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克(德國地理學家)

彭克(德國地理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瓦爾特·彭克(Walther Penck , 1888~1923) 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生於維也納,卒於斯圖加特。2.阿爾布雷希特·彭克,德國萊比錫人,曾任君士坦丁堡大學和萊比錫大學教授。提出過地貌演化學說,山麓階梯概念,大褶皺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相關的沉積方法,山坡平行後退理論,著有《地貌分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克
  • 外文名:Albrecht Penck
  • 國籍:德國
  • 職業:地理學家
  • 性別:男
簡介,生平,著作,學術活動,貢獻,

簡介

(Albrecht Penck , 1858~1945)
1875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習自然科學;1880年到慕尼黑,在地質學家卡爾·齊泰爾(Karl Zittel)手下作地質工作;1883年任慕尼黑大學講師,兩年後到維也納大學任自然地理學教授;直到1906年繼李希霍芬之後任柏林大學地理學教授,1917—1918年曾出任柏林大學校長,1926年退休,194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逝世,享年87歲。應該說他是地質學出身,只是當時地質學與地理學並沒有嚴格分開,當他還不到20歲時,就曾經在薩克森進行過地質普查,還繪製過萊比錫東南的1:25000區域地質圖。
第二代地理學家一直活躍到1930年前後(當然是在納粹時代開始以前)。他們大多數是李希霍芬的學生,或者至少是在他指導下進行研究的;這些人中間有萊比錫的彭克,波恩的赫特納,和柏林的施呂特爾。此外還有埃里希·馮·德里加爾斯基(1865—1949)(他於1934年退休);K.哈塞特(Hassert)(1868—1947),拉策爾與李希霍芬的學生,從1917年起(在萊比錫、提賓根及科隆作短期逗留以後)是德勒斯登的教授,於1935年退休;西格夫里德·帕薩格(1867—1958),1936年從漢堡退休;阿爾夫雷德·菲利普松(1864—1953),1929年從波恩退休;威廉·福爾茨(1870—1958),得到拉策爾、帕奇和李希霍芬的指導,1912年在埃爾蘭根、1918年在布累斯勞、1922年在萊比錫任教授,1935年退休;威廉·邁納杜斯(1867—1952),一位自然地理學家,而且主要是氣候氣象學家,1920年接替華格納任格廷根教授(他從1909起在該校任教),至1935年退休。卡爾·薩佩爾及羅伯特·格拉德曼也屬於第二代。他們兩人不屬於那一個特殊的學派,都是憑藉自己的學術成就而進入地理學界的。前者是在中美洲廣泛旅行過的專家,有堅實的自然科學、特別是地質學的基礎;後者是德國南部地理專家,對植物學造詣很深。

生平

第二代最特出的領袖人物是阿爾布雷希特·彭克、阿爾夫雷德、赫特納與奧托·施呂特爾。我們將首先談談他們的生平和著作。
毫無疑問,阿爾布雷希特·彭克是上一代的學術巨人之一,他對人類知識的最大貢獻是他對冰期及其變動的研究;但他終身是一位職業地理學家。除去那部討論阿爾卑斯山冰川時代的不朽著作外,他還在八十年代寫成一部重要的德國地理學,並於1894年發表一部極其出色的討論地球表面形態的巨著。他的著述時期長達六十年以上。
彭克在1858年出生於萊比錫,從1875年開始在萊比錫大學學習自然科學。他於1880年去慕尼黑,在地質學家卡爾·齊泰爾(karlZittel)手下工作;在1883年二十五歲時任慕尼黑大學的講師。兩年以後,他受聘為維也納大學自然地理學教授。他在那裡任教將近二十年,並建成一個設備齊全的地理學系。在此期間,他根據他對阿爾卑斯山谷地沉積物的觀察,寫成了他的最偉大的有關冰期變動的著作。1906年,他接受柏林大學的邀請,繼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為地理學教授。這一年他四十八歲。他保持這個領導職位共二十年(在1917—1918年還擔任過大學校長)。他於1926年退休,繼任人是他的傑出的奧地利學生之一諾爾貝特·克雷布斯。彭克退休後,仍然住在柏林;我在1936年曾有幸見過他幾次。戰爭期間,他為逃避轟炸而移居到布拉格,於1945年3月逝世,終年八十七歲。
阿爾布雷希特·彭克在不到二十周歲的時候,被地質學家黑爾曼·克雷德納(HermanCredner)選派去薩克森進行地質普查,並且繪成萊比錫東南一個區域的1∶25000地質圖。通過這一工作,他不僅提高了觀察的能力,也提高了解釋那些記載著地表特徵的地圖的能力。“他的第一源泉,不是地圖而是自然”。

