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騎馬伎樂俑(一組)為唐代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繪騎馬伎樂俑(一組)
- 館藏地點:洛陽龍門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俑
彩繪騎馬伎樂俑(一組)為唐代文物。
彩繪騎馬伎樂俑(一組)為唐代文物。伎樂俑身穿長袍,騎於馬上,一人腰間為一腰鼓,其餘三人腰側為一平鼓,四俑左手置於腰側,右手高舉作擊打狀。馬體態豐滿健壯,低頭勾首,似沉浸在樂聲中。色彩絢麗,造型生動。...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伎樂俑身穿長袍,騎於馬上,一人腰間為一腰鼓,其餘三人腰側為一平鼓,四俑左手置於腰側,右手高舉作擊打狀。馬體態豐滿健壯,低頭勾首,似沉浸在樂聲中。色彩絢麗,造型生動。尤其是四件彩繪騎馬伎樂俑,華服靚妝,神態各異,充分體現了我國盛唐時期塑造藝術的水平,令人驚嘆。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
彩繪伎樂陶俑 彩繪伎樂陶俑是隋代文物。1959年 河南省安陽市北郊張盛墓出土 這是張盛墓中的伎樂人形象,為當時樂隊中的坐部伎。這組伎樂俑共六人,均頭梳平髻,腦後插梳,黑髮朱唇。長裙繫於胸前,雙帶下垂,跽坐,所持樂器有豎箜篌、琵琶、鈸、笛、觱篥、排簫等。原人物衣裙上施彩,現大都已脫落。
繪彩陶伎樂女俑是隋朝時期文物,195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的張盛墓,現館藏於河南博物院。文物歷史 1959年,繪彩陶伎樂女俑出土於河南安陽的張盛墓,現館藏於河南博物院。文物鑑賞 繪彩陶伎樂女俑其中有樂俑8件、舞俑5件。樂隊隊員統一服裝為窄袖襦衣、高腰束胸裙和飄逸的錦帶,配有梳子。樂伎俑手持的樂器分別是曲...
女俑盤發,外束巾,並在頭前部繫結,上穿窄袖衫,施紅彩,下著高腰長裙,裙腰系帶飄於胸前。跨坐於馬背,雙手持曲頸琵琶作彈奏狀。馬施黃釉,身佩橋形鞍,下鋪障泥,馬腿粗壯,直立於底板之上。馬頭向下,眼圓睜,神態似欲奮力前行。此俑當屬墓中隨葬儀仗俑中的伎樂俑之一。此俑為鄭振鐸先生捐贈故宮博物院之...
騎馬出行、伎樂女俑色彩鮮艷、造型生動、形象逼真,生動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貴族騎馬出行場面:露髻馳騁的騎馬女俑、戴胡帽穿胡服的騎馬女樂俑,再現了貴族女子騎馬出行的風尚以及胡服、胡樂盛行的情景;架鷹抱犬、帶豹馱鹿的騎馬狩獵俑,則是唐代貴族酒足飯飽之餘逐獸山林、射飛苑中的真實寫照;氣勢龐大的騎馬鼓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馬勾首,張口,三蹄踏於梯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後腿弓,右前腿抬起,腿部肌肉突顯矯健。彩繪牽馬胡俑為唐代胡人形象。深目高鼻,留有八字鬍,彎曲上翹。頭戴扁形胡帽,身穿長袍,腰部束帶,右手握於胸前,左手握拳前曲於腰部,作牽引狀。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
肩覆龍首披膊,下縛吊腿,一手握拳放於腰側,一手微抬向下壓,立於方形座上,足登長靴。神態威武逼真。另一武士俑俑頭束髮髻,兩眼圓睜,張嘴露齒,身穿明光甲,頸圍有一周項護,胸前左右各有一圓護,肩覆披膊,一手握拳於身側,一手掌心下壓,足蹬長靴,立於方形座上。彩繪艷麗。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
長沙楊家灣6號墓出土的一組伎樂坐俑,高30-35厘米,姿態尚屬生動。另一種採用了接近圓雕的手法,立體感更強,曲型作品可以舉出河南省信陽市長台關出土的木俑為例。它們體高在38.5-81.4厘米之間,先雕出長衣拱手或雙手前伸的形象,然後施加精細的彩繪,面容和雙手塗肉紅色,以墨繪眉、目、口、發,在腦後繪...
彩繪陶雞婁鞉牢鼓俑 彩繪陶雞婁鞉牢鼓俑屬於五代伎樂俑,成都博物館館藏藏品。文物特徵 這位小姐姐身兼多職,不僅左手拿著酷似撥浪鼓的傳統樂器雙層鞉(táo)牢鼓,在手肘處還放置了西域傳來的雞婁鼓,右手揚起正要擊鼓,笑意盈盈仿佛很滿足自己的演奏。
《紅衣伎樂俑》是在長安區鳳棲原少陵原出土的十六國文物。歷經近兩年的考古,長安區鳳棲原少陵原墓葬群近日基本被發掘完畢,近千件珍貴文物讓人驚喜,各種古墓葬的發掘為研究我國古代墓葬形制、埋葬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資料。“當時出土時,這些陶俑的頭部均已掉落,經過修復,很漂亮。”當從一座十六國墓葬出土的...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自貢市的一組彩燈作品。《大唐盛世》讓遊客們感受和欣賞大唐的風土人情和盛世景象。在燈組中還融入了《清平調》《箸花仕女圖》《梨園戲蝶》《三彩駱駝載伎樂俑》《唐舞樂俑》等元素。
俑圓肩寬胸,雙腿跪坐,身穿廣袖黃色衣,雙手手心向外,雙腳露在衣外。眉開鼻挺,目光下斂,嘴角稍稍內斂,含有一絲笑意,給人以安詳親切之感。中國俑的特點即在於塑造出的形象富含生活的脈脈溫情與動勢的“瞬間性”。這尊木俑,雖然只是“側面”與“正身”,但則是活脫脫的現實一景,它生動、自然。在他笑容...
