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歷史學或稱歷史形態學派或文化形態史觀。是 20 世紀初由德國歷史學家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和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等提出的一套關於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巨觀分析理論,或被稱之為思辨的歷史哲學。
基本介紹
產生背景,歷史研究,
產生背景
1918 年,斯賓格勒出版了他的《西方的沒落》一書,迅即成為西方史學的一部現代經典。在書中,他提出世界歷史上存在 8 種自成體系的偉大文化,即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古希臘、羅馬、瑪雅、西歐及西亞北非的伊斯蘭文化。這些文化都經歷了萌芽、生長、鼎盛和衰亡幾個階段或幾種形態;到當時為止,除西歐文化外,其餘 7 種已然衰亡,而西歐文化也已進入衰落期,其滅亡是上述規律的必然。依他之見,既沒有世界史,也沒有統一的歷史發展線索,只有一系列互無聯繫的、單獨的文化統一體,它們在上升和繁榮時期被稱之為文化階段,而衰落和瓦解時期為文明階段;前者的動力是宗教和藝術,後者的動力則是科學技術,它帶來了戰爭和侵略,因而勢必帶來衰亡。他之所以把自己的觀點稱為關於世界歷史的形態學觀念,在於他認為各種各樣的歷史現象都具有形上學的特點,都可以按形態加以統一的分門別類。
歷史研究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於 1934 年出版了前 3 卷,到 1961 年才出版了最後一卷,共 12 卷,500 多萬字。據他自己聲稱,斯賓格勒的某些主要觀點與他自己的觀點相符,但文明興衰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文明經受著考驗》中譯本第 10~11 頁)。因此在書中他提出,歷史研究中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最小單位並非民族或國家,而是一個個文明形態。這些文明形態的基礎是宗教,並由文化、政治、經濟幾方面組成。按此說法,歷史共出現過 26 種(或說 22 種、28 種等等)文明,但也與斯氏所論一樣,要經歷興衰的 4 個階段。但經過這一循環之後,該文明並非回到原來起點,而是向前進步。他認為在當時,除已死亡者外,還有 10 種文明殘留,其中兩種在垂死掙扎,7 種面臨消滅或同化的威脅,只有西方文明在“獨自掙扎向前”。他認為,一切文明在哲學上都是同時代的和等值的,因為與所有人類歷史(幾百萬年)相比,文明形態的歷史只是一瞬間;而與原始狀態相比,所有文明的成就都是巨大的,與人類理想相比,它們又都是微不足道的。此外,他在歷史發展動因的問題上,提出“挑戰與應戰”理論,認為文明正是人類在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度挑戰給予成功應戰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總之,以斯賓格勒和湯因比為代表的形態歷史學是從非常巨觀的視角考察人類歷史發展的,儘管人們對其多有非議,但打破國別史和民族史的狹隘眼界,致力於探討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其破除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努力,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