著作

他在自傳里說,他在他學術活動的早期,就已對冰期問題發生興趣,後來把它作為主要問題而研究了六十年。他的出生地萊比錫靠近冰蓋的南部邊緣。1879年,他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就是討論德國低地區的泥礫(Geschiebeformation)的。那時,解釋歐洲低地區的地形與地表沉積物的特點及分布的學說很多,岩石在冰山背上從斯堪的納維亞移來的“漂移理論”,仍在廣泛地流行。不過,它正在逐漸地為“冰蓋理論”所代替。彭克現在蒐集到許多支持冰蓋理論的證據。他在萊比錫附近發現泥礫下面有一塊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的磨光的岩石(Rundh■cker)。他到北歐廣泛地尋找更多的證據,後來就寫出了上面提到的那篇1879年的論文。他在1882年的一本書內(《德國阿爾卑斯山的冰川》,VergletscherungderdeutschenAlpen)又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這部著作使他取得在慕尼黑大學講授地理學的資格。
冰期內氣候變化的理論並不是新的理論。彭克的貢獻,在於他從實地觀察中收集到大量的證據來支持和發展這個理論。泥礫和礫石這兩種沉積物的交替出現,使他認定斯堪的納維亞的冰蓋至少三次進入德國北部。他在1879年那篇論文裡說,“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冰期和間冰期。冰川時代內每一個冰期的代表是泥礫,每一個間冰期的代表則是薄層的砂和粘土”。這是從德國北部低地區的證據推論出來的基本觀念。下一個問題是要弄清楚是否在歐洲其他部分也能取得支持它的證據。於是他就到蘇格蘭高地、阿爾卑斯山和庇里牛斯山里去尋找,他的主要野外工作是以維也納為基地而在阿爾卑斯山里進行的;他的偉大著作《冰川時代的阿爾卑斯山》(DieAlpenimEiszeitalter)則是和愛德華·布呂克納(EduardBrückner)合作,用二十年時間寫成的,該書從1901—1909年分三卷出版。這是他個人實地調查研究的頂點。他把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冰川時代劃分為三個間冰期和四個冰期(根據阿爾卑斯山區河流的名稱,分別命名為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和武木〈Würm〉)的理論,已經成為第四紀地質學的基礎,也是解釋人類史前史的起點,這是彭克對冰川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巨大貢獻。
洪堡在進行野外研究時所用的比較法,是彭克對某一特殊問題進行野外研究的基礎(觀察、明確其位置,再進行對比)。對於被觀察的現象——沉積物、岩屑、層序等等,都必須精確說明其所在的位置,並且按照它們在物質性質、深度、厚度及範圍方面的空間存在,將它們畫在地圖上。
他的目的完全是地理學的,他用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則是地質學的。人們時常能夠通過外成過程的作用和形態,推斷出地殼運動發展的證據(這個方法和W.M.戴維斯的方法一樣,都受到S.帕薩格的攻擊)。在他於1894年發表的兩卷《地表形態學》那部著作中,有關於這項研究目標和方法的說明。
《地表形態學》(MorphologiederErdoberfl■che)是研究地表形態的;它是一部基礎的、也是同類中最先出版的著作。彭克在討論其研究範圍時,指出它不同於大地測量學和地球物理學,因此他使用了地形學(Geomorphology)這個名詞。就其研究形態這一點來說,它是地理學的。雖然十九世紀德國學者們經常說到它是研究“地表形態的科學”,而就我們所知,最先提出地形學這個名詞的,卻是彭克。
彭克的著作分為兩卷。第一卷討論地球形態的數量測定和有關地表形成的過程。第二卷的內容包括各個由一些相似的、有聯繫的形態所組成,並被按發展方式來進行分類和研究的地理複合體。這就要求人們對各種類型的地表作細緻的、經驗的描述。彭克指出,這樣一種研究方法是O.佩歇爾在他那本副題為《地表形態學》(1869)的比較地理學中首先採用的,而對侵蝕營力及其在解釋地形上的作用的研究,則是由法國地質學家德·拉·諾埃(delaNoe)和E.德·馬爾日裡(deMargerie)於1888年共同提出來的。當彭克寫書的時候,諾埃的工作正在迅速進行中。戴維斯在巴黎和柏林的演說,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紀的頭十年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以致彭克著作的最後一版在內容上有了許多重要改變。可是基本結構仍保持不變。
他在第一卷中詳細討論了侵蝕和沉積的營力——風化、塊體移動、河流作用、風的作用、冰川作用和地球的內力。在第二卷內,他詳細描述了地形的各主要類型——平原、丘陵區域(沙丘、冰磧丘、火山丘與泉華丘)、谷地及其與各種複合地形(切割的與開闊的、蝕余山地、台地、殘丘)的關係、盆地與湖泊(在沙漠區、冰川作用區、透水岩石區即喀斯特區)、沉積區、火山山地(單面山、斷層山、褶皺山與火山)、窪地(Senken)、凹地。海區的形態則分為海岸線、海底及島嶼三類來進行研究。
人們可以看到,彭克特別著重於描述地表的形態——地形志(morphometry或morphography)——形成的過程(kr■ftelehre),以及各個區域內各相似形態的地理位置與組合情況。他的分類系統的基礎是形態而不是過程。例如,盆地區域(Wannenlandscha-ften)就包括由各類過程所形成的多種形態——冰川的、喀斯特的、火山的、沉積的等等。如果說作為一位地質學家的彭克低估了過程在地形發育中的作用,那將是荒謬的。他合乎邏輯地堅持:在對地形所作的地理學研究中,首要的一點應該是,描述從最小的地形單元,到由相鄰單元並成的各級地形區內各種地形的數量特徵及其分類系統。他舉出六種地形形態或形態要素:
1.平原或緩斜的均一的地面;
2.懸崖或傾斜陡急的坡地;
3.谷地,由兩個側坡和一個狹帶狀平原組成,側坡向平原傾斜,而平原本身又沿長軸方向傾斜;
4.山地,向各方傾落的地面,它可能是一個點,也可能是一條線(山脊);
5.凹地,和山地相反的地形;
6.洞穴,或完全被地面包圍的空間。
地形的形態不是單獨存在,而是合併組成不同等級的區域——小區、區域和大區域。地形的特點主要來源於構造的特點。六個主要構造形態是:平原,具有水平的地層;輕微褶皺的地層(Ver-biegungsland);斷層形成的地塊(Schollenland);強烈褶皺區域(Faltungsland);熔岩流(Ergussland)和侵入岩體(Intrusivland)。通過侵蝕營力,特別是流水對構造形態的作用,就產生了地形。彭克在這個基礎上制定了他的分類法。
就像解剖學家研究有機物那樣,地形學家彭克也通過時間上的發生學過程,來探討地形的起源。近來的形態學分析法,已經像生理學家研究有機物那樣,把它的重點移到作用的過程上。因此,在解釋現存的地形特點的時候,比較年輕的學者們認為氣候的作用大於彭克與戴維斯所強調過的地質構造的作用。他們兩人都致力於了解現存的地形。
當彭克早年在維也納的期間,在他手下工作的著名學者是非常多的。他們當中有:R.錫格爾(Sieger)、N.克雷布斯、F.馬哈舍克、H.哈辛格(Hassinger)、A.梅爾茨、J.瑟爾希這幾位奧地利人;J.斯維伊斯(Cvijic)與E.德·馬東男則是他的外國學生。在德語國家裡,彭克與柏林的李希霍芬是最傑出的地理學家。

