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民國《彌渡縣誌稿》記載“自明朝初年,照正法師帶領眾僧侶來到五台山,徒手建蓋五台大寺”,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經歷代的修復擴建,已形成現“三閣五殿”的規模。清雍正年間紳民增修中殿建老君閣。
民國十三年(1924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彌渡五台大寺有過修葺。
1949年4月,滇西人民自衛團總部和政工隊、一支隊、三支隊2000餘人在陳家震、李鑒洲的領導下,分三批移駐五台山進行整訓,建立五台山革命據點。部隊駐紮五台大寺期間,五台村、先鋒村民眾給予積極幫助,不少有志青年還就此參軍。
20世紀50年代中期,玉皇閣因傾拆除。
1966年,文革時期,三層樓大閣及山門等建築被毀。
1995年,彌渡縣政府批准成立五台大寺管理小組,使五台大寺得到規範和發展。
2017年底,為進一步保護好五台大寺古建築群,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切實解決遊客停車難問題,大寺村大力投資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對大寺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進行改擴建,項目所涉及村內道路硬化建設工程。
建築格局
彌渡五台大寺,為西南地區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占地面積約436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831平方米,整體設計呈四方印形,座東朝西,布局井然有序。前後三進皆依山順勢,逐級增高。寺內有“五殿三閣”,集儒、釋、道三教於一體。彌渡五台大寺自北向南為觀音閣彌勒殿、王母閣(一排)、老君殿、玉皇閣(已拆除)、孔子殿(二排)、北新殿、南新殿(三排)。其中觀音閣、王母閣建築風格獨異,造型新穎,樣式相同,一北一南,以彌勒殿為中心,兩相對稱。其餘殿宇大同小異,均為單檐歇山頂三開間,結構為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進深在8.6~11米之間,通面闊在12.2~13.5米之間。其中南新殿與北新坐西朝東向,與孔子和老君殿相對,是五台大寺最後增建的兩殿。
觀音閣為重檐殿閣式建築,總高約15米,下檐為歇山頂,台基1.75米,進深9.3米,通面闊13.5米,三開間,南北兩山牆各開拱券門一道,通南北耳房;自金柱起,兩次間鑲隔板圓窗欞,明間裝隔扇門6扇,額坊上裝裙板;金柱至檐柱頂間裝天棚板,都有繪畫題詞,一層明間立閣柱八根,呈八邊形,每根閣柱高10米多,柱周長達1.5~1.7米之間,上檐閣頂為八角盔式攢尖頂,閣頂架斗飛檐,為一斗三翹,閣壁五面封閉。
文物遺存
觀音閣的頂層板壁上,存留著題壁詩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題詩:“花放雲縣神仙樂,人隔凡塵道德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題詩:“明月清風本無價,遠山近水皆有情”。
觀音閣額坊上留存彩繪西遊記故事圖;壁面皆題詞繪畫,四周繪以翔龍八仙圖,色彩鮮艷,藻井正中繪陰陽太極圖。
歷史文化
文化活動
2021年4月,投入200萬餘元資金打造的彌渡縣五台紅色教育培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吸引多家省、州、縣機關和企業單位到五台山開展黨性修養、革命傳統教育和主題黨日等活動。
文物價值
彌渡五台大寺既有佛教的大雄寶殿、觀音閣,又有道教的老君殿、王母閣,還有儒教的孔聖殿,這種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祭祀形式在西南地區比較特別,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宗教民俗的發展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彌渡五台大寺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
苴力鎮五台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彌渡五台大寺,路程約42.2千米,用時約1小時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