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雲烈士墓位於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康西村委西河巷村16號東,南臨S122省道。墓地坐北朝南,四周有四級階梯,頂部為邊長1.7米的方形平台,墓碑位於方台正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鵬雲烈士墓
- 所屬年代:近現代
- 地址: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康西村委西河巷村16號東,南臨S122省道
- 保護級別:江蘇省不可移動文物
文物特徵
墓碑水泥質,正面用瓷片貼邊。高2.15米,寬0.85米,厚0.87米。正面刻“一九一九—一九四七年 張鵬雲烈士墓 中共武進縣西夏墅鎮委員會,武進縣西夏墅鎮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三月”,背面為張鵬雲烈士簡介。張鵬雲,原名張朝元,化名常勞鵬,1919年出生於西夏墅西河巷村,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調到武進二區任抗日民主政府區行政助理、區長,發動和領導孟河以東。德勝河以西、鐵路以北、長江以南地區的民眾抗日鬥爭。1942年1月,因日軍掃蕩,被派往上海暫居。1943年春返回家鄉,任二區區委書記兼區長,堅持反清鄉鬥爭,恢復和發展黨組織,發動青年參加新四軍。1945年10月,張鵬雲隨新四軍北撤到蘇中二分區,分配到興化老圩區當區長。不久,又調到疏浚運河民工隊當隊長。1946年12月,隨華中十地委回江南,任武進二區武功組組長,仍堅持在二區鬥爭。1947年3月17日,張鵬雲在二區十五房塘村活動,當晚住在金華大家中,遭到國民黨湯莊鄉自衛隊二十多人的包圍襲擊,壯烈犧牲,年僅28歲。張鵬雲烈士犧牲後,敵人將其屍體扔在馬棚中。之後,家人將其在家鄉西河巷村埋葬。1964年,當地政府重修張鵬雲烈士墓,並立碑紀念。2011年1月6日,張鵬雲烈士墓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