學術活動

彭克學術活動的後半期是他在柏林度過的二十年。在此期間他也培養了或者強烈地感染了許多地理學家。在這裡提一下他們的名字,也是必要的:古斯塔夫·布勞恩(GustavBraun)、諾貝特·克雷布斯、埃米爾·邁南(EmilMeynen)、卡爾·特羅爾、赫伯特·路易斯(HerbertLouis)、赫伯特·萊曼、他的最早的助教和現在德國地理學家的元老黑爾曼·勞滕薩赫(HernannLautensach)。
彭克主持著地理學系和由李希霍芬所創設的海洋學博物館。他特別關懷博物館,並且參預了“流星”海洋探險隊的活動。他也促成了E.德里加爾斯基的南極探險考察。他自己研究氣候分類(1910與1913),並運用有自然地理學特定含義的乾燥、潮濕和萬年雪等名詞,作為世界氣候分類的基礎。他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繼續在因河河谷實地探討地形問題,以及人類占有與冰川時代氣候變遷的關係問題。後來他又通過特定地理區域供養人類的能力,來研究整個地球供養人類的能力問題。在彭克的指導下,地理系的學生曾對這個問題作了好幾年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概括在1942年出版的一本書內,這是他最後的著作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這一段時間內,他轉而研究政治地理,特別是德國文化在中歐地區內的領域問題;他把語言的領域、民族的領域和文化的領域區別開來。這是一些新觀念,而且引起了許多批評文章,不過它們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喧囂言論淹沒了。
“對我們來說,德國是一個自然的實體(einenatürlicheEin-heit),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政治概念;德意志帝國(DeutschesReich)就是這樣一個概念。這個德意志帝國是一個有邊界的國家;不幸,它沒有把所有屬於它的都包容在它的邊界之內。可是德國也不是只講德語的區域,因為它早就越出了後者的範圍。幾百年來德國這個名詞的含義是:地球表面上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形態(Gestalt)的一個範圍明確的區域。”
這段文字是在1925年寫的,它是德國學者反覆申述的一個問題的結晶,也是經過提煉的拉策爾的重要的和基本的生存空間概念。
彭克的這一見解得到他的繼任人的回響。N.克雷布斯在1929年說了下述一段話:
“對我們來說,德國既不是一個純物質的、也不是一個純文化的(v■lkischer)概念①;它和政治地圖上常變的區域,當然是不一致的。正像這個名字所表明的那樣,它是這樣一個區域:在它的範圍內,所有物質和文化特徵的基礎都是日耳曼的。德國比德意志帝國大一些和更穩定一些:但它的範圍也非總是不可改變的。”
克雷布斯所表明的觀念和彭克的相同,而且可能就是從他那裡得來的。這個觀點在三十年代出版的德國人《在中歐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inMitteleuropa)那本漂亮的地圖冊中,表現得非常清楚。在這本地圖冊中,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包括德國人居住的和德語通行的區域,再加上一些非德國人占有的區域:這些非德國人在過去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曾經和德國人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這個論點在彭克另一個學生埃米爾·邁南於1935年出版的《德國與德意志帝國》(DeutschlandunddasDeutschesReich)那本書中也很清楚。它構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生存空間概念,可能是拉策爾所系統闡明的最重要的地理學概念,雖然它被一些納粹地理學家們大大歪曲了。在純學術的意義上,它不可避免地要得到地理學家們的探討,而且在不小的程度上也得到阿爾布雷希特·彭克的探討。
彭克一貫積極從事於製圖工作。他在這方面最大的成就,是進行非常緩慢而又遇到許多阻力的1∶1,000,000世界地圖。他積極鼓勵出版1∶100,000地形圖;它主要是為了軍事當局,但也供研究景觀的學者和其他人士使用。
