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彌沙鄉南部的一個小山村,古時因產鹽而著名,曾是滇西地區四大鹽井(諾鄧井、喬後井、啦雞井、彌沙井)之一,距劍川縣城80多公里,為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古村落的村莊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彌井村、彌井
- 地理位置:雲南省劍川縣
- 著名景點:鹽神母、昭應寺、石板路、水磨箐
- 主要民族:白族、彝族
概況,悠久的製鹽史和馬幫文化,宗教信仰,美麗的傳說,水磨箐,
概況
彌井村位於大理州劍川縣彌沙鄉東南部,座落在彌沙河兩岸,是劍川縣高寒貧困山區之一。彌井村南鄰洱源縣喬後鎮,西靠象圖鄉,東接沙溪鎮,北與大邑、西莊和東莊村山水相連。
彌井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是鹽馬古道時滇西北地區的鹽業生產重鎮,鹽業的興盛曾使彌井盛極一時,“三天一市,通宵達旦”是當時彌井興盛的真實寫照。隨著時代的變遷,彌井已不復當年的興盛。上世紀彌沙鄉政府從彌井村搬至大邑村後,彌井村日漸衰落,但這也給村中文物古蹟的保護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村中仍保留著鹽馬古道時期遺留下來的鹽神母、三聖宮、昭應寺、古戲台等文物古蹟。除了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外,彌井村自然風光也是優美壯觀
,錯落有致的白族民居、幽深的古巷道整齊的分布在彌沙河兩岸,村莊西部的山谷幽深靜謐,瀑布、古樹、溪流點綴其間,南部的魁星閣所在山峰與三聖宮所在山峰遙相呼應,整個村莊給人一種古樸、寧靜、和諧的感覺。由於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特色,2013年,彌井村被國家住建部列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
悠久的製鹽史和馬幫文化
彌井,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彌井有著豐富的鹽礦,因產鹽而著名,曾經是滇西鹽業重鎮。彌井也是“鹽馬古道”的發源地之一,元、明、清幾個朝代都設大使署、巡檢司、鹽課司,彌沙鹽井位列“母井”,統轄周邊的喬後井、雲龍拉井等“子井”,彌沙鹽井包括舊井、岩壁下的滴水井,西橋墩下的潛井及東橋墩下的沙露井、大井、小井和礦井。
彌井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遠眺俯覽,整個村莊錯落有致的散落在彌沙河畔,三坊一照的土木房、幽深的巷道和陳舊的石砌牆,讓這座古樸寧靜的小村寨顯露出濃厚的民族特色,清靈的馬幫駝鈴聲和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記載了彌井悠久的歷史文化。
彌井村與著名鹽馬古道重鎮沙溪僅一山之隔,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彌沙井所產的鹽要經過馬幫馱運到沙溪進行交易和集散。從彌井東面的山上出發,有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相傳古時這段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馬幫踩踏出來的石塊擁堵而不便通行,因此過路人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人撿三塊石頭堆放在古道兩旁。久而久之,古道兩旁就形成了兩道邊牆,這段路古道也被當地人成為 “三顆石”。
宗教信仰
彌井因產鹽而著名,關於彌沙鹽業的締造者“鹽神母”的傳說在村里流傳不息,每年農曆四月八的時候,村裡的人都要到村西山頂上的百花潭迎接“鹽神母”,並舉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有耍牛、耍龍、耍獅、打漁、砍柴及三弦情歌對唱、戲曲等文藝表演,漁樵耕讀的文化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彌沙井地史稱“人民樂業、鹵脈汪洋”,彌沙一帶也因鹽業的興盛而吸引了各種外來的宗教文化,昭應寺和三聖宮一直以來都是彌沙一帶宗教活動的集中地,其中三聖宮還是劍川縣登記的道教協會活動場所。至今彌井的道教音樂保留完好,獨具特色,每年的農曆七月,彌沙一帶都要舉行一次民眾性的祭齋,設有盂蘭會、大薦齋,有水陸大會,用以追悼祖先、祭奠亡人。
美麗的傳說
相傳最初的時候彌沙井旁邊沒有人煙居住,人們都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中,有一婦人的牛經常偷偷跑下山到鹽泉邊喝鹽水,後面這個婦人為了弄清楚牛為何老喜歡往山下跑就跟隨她的牛下山,彌沙井從此便被發現。為了紀念牛發現了鹽井,每年春節或農曆四月八,彌井當地的村民都會舉行一種白語稱為“達額勾”(舞牛)的活動,這是一種模擬原始農耕的生產祭祀活動,村民們用“舞牛”來期盼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水磨箐
水磨箐位於彌井村西部100米處,山箐因古時候建有水磨坊而得名。整個山箐幽深靜謐,林木蔥鬱,箐底溪流清澈見底,有大小瀑布點綴其間,山箐盡頭還有溶洞等人發掘,是遊覽、探秘、攝影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