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彥涵:苦難風流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362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孫志遠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087525, 7020087523
- 品牌:人民文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彥涵:苦難風流》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孫志遠,祖籍山東平邑,生於吉林長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4年參軍,曾任參謀,千事、股長等職。1978年進入文藝機構,當過演員,編劇、導演,寫過多部影視劇,話劇劇本。
彥涵是我國著名版畫家。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具有傳奇色彩,他的作品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他的藝術觀念充滿了創造性和探索性,他的性格中蘊含著不屈服的抗爭精神。自1938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彥涵就開始了一手拿槍一手握筆的蕈命藝術生涯,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反映革命戰爭和土改運動的木刻作品。反右運動後,彥涵身處逆境三十多年,但他手握刀筆默默耕耘,被稱為“趴在地上戰鬥的戰士”。晚年他又大膽地超越自我,變革畫風,開始了艱難悲壯的“衰年變法”。
“他的藝術創作與中國人民的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人,他的藝術尤其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彥涵之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彥東這樣概括父親一生的藝術追求。
彥涵是我國著名版畫家。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具有傳奇色彩,他的作品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他的藝術觀念充滿了創造性和探索性,他的性格中蘊含著不屈服的抗爭精神。自1938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彥涵就開始了一手拿槍一手握筆的蕈命藝術生涯,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反映革命戰爭和土改運動的木刻作品。反右運動後,彥涵身處逆境三十多年,但他手握刀筆默默耕耘,被稱為“趴在地上戰鬥的戰士”。晚年他又大膽地超越自我,變革畫風,開始了艱難悲壯的“衰年變法”。
“他的藝術創作與中國人民的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人,他的藝術尤其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彥涵之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彥東這樣概括父親一生的藝術追求。
媒體推薦
彥涵教授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時代的一個革命藝術家,他的作品是戰鬥的人民生活的反映。作為木刻家,在三四十年代他就已經出名,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現實主義的作品,反映了社會生活和革命戰爭。今天,這些作品還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巨大的藝術價值。
——德國藝術評論家阿爾豐·皮爾曼博士
對1957年中國美術界的反右運動,對“文革”中喧囂一時的黑畫事件,書中都有詳盡而生動的描述。這是我所見過的關於它們的最為詳細的文字。僅此一點,就使本書具有了相當寶貴的史料價值。
——王培公
他的苦難經歷,折射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他的史詩般的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美術精神。他把魯迅提倡的版畫的戰鬥精神,提高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他的使命感,他的骨氣,他對自由的追求,他對藝術的探索,在同時代的畫家裡是少有的,而在這個物慾橫流、精神迷失的時代,就更顯珍貴了。
——作者
——德國藝術評論家阿爾豐·皮爾曼博士
對1957年中國美術界的反右運動,對“文革”中喧囂一時的黑畫事件,書中都有詳盡而生動的描述。這是我所見過的關於它們的最為詳細的文字。僅此一點,就使本書具有了相當寶貴的史料價值。
——王培公
