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姓氏,是指彝族的名字中的姓,從明清以來,民族相互交往逐漸增多,彝族上層首先使用漢姓漢名,並將自家的“摟衣”相對說成是彝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彝族姓氏
- 外文名:ethnic last name
歷史發展
從明清以來,各族相互交往逐漸增多,彝族上層首先使用漢姓漢名,並將自家的“摟衣”相對說成是彝姓。
因方言土語的差異,“摟衣”、“ 篤”音譯選字不同。“摟衣”亦寫作納一、呢義、嫩液、能益、婁溢等;“ 篤”亦寫作侯篤、吼督等。“摟衣”或漢譯為“譜牒”、或“姓氏”。
昭通地區的彝族,今天知道自家“摟衣”“篤”全稱的人已經很少,而且發音也不準確,更不用說解釋其含意了。如彝良縣龍街鄉恆底村漢姓羅的彝族,共有4支即禮底、卯歹、樓吉、侯而。其中還能記住全稱的卯歹支是“馬倮摟衣,語哼卯歹”;樓吉支是“密所摟衣,麻迷樓吉”。還有奎香鄉寸田村楊姓彝族中的1支是“蛇齋摟衣,阿月撮落”,巧家縣漢姓安的彝族計有8支,其中兩支分別是“而補摟衣,夷氏斗魯”,“掐吐摟衣,德布阿姆。”其他魯甸、昭通、大關、鎮雄和威信的少部分彝族之家,還能記住本家支的摟衣或篤。
彝姓,通常為兩句,每句四字,如上所舉的例子。第一句為氏族標誌(圖騰),有山、河、湖、石及植物,後一句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其基本模式:標誌(圖騰)、源頭(摟衣),分宗祖名或地名、氏族名稱(彝姓)。如“馬倮摟衣,語哼卯歹。”可以理解為“以馬倮(杜鵑花)為標誌,在語哼(祖名)分宗後的卯歹氏族(家支);”密所摟衣,麻迷樓吉。“可以理解為”以密所(植物名稱)為標誌,在麻迷(地名)分宗後的樓吉氏族(家支)。但由於地名的演變、社會的變革、古代彝語的失傳等諸多因素,今天對“摟衣”的會意難求甚解,只宜粗不宜細,知其大意即可。史書《清實錄》、《烏蒙紀年》中視為人名的阿底、黑胯等,都是氏族名稱或者說彝姓,不是人名,故“黑胯”死後有黑胯。
彝姓全稱中都有“摟衣”一詞,凡問“摟衣即問彝姓,問彝姓即說”摟衣“。”摟衣“一詞是什麼含意呢?僅解釋為”源頭“或”源流“很難讓人理解,要從彝姓的產生說起。彝人家族繁衍,歷九代、十一代、十三代時,要舉行分宗儀式,變宗親關係為姻親關係,擴大開親範圍。其分宗儀式即”做齋“祭祀大典,規模浩大,儀式隆重,凡同祖先的人家不管你遷徙有多遠,都要趕來參加,不容忘記自己的根源。做齋首先是祭天地,次祭祖先。念完祭天地祖先的經書之後即占卜取分支水(源頭)的方向,由分宗家族成員準備一隻公綿羊馱上取水用的壺,餵點鹽水之後趕朝占卜所得的方向去找水。白摩看羊在什麼地方吃水,就在什麼地方取兩壺淨水回祭場,並記下取水地方的地理特徵及草木石等名稱,作為新分家支的標誌(圖騰)和分支源頭,並給新家支取名後用彝文記入史冊。新的”摟衣“從此成立使用。
彝族的”摟衣“有其重要的社會職能,因此”摟衣“一經確立,其家族成員必須人人牢記,嚴格保密,不容外傳。概括起來說”摟衣“有如下職能:一是用來判別是否是同一家族。因為同一家族的人四處遊牧或遷徙,子孫長期不相往來,避免同一家族的人通婚。二是用來判斷身份的高低貴賤,防止與非貴族或根骨不正的人家通婚。”篤“只用於盤問家門和根骨,不與娃子身份的人家通婚。”摟衣“、”篤“都是彝族等級社會的意識產物,民國時期還有殘餘表現,今已消失。
彝族使用漢姓開始於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賜水西宣慰使靄翠”安“姓,寧州土司”祿“姓。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階層的人相繼攀附安、祿等姓氏。如烏撒土司安姓,烏蒙、東川土司祿姓。故彝族中安、祿等姓人家較多。芒部土司”隴“姓來歷不知。除封建皇帝賜姓外,彝族使用的漢姓還有以下幾種來源:一、地方漢族官員認為彝人”家無姓名“不便管理戶籍和徵收賦稅等事務,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別給予姓氏。二、由氏族圖騰轉化而來,如”阿魯“譯義為”獐“,取諧音轉化為漢姓”張“。三、彝、漢雜居相處,為便於交往假託鄰里漢姓。所以彝族的漢姓總是與當地漢族姓氏大多數相同。四、彝族婦女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數是族別從母姓氏從父,如瞿、喬、樊等姓。
彝族開始使用漢姓起,姓氏是”雙軌制“(明用漢姓,暗用彝姓)。但一個漢姓之後往往有幾個彝姓。所以,漢姓相同,”摟衣“”篤“不同,可以通婚無忌。如威寧八大土目中安姓有六支,巧家安姓有八支、祿(陸)姓13支,彝良羅姓有6支。1988年昭通縣民族事務委員會調查彝族姓氏:彝姓143個,漢姓74個。雖不是十分準確,卻說明彝姓多於使用的漢姓,符合昭通地區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