和空氣中的分散: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574031);
2000-2002 ED&EDI設備的研製及套用:博士科研課題;
1996-1999 γ-射線法快速測定空氣中固體物濃度裝置的研製:中日ITIT合作項目。
工程項目
2000-2001 河北寶恆化工有限公司染料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1999-2000 山西大同齒輪集團公司電鍍廢水處理工程。
1996-1997 淮南新集礦業集團八里塘礦礦井水改造處理工程 1996-1998 兗州礦業集團興隆莊礦礦井水處理工程。
1996-1997 河南平頂山礦業集團自燃矸石山滅火工程。
著作
彭昌盛, 宋少先, 谷慶寶 編著, 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理論與套用,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中文期刊論文
萊州灣地區海水入侵災害風險評價, 自然災害學報, 2010, 19(2): 103-112.
電鍍污泥中銅和鎳的去除工藝研究—電解去除銅和鎳, 電鍍與精飾, 2010, 32(2): 39-43.
電鍍污泥中銅和鎳的回收工藝研究—污泥的酸浸出工藝, 電鍍與精飾, 2010, 32(1): 37-40.
地下水硝酸鹽污染與治理研究進展綜述, 地下水, 2010, 32(1): 97-102.
電解電滲析聯合處理含銅廢水, 電鍍與精飾, 2009, 31(4): 34-39.
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硝酸鹽的研究,工業用水與廢水, 2008, 39(4): 73-76.
我國海水入侵形勢與對策. 中國科技成果, 2007, (6): 18-20.
化學法處理混合電鍍廢水的工藝流程及藥劑選擇, 水處理技術, 2003, 29(6): 363-366.
化學法處理混合電鍍廢水及藥劑選擇,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5(1), 2003
電滲析過程中的濃差極化及水解離機理分析, 膜科學與技術, 2003, 23(1): 7-11.
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機理,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02, 24(6): 656-660.
電鍍廢水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電鍍與塗飾, 2002, 21(2): 40-43.
活化沸石去除水中磷化物的研究, 礦產綜合利用, 2001, (4): 10-14.
活化沸石在微污染水深度處理中的性能研究, 非金屬礦, 2001, 24(3): 48-49.
鹼性條件下化學法處理大同齒輪廠混合電鍍廢水, 環境工程, 2001, 19(6): 24-26.
鹼性條件下化學法處理混合電鍍廢水, 電鍍與塗飾, 2001, 20(4): 51-54.
氣浮法實現選煤廠煤泥水閉路循環的試驗研究, 潔淨煤技術, 2001, 7(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