駝峰上架平台,平台上鋪有色彩斑斕的長毯,平台上有7個男樂伎俑,頭戴軟巾,身穿圓領窄袖長衣,皆盤腿坐於駱背的毯上,分別執笙、簫、琵琶、箜篌、笛、拍板、排簫等樂器做奏樂狀。在男伎樂俑中間站立一女樂伎俑,頭微微上仰,面龐豐潤,梳烏蠻髻,身著白底藍花的長裙,右手舉到胸前、左臂下垂,作歌舞狀。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一文官俑頭戴小冠,深目高鼻,似外族形象,著寬袍大衣,腳穿如意頭雲履,雙臂抱於胸前,站立於台座之上,神情肅穆莊重。另一文官俑頭戴小冠,著寬袍大袖,腳穿尖頭靴,雙手交握於胸前,雙腿微分。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 文物介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一文官俑頭戴小冠,深目高鼻,似外族...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天王身材魁悟,雙眉緊蹙,雙眼圓睜,頭頂置一展翅欲飛之鳥,一手臂內扣,一手握拳;身穿明光甲,龍首護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下縛吊腿,一腿直立,一腿微曲,踏在小鬼之上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天王身材魁悟,雙眉緊蹙,雙眼圓睜,頭頂置一...
隋唐漆器,天水各地仍有出土,1958年市郊瓦窯坡在農田基建中挖毀大型唐墓一座,出土三彩騎馬俑和伎樂俑十二尊隨葬漆器較多,但大都壞朽、殘存者有漆棺碎片、漆案、圓盤、碗等,均木胎素髹、做工精細、漆質光亮。詩聖杜甫客居秦州時有“近聞西枝西、有谷杉漆稠”之句,可見唐代天水產漆之盛已為古人關注。到了...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雕塑藝術大發展的時期,俑的種類、數量、材質、水平等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關申西漢帝陵陶俑數量很大,一般高50-60厘米。或上承秦俑,模製敷彩;或沿襲楚風,裸塑著衣。侯王墓中,除武裝士兵俑外,家內奴婢和伎樂俑也占很大比例。型體略小於帝陵之制。低級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俑的構成主要...
小憩騎駝俑 絲路夢的追逐 三彩騎駝奏樂俑 外國音樂家在長安 彩繪仕女俑 雍容華貴美千年 騎馬伎樂女俑一組 胡風女子小樂隊 三彩鳳首壺 彩鳳飛上胡瓶首 三彩疊置伎俑 後來者居上 三彩胡人騰空馬 駿馬奔躍 三彩載物臥駝俑 小小的馱鞍大大的世界 白釉皮囊壺 絲路駝隊的商旅水壺 “盈”字款白瓷器 皇帝的私家寶藏...
章懷太子墓隨葬品共出土600多件,絕大部分為陶器。第四天井的東西小龕,放置陶立俑、伎樂俑、男女騎俑、豬、犬、羊、牛等。第三天井的東西小龕,放置男女三彩立俑、伎樂俑、豬、犬、牛、羊、雞和大型的三彩馬、駱駝。第二天井的東西龕,放置三彩武士俑、文臣俑、鎮墓獸、彩繪陶器、彩繪塔式罐座、綠釉花盆...
出土陶俑中的舞俑群,造型簡略而姿態生動。彩繪木俑多出於戰國楚墓,有僕侍、庖廚、伎樂等不同的身份。湖南長沙 406號楚墓 所出30個木俑,男女有別,一般是雕刻出身體形狀與五官後,先塗白粉,再以墨、朱兩色繪出眉目鬍髭及冠、帶、襟、袖、裾等,手足和佩劍是分別製成後裝配的。其他地方出土的楚木俑,有的...
展覽由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和盧國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精選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博物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等館藏文物精品145件/套,主要為上自夏商、下至宋金的青銅器、陶瓷、玉器、金銀器、玻璃製品等,包括青銅嵌綠松石神獸、金縷玉衣、九鼎八簋、彩繪坐部伎樂俑群等...
陶人物俑 四川東漢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陶人物俑雖然數量眾多,但可以分成幾個大的類型:勞作俑、伎樂俑、武士俑。勞作俑又可細分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從事家務勞動的。從事農業生產的有:執鋤俑、執鍤俑、執鍘俑等。從事家務勞動的俑又可分為在廚房乾粗雜活的和主人的貼身內侍,前者如庖廚俑、執箕俑、提魚俑、提...
趙廷隱墓彩繪伎樂俑……208 宋 紅陶胡人踏鼓蹴鞠像……210 匍匐俑……212 金 相撲人物磚……214 明 釉彩樂器俑……216 陶藍綠釉男俑……218 陶藍綠釉男俑……220 捧心陶俑……222 編後記……224 博物館文物索引……226 作者簡介 繪著:王驄穎。來自浙江台州,是一位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90後,也是一位美術老師...
朔州水泉梁墓壁畫保存較為完整,展廳內打造了一座墓葬的形制,北壁是墓主人“夫婦宴飲圖”,左右為伎樂、侍從;東西壁分別繪以鞍馬和牛車為中心的“出行儀仗圖”,主圖之外還以中遠景的方式畫出騎馬儀仗隊伍;南壁門洞兩側繪鼓吹圖,生動再現了北齊社會歷史風貌。學術研究 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持續開展徐顯秀墓的原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