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則告訴記者,未來樂凱影像市場的業務,將主要集中在數碼影像產品方面,樂凱將充分利用樂凱技術中心和國家感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研發平台,在大力推進傳統銀鹽產品系列化的同時,及時推出數碼相紙系列、CTP印刷版材、TAC薄膜、PET薄膜系列、數字醫療、數位相機系列、高分子材料系列等新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擴事業
- 人物:樂凱與柯達合作
新聞縱深·分手之後是轉型——樂凱與柯達合作關係終結的背後
11月13日,樂凱與柯達共同宣布雙方達成新合作關係。
在看似攜手前行的文字表述下,實質上雙方以一種默契的方式宣告了4年前那次“聯姻”的終結。
柯達將持有的20%樂凱股份轉手,4年前曾以1億美元購進,如今卻以3700萬美元出售,柯達賠錢退出的苦衷是什麼?樂凱今後的路怎樣走?明天兩者會以怎樣的姿態在市場相遇?
11月13日,記者第一時間走進樂凱,連線柯達,進行探究。
柯達早有退意
相對於各大網站對柯達退出樂凱這一新聞進行的爆炸式反饋,11月13日下午的樂凱本部,看起來依然平靜。
新聞發布後雙方最忙的人一個是樂凱董事會秘書李建新,一個是柯達(中國)新聞發言人田耕。
李建新在接通記者電話第一句話便說:“我知道你要了解什麼。很多媒體都給我打電話了。但現在我正開車,說話不方便,1小時後咱們保定會面。”
在接連占線後,終於撥通田耕的手機,對方聲音已有些嘶啞,顯然還在媒體的輪番轟炸中。甚至在記者採訪完掛機後,他又回撥了回來,問剛才誰打的手機。
新聞看似突然發生,但各方面傳出的信息看,柯達早已萌生退意。
關於柯達要退出樂凱的信息在11月9日便在業界流傳起來。而雙方於此前1天便簽署了新的相關協定。
11月9日下午,上任不到兩個月的新任柯達全球總裁兼營運長方熙(PhilipFaraci)首次訪華,便向媒體表示,作為全球影像行業的知名企業,柯達曾對膠片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發展一度出現危機。之後,柯達甚至沒有下定決心進行轉型。
很明顯,柯達改正對膠片市場的錯誤判斷,就意味著柯達收縮膠片市場的目的。
業內據此判斷,柯達可能脫手其剩下的7%樂凱股份。
結果在隨後的新聞中得到證實。
S樂凱13日發布公告,樂凱集團將持有的7%股份轉讓給柯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柯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獲得S樂凱7%股份後,根據轉讓協定,柯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柯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將合計持有的S樂凱20%股份以370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廣州誠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而4年前,為拿到S樂凱20%的股份,柯達拿出了1億美元。
儘管本次交易尚需履行有關程式,但大勢已定。“我們其實是賠了。”田耕對記者說。
柯達的退出,其實是柯達從傳統影像市場轉型的必然選擇。
2005年6月,彩色膠捲的發明者德國愛克髮膠卷公司宣布破產。其後,曾經誕生中國第一張黑白相紙,並且在中國感光工業史上寫下諸多第一的汕頭市公元有限公司也在當年宣告停產。2006年1月,柯尼卡美能達宣布停止生產所有相機和膠捲,尼康表示將停產幾乎所有膠捲相機,而富士彩色膠捲的全球年銷售收入則下降了20%以上。
因為在柯達攜手樂凱的最近4年裡,是數碼影像大肆擴張,傳統膠捲節節退守的一邊倒格局。
連曾經主張夾縫戰略,對傳統膠片市場一直抱有信心的樂凱也在中報中稱:彩色膠捲市場容量嚴重萎縮。
柯達轉型,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從2004年起,柯達在全球裁員逾2萬人,重組費用投入超過30億美元。柯達四大業務集團中,醫療影像集團被出售;消費數碼影像集團全面收縮傳統影像產品線、並將數位相機業務製造外包;膠捲及沖印系統集團因競爭收縮;只有商業圖文影像集團的地位和業務得到提升。
方熙此次來華同時表示將繼續減少對傳統業務的投入,近期目標是將傳統影像業務比重壓縮至16%。
大勢所趨,柯達退出樂凱無疑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田耕告訴本報記者,此前,柯達曾示意樂凱回購相關股份,並進行多次協商。
但為何柯達時至今日才決計退出?
業界猜想,同樣專注於轉型的樂凱顯然對柯達的意圖了如指掌,樂凱要在談判中謀取更大利益。
“從今天這個結果看,樂凱不虧。”有關人士說。
樂凱加速轉型
趕在李建新返程的時間,記者與集團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管尹培軍取得聯繫。“我正在準備新聞通稿,你們過來吧!”尹培軍爽快地答應了記者採訪。
“對柯達與樂凱分手這件事,您是什麼時候知道的?第一感覺是什麼?”