他的苦難經歷,折射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他的史詩般的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美術精神。他把魯迅提倡的版畫的戰鬥精神,提高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他的使命感,他的骨氣,他對自由的追求,他對藝術的探索,在同時代的畫家裡是少有的,而在這個物慾橫流、精神迷失的時代,就更顯珍貴了。
——作者
序言
我和彥涵是老朋友。說起他這一輩子,真可謂歷盡坎坷、飽經磨難,並且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身貧寒,性格剛直,一生都不曾平靜過。中學時,他因反對教育當局不合理的規章而被學校開除,後在親友資助下才得以進入國立杭州藝專。他本想靜心學畫,將來當一名鄉村美術教師,可是抗戰爆發,為宣傳抗戰,他兩次領導學生鬧學潮,而後又放棄了上大學和出國深造的機會,奔赴延安,從此開始了他的革命藝術生涯。在艱苦的戰爭年代裡,他一手拿槍一手握筆,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反映人民革命戰爭和土改運動的木刻作品,是一位勇敢而優秀的人民畫家。解放後,由於他的仗義執言,一個又一個災難降臨到他頭上,他被打入社會底層,但是他從來沒有消沉過,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頑強地與命運進行抗爭。在長達二十一年的逆境中,他一面忍受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一面手握刀筆默默耕耘,被人稱為“趴在地上戰鬥的戰士”。最為令人欽佩的是,在冤案平反之後,藝術上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仍然不停息地奮進,大膽地超越自我,變革畫風,開始了“衰年變法”,在藝術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由此可見,彥涵的一生是很不平凡的。誰都明白,世界上有種種人生。而不同的人生有“含金量”高低之不同。在我看來,即便是做了社會名流的人,也未必每個人都生活得那樣充實,那樣積極,那樣富有價值,因為在社會上日益洶湧的追名逐利的浪潮下,那些隨波逐流者雖然把自己包裹在浮華的裝飾之中,卻很難說是真正活出了什麼意義。所以我一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名人都配得上一本關於他本人的名人傳記的,但彥涵卻無疑屬於那種值得傳記作家大書特書的人。這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對於這部傳記作品而言,彥涵的經歷坎坷、一波三折、引入入勝,這很重要,但並不是關鍵因素;彥涵的藝術造詣精深、成就超群、碩果纍纍,這也很重要,但仍不是決定一部傳記的題材可否成立的根本內因。我以為,這本書之所以值得寫也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是因為作者發現並展示了彥涵這位當代著名藝術家的高尚人格和藝術情操,是因為書中的故事時時刻刻都在顯示著彥涵的一種令人尊敬、令人感佩的無私無畏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撓地追求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的完美境界的精神。說得具體一點,這種精神就像彥涵創作的那幅驚世駭俗的作品《探日》所表現的那樣,彥涵本人就像那位前往太空探日的勇-2,為了追求太陽的光和熱,哪怕被烈日灼傷甚至焚毀也在所不惜。這種大氣磅礴、大義凜然的獻身精神,難道不iE是激勵著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走上革命道路並始終不渝的信念嗎?因此我要說,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精神作為內在的支柱,這本書才具備了思想的力度和容量:它實際上是以一位藝術家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心路歷程,相當深刻、相當準確地概括出了老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用彥涵一個人的具體的生活故事,折射出中國社會的一部風雲變幻的當代史。
從文風上看,這本傳記寫得相當樸素,相當平易近人。作者不像時下一些擺花架子的作家那樣喜歡玩弄令人眼花繚亂的技巧,而是本本分分,扎紮實實,不雕琢,不賣弄,不搞譁眾取寵。他總是力求客觀地記述彥涵的經歷,嚴格地走現實主義創作的路子。聽彥涵說,本書的作者與他是忘年交,兩人相知甚深,而作者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累計起來大概也有六七年之久。為著其傳而先知其人,這是非常必要的,到底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本書的分量明眼人一望而知,是不需要多說的。儘管它看起來似乎不那么時髦,不那么“現代”,但是作品中洋溢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卻是撲面而來、感人至深的。許多細節具有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許多畫面生動逼真,連綴起來,那便是一幅濃墨重彩的當代社會生活畫卷。我想,這才是作品真正的藝術價值之所在。所以我很欣賞這句話:真正的技巧在於不去專門地使用技巧。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我覺得,這本書便是以相當樸拙的形式創作出的一部具有相當藝術水準的作品,它同時也證明了現實主義的生命力是永存的。