彭克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內始終在研究地球表面形態的問題。他研究河谷發育的周期性(1884)、通谷(through-valley)的形成(1888),以及其他侵蝕和剝蝕的問題。這些研究的基礎是在挪威(1892)、英國(1883,1884,1897)、庇里牛斯(1884—1897)、加拿大(1898)、巴爾幹(1900)和澳大利亞(1900)等地所作的實地調查。他於1894年出版的巨著《地表形態學》被H.路易斯形容為“地理科學史上又一項偉大的成就”(EswarwiederumeineGrosstatinderGeschichtedererdkundlichenWissenschaften)。
1905年,他討論了“地文學”。他所謂的地文學這個名詞的含義,在他1894年那本形態學內說的很清楚,而在1928年他關於“新地理學”的簡短說明中就更加清楚了。他說,地理學統一性的基礎,應該是地球表面上有助於表明地表獨特區域特點的那些有關“自然”和“人文”過程的現象的空間排列。赫伯特·路易斯援引了彭克在逝世前一年一封信中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說明。地圖把各種現象和景觀放置在一起。因此,他強調地形圖的使用、解釋和製作,是地理學的基礎。但所有重要的東西都不在地圖上。地理學不能把自己局限在地圖內。人們必須親自去作實地觀察,例如去看看農作物和建築的風格。
“我已按照李特爾和李希霍芬就職演說的含義,從事研究地表的地理學工作。開始我研究地形的微細的情況,然後再擴大範圍,歸納為形態學的概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我轉向地球的植物覆蓋,後來又轉到政治-地理問題。”在他的晚年(他在同一封信內繼續地說),他轉而研究“生物學問題”,關心地球上人的問題——在這裡,地球是看作人類的居住地的。他說,有好幾種地理學,一種是研究整個的地球,一種是研究區域和各種外貌的同時存在。
彭克事業的頂峰是地球學會(GesellschaftfürErdkunde)的一百周年慶祝會與海洋學會議,因為這兩次會都是他在七十歲時主持進行的。“那時他真是德國地理學的傑出的代表。”1917—1918年,他任大學校長。在1918年德國崩潰以後,他積極參加重振德國人民精神的運動。他是在柏林創建民眾大學的主要發起人,他的學生A.梅爾茨受任為該校第一任校長。不久以後,彭克成為柏林星期三交誼會及星期一俱樂部的成員。1906年他在柏林就職演說的題目是:《觀察是地理學的基礎》(BeobachtungalsGrun-dlagederGeographie)。野外觀察,是他進行科學研究和訓練地理學家的主要方法。
人們發現,在彭克的四十年職業活動中,他所研究的地理學中心是有變化的。彭克的早年著作《德意志帝國》於1887年列入A.基爾希霍夫的《區域地理學》(L■nderkunde)叢書內出版。它顯示了李希霍芬的強烈影響。不錯,奧古斯特·格里澤巴赫(AugustGrisebach)於1871年出版了他的論地球植被的書,拉策爾於1882年出版了他的人類地理學第一卷,尤利烏斯·哈恩於1883年出版了他的氣候學巨著,但對特定區域進行“綜合”研究,也就是德國人所謂的區域地理學(L■nderkunde)的方法和目標,仍然有待於人們去制定。按照彭克的看法,各種現象都要通過發展和過程來解釋。因此,他運用發生學的方法,也就是按時間的順序來探討人和地表形態的問題。彭克是最先使用阿爾卑斯山前地帶(AlpineVorland)和德國中部山地(MitteldeutscheGebirgschwelle)這類地文學名詞的。他確切地、透闢地論述德國的地質基礎和自然區劃;毫無疑問,這是他有關德國這本書的最重要的特點。這部早期著作清楚地顯示了李希霍芬研究地理學方法的影響。
彭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重新著述“區域地理學”。他的研究方法和問題都改變了。路易斯說,彭克晚年關切的是探求空間關係的意義,確立中心區域與外圍區域,和研究自然現象對經濟、聚落及文化的影響。例如,他寫過《中間歐洲》(Zwischeneu-ropa)(1916)——歐洲結構中一個主要的橫貫大陸的變化地帶;德國中部的《格羅斯高》(Grossgau)(1921);和作為地理形態的《德國》的概念(1926與1928)。
因此,彭克在其職業生涯的後半期,即留住柏林期間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探討了社會的區域結合與社會所占有的土地及社會所創造的居住地之間的關係。他的許多思想都集中在生存空間的概念,尤其是德國的性質和範圍上。國家領域(Reichboden)、語言領域(Sprachboden)、民族領域(Volksboden)和文化領域(Kultur-boden)等概念都是彭克闡發出來的;我們覺得它們是弗里德里希·拉策爾觀念的直系後代。克雷布斯與邁南尤其遵奉這種思想;但這種思想侵入到更廣闊的領域,在本世紀前半期的文化人類學和歷史學中,它的影響是清晰可見的。