“我也是今天上午才知道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企業間的合作,分分合合,也是正常的事情。”
“有人說,在新協定商定的股權交易上,樂凱賺了,是嗎?”記者問。
尹培軍沒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隨著膠捲產品的收縮,未來樂凱的標誌性產品會是什麼呢?”記者問。
“樂凱產品涉及影像記錄材料、印刷材料、膜材料及塗層材料、精細化工等四大產品系列100多個品種。只是人們習慣把膠捲看作樂凱的標誌罷了,就像柯達在中國人的眼裡,不也是膠捲嗎?儘管他們也在轉型。”尹培軍對記者說,“而且,這不是我們能完全左右的,要看我們戰略轉型的進程和結果。”尹培軍回答。
從這兩年來樂凱在國內的項目建設不難發現,樂凱正在轉型中開拓新的領域。
2005年10月,樂凱新的TAC生產線在保定開工建設。“樂凱是全球能夠生產TAC膜的5家企業之一。”尹培軍自豪地說。
2006年3月,“合肥樂凱工業園”一期項目在安徽合肥開工建設。“這是我們的大項目,主要生產薄膜。投資十幾億元呢!這標誌著樂凱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戰略轉型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樂凱的發展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尹培軍解釋。
“2006年4月,樂凱數碼工業園在保定高新技術開發區奠基;2006年7月,深紡樂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Ⅱ期偏光片生產線投產;2007年7月,天津樂凱薄膜有限公司生產線投產,使樂凱集團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聚酯薄膜厚膜生產企業。”
歷數樂凱轉型中一個個項目,尹培軍說:“現在樂凱膠捲產品在整個集團的經營收入中所占比例已經很小。其實我們一直在進行調整。之前,我們在保定的一個生產類似一次性相機的項目已經停止。很簡單,就是市場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正運作一個精細化工項目,這是我們的優勢,比一些醫藥企業的化工水平還要高。”
當年柯達、富士、樂凱在中國膠捲市場上大肆拼殺的情形,隨著樂凱加速轉型,告一段落。
繼而,他們都把目標鎖定到了數碼領域,樂凱和柯達,今後會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
雙方迎來競合時代
“柯達轉售所持有的樂凱股份後,雙方仍將在一定領域內保持合作。”張建恆說。作為樂凱膠片集團公司總經理兼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恆對雙方過去4年間的友好合作表示滿意。
無獨有偶,伊士曼柯達公司全球副總裁、北亞區總裁兼主席葉鶯稱,雙方將繼續履行對中國消費者所作出的推動攝影市場發展的承諾,實現長期雙贏的目標,同時各方將仍然是在市場上兩家獨立的公司。“競爭又合作,是競合的關係。”葉鶯強調說。
柯達(中國)新聞發言人田耕表示,按照協定,柯達方面將繼續向樂凱提供技術許可、生產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繼續提供生產所需的特定原材料,並對此前提供的生產設備進行維護。
但實際上,今後柯達與樂凱的競爭將重新變得動人心魄。
在柯達斥資1億美元收購樂凱股份之前,在傳統影像市場上,曾經演繹過一場持續多年的殘酷競爭的大戲。雖然傳統影像市場的迅速萎縮,已經讓這種競爭的烈度大為降低,但時至今日,往日的戰火硝煙仍然縈繞在人們心頭。
“柯達,富士,樂凱,柯尼卡,還有德國一家公司。”尹培軍扳著手指一個一個地數著,“世界傳統影像市場的基本格局,這么多年間一直沒有大的改變。”在他看來,雖然目前中國以及西方已開發國家傳統影像市場已經萎縮,但在非洲等欠發達地區,傳統影像市場仍然極具活力,樂凱近幾年的出口形勢也一直保持良好態勢。這意味著,競爭,仍然將在很大範圍內繼續存在。
更重要的是,雙方已經開始的轉型,也存在著大面積交叉。
從2003年起,柯達開始經歷數碼轉型階段,期間進行了包括業務重組、生產外包,裁員等重大結構調整,而2007年是轉型計畫最後一年,亦是目標年份,轉型後的的柯達共包含膠片產品集團,消費數碼影像集團,圖文影像集團等三大塊。
就在幾天前,柯達新任CEO方熙在北京稱,這場“史詩般的數碼轉型”後,柯達核心業務將定位於基於數碼影像的消費產品業務和圖文影像業務,這兩塊業務都基於柯達在影像科學和材料科學的交叉技術這一強項上。
而柯達新總裁方熙中國之行的首站選擇在廈門,出席柯達廈門計算機直接製版(CTP)工廠的正式投產儀式。方熙稱,廈門生產線產能將占到柯達全球產能的10%。這個基地將成為柯達全球數碼產品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柯達全球副總裁、北亞區主席兼總裁葉鶯介紹說,未來柯達投入到CTP生產線的資金將超過1億美元。
在過去兩年里,柯達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全球印刷行業的五大領先廠商。
李建新則告訴記者,未來樂凱影像市場的業務,將主要集中在數碼影像產品方面,樂凱將充分利用樂凱技術中心和國家感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研發平台,在大力推進傳統銀鹽產品系列化的同時,及時推出數碼相紙系列、CTP印刷版材、TAC薄膜、PET薄膜系列、數字醫療、數位相機系列、高分子材料系列等新產品。
“相似的定位,意味著兩者在某些產品領域將會交鋒。”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