最後我想談談它的書名。本書名為《感謝苦難》(本書初版書名——編者注),初初一聽有些費解,但細細想來,又以為它別有意味,似乎包括著某種哲理。人所共知,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恐怕很少有人會甘心情願地忍受苦難的。但是,人們為了追求幸福,卻往往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苦難,不管他情願不情願。於是,在現實里,苦難總是在摧殘和毀滅著人,也總是在造就和磨練著人。被苦難摧殘和毀滅的人將會詛咒它,被苦難造就和磨練的人將會感謝它。偉大在於不幸。
我想,感謝苦難的人注定屬於生活的強者。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由此可見,彥涵的一生是很不平凡的。誰都明白,世界上有種種人生。而不同的人生有“含金量”高低之不同。在我看來,即便是做了社會名流的人,也未必每個人都生活得那樣充實,那樣積極,那樣富有價值,因為在社會上日益洶湧的追名逐利的浪潮下,那些隨波逐流者雖然把自己包裹在浮華的裝飾之中,卻很難說是真正活出了什麼意義。所以我一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名人都配得上一本關於他本人的名人傳記的,但彥涵卻無疑屬於那種值得傳記作家大書特書的人。這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對於這部傳記作品而言,彥涵的經歷坎坷、一波三折、引入入勝,這很重要,但並不是關鍵因素;彥涵的藝術造詣精深、成就超群、碩果纍纍,這也很重要,但仍不是決定一部傳記的題材可否成立的根本內因。我以為,這本書之所以值得寫也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是因為作者發現並展示了彥涵這位當代著名藝術家的高尚人格和藝術情操,是因為書中的故事時時刻刻都在顯示著彥涵的一種令人尊敬、令人感佩的無私無畏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撓地追求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的完美境界的精神。說得具體一點,這種精神就像彥涵創作的那幅驚世駭俗的作品《探日》所表現的那樣,彥涵本人就像那位前往太空探日的勇-2,為了追求太陽的光和熱,哪怕被烈日灼傷甚至焚毀也在所不惜。這種大氣磅礴、大義凜然的獻身精神,難道不iE是激勵著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走上革命道路並始終不渝的信念嗎?因此我要說,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精神作為內在的支柱,這本書才具備了思想的力度和容量:它實際上是以一位藝術家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心路歷程,相當深刻、相當準確地概括出了老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用彥涵一個人的具體的生活故事,折射出中國社會的一部風雲變幻的當代史。
從文風上看,這本傳記寫得相當樸素,相當平易近人。作者不像時下一些擺花架子的作家那樣喜歡玩弄令人眼花繚亂的技巧,而是本本分分,扎紮實實,不雕琢,不賣弄,不搞譁眾取寵。他總是力求客觀地記述彥涵的經歷,嚴格地走現實主義創作的路子。聽彥涵說,本書的作者與他是忘年交,兩人相知甚深,而作者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累計起來大概也有六七年之久。為著其傳而先知其人,這是非常必要的,到底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本書的分量明眼人一望而知,是不需要多說的。儘管它看起來似乎不那么時髦,不那么“現代”,但是作品中洋溢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卻是撲面而來、感人至深的。許多細節具有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許多畫面生動逼真,連綴起來,那便是一幅濃墨重彩的當代社會生活畫卷。我想,這才是作品真正的藝術價值之所在。所以我很欣賞這句話:真正的技巧在於不去專門地使用技巧。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我覺得,這本書便是以相當樸拙的形式創作出的一部具有相當藝術水準的作品,它同時也證明了現實主義的生命力是永存的。
最後我想談談它的書名。本書名為《感謝苦難》(本書初版書名——編者注),初初一聽有些費解,但細細想來,又以為它別有意味,似乎包括著某種哲理。人所共知,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恐怕很少有人會甘心情願地忍受苦難的。但是,人們為了追求幸福,卻往往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苦難,不管他情願不情願。於是,在現實里,苦難總是在摧殘和毀滅著人,也總是在造就和磨練著人。被苦難摧殘和毀滅的人將會詛咒它,被苦難造就和磨練的人將會感謝它。偉大在於不幸。
我想,感謝苦難的人注定屬於生活的強者。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