彭克不僅得到和他一起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的讚賞,而且長期被認為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接受許多榮譽,其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他的星期三交誼會成員的身份。這是一個由大學、政界和實業界最高層人士組成的很小的俱樂部。它的成員雖然從未超過十六位,但已有一百年的歷史;彭克本人曾一度被選任為會長。彭克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自然科學家,而且是創建近代地理學的巨人之一。他是柏林大學偉大地理學家行列中,緊接卡爾·李特爾和費迪南·李希霍芬之後的第三位。這幾位都是他們時代的最特出、最受尊敬和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以上所述,都是根據他的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我還能再引述一些他自己的話,這些話是他在給卡爾·特羅爾的信中說的。特羅爾在1938年彭克八十誕辰時,曾經評價過這位地理學家的著作。特別啟發人而又適切的一點是:彭克說他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接受過他所謂的李希霍芬在其有關德國一書中清楚表明的層迭建築(Etagenbau)論,但到晚年,他就不再接受這種論點,而去尋求單一的、完整的核心了。他發現這個核心就在景觀的區域單元,以及與它們成長及地理位置有關的自然和人文過程之內。毫無疑問,他在本世紀二十年代清楚闡明的這一觀點,是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學家的一大刺激。
由於彭克學術活動的前半期是在維也納大學、後半期是在柏林大學度過的,所以敘述一下這兩個學術中心地理學界的人事代謝是確當的。漢斯·博貝克教授在私人通信中提供了下面的資料(參看第194—195頁)。
柏林大學自1906年起,在地理學系和海洋學系中各有一個講座。後者是由李希霍芬創設,在彭克於1906年到職時從地理學系分出去的。第一位主持海洋學系這個講座的,是彭克的學生阿爾夫雷德·梅爾茨。他逝世於1925年,接替他的是阿爾夫雷德·呂爾。呂爾的興趣主要在經濟地理方面。他的健康狀況不好,1935年逝世於瑞士。瓦爾特·福格爾(WalterVogel)是地理系中彭克以外的第二位教授(副教授)。在1935年福格爾退休以後,這個講座改為布朗登堡歷史學講座(Lehrstuhl),由一位歷史學家B.舒爾策主講。諾爾伯特·克雷布斯是一位奧地利人,彭克在維也納時的學生,於1927年被從法蘭克福召來直接接替彭克。他於1947年在柏林逝世。
維也納大學也有地理學的一段出色的歷史。第一個講座創設於1851年,由弗里德里希·西蒙尼(FriedrichSimony)主持,他於1885年退休(逝世於1896年)。1885年,該大學設立兩個講座,一個是自然地理學,另一個是歷史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講座由阿爾布雷希特·彭克主持。1906年彭克去柏林後,由他的阿爾卑斯山冰川時代這部巨著的年輕合作者愛德華·布呂克納(生於1862年)繼任。布呂克納在1927年逝世以前一直擔任這個職務。他的繼任人是彭克的另一位學生弗里茨·馬哈舍克(1876—1957);在1934年轉到慕尼黑以前,馬哈舍克一直留在這個崗位上。下一位繼任者是約翰·瑟爾希(1883—1952),他是彭克在維也納的最後一位學生。瑟爾希由漢斯·斯普賴策爾(HansSpreitzer)接替,他是羅伯特·錫格爾在格拉茨的學生,也在維也納跟彭克學習過,目前仍然擔任這個職務。第二個即歷史地理學講座,最初由格拉茨的威廉·托馬舍克(WilhelmTomascheck)(1841—1901)主持。1903年慕尼黑的奧伊根·奧伯洪默爾(EugenOber-hummer)接替托馬舍克的職務,到1931年為止;他逝世於1944年。胡戈·哈辛格於1931年從弗賴堡來主持這個講座,至1950年退休(逝世於1952年)。哈辛格是彭克在維也納培養出來的,在五十年中對地理學的發展作出顯著的貢獻。從1951年起,這個講座由漢斯·博貝克主持;他在1903年生於克拉根福,他的主要老師是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約翰·瑟爾希。
因此,博貝克在專業上是彭克的直系後代。不知是一種偶然,還是他接受訓練的結果,博貝克在冰川地形學和人文地理學兩方面都有重大的成就。他早期有關因斯布魯克的專論和晚年對波斯的研究,都是對近代地理學的傑出貢獻。

貢獻

在總結時,我們應該強調指出,雖然彭克的專門貢獻是在地形學,尤其是在更新世地質學方面,他的四十年主要職業活動卻在地理學方面。他對地理學作出概念的和實質的貢獻。一項非常重要的事實是:經過彭克培養的上一代許多傑出的德國地理學家,開始時都是地形學家,但對人的地理學都做出不朽的貢獻。這種轉變,在彭克自己的專業成長中就很清楚,他從更新世地質學和人類史前史轉向了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對景觀的影響。
彭克也許是地理學的最偉大的奠基人,他對地理學貢獻的特點需要最有力地加以強調。最初他寫德國地理的時候,用的是他前任李希霍芬的寫法。但在他後半生的科研與教學活動中,多次表明他已摒棄了那樣安排的方式。他所說的“新地理學”,必須有一個獨特的核心,有它自己的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他在景觀的單元中尋找這個核心——在1894年《地表形態學》一書中,他就是從地形學家的觀點去那樣做的;而在歐洲,這種景觀單元肯定是自然要素和人為要素的結合,是自然和社會兩種過程的結果。彭克後來似乎不僅想到可見的景觀,而且也想到地表區域組合的變化。在研究方法上,他似乎更接近於施呂特爾(和布呂納),而和阿爾夫雷德·赫特納的差異則較大。後者明顯地繼續運用李希霍芬所首倡的層迭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