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華(清華大學教授)

張鳴華(清華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鳴華,男,1930年5月出生,浙江溫州人,清華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數據流分析、程式結構理論及抽象代數方程組理論方面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鳴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溫州人
  • 出生日期:1930年5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在數據流分析、程式結構理論及抽象代數方程組理論方面取得成果。
  • 代表作品:《全局數據流分析》、《框圖格式的等價問題》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文史情結,

人物經歷

張鳴華,1930年5月出生於龍灣區永中街道祠南村一個書香門第人家,6歲入永興國小讀書。後來入浙東第三臨時中學讀國中,又轉永嘉中學(現溫州二中),再轉入溫州中學。1945年溫州中學國中部畢業。1948年溫州中學高中部畢業。1952年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並留校任教。歷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

研究方向

專於計算理論,從事偏微分方程、計算機科學基本理論的研究。在數據流分析、程式結構理論及抽象代數方程組理論方面取得成果。

主要貢獻

利用抽象代數方程組的理論來研究電腦程式的結構,撰有論文《全局數據流分析》、《框圖格式的等價問題》等。又利用數理邏輯來研究程式的數據類型,撰有論文《數據類型的二階理論》、《將數據類型引入直覺主義類型理論》等。並著有《可計算性理論》。

文史情結

張鳴華自小喜歡文史,在研究數學的同時,業餘還陸陸續續從事文史研究,例如2002年他發表了《屈原詩歌屬於中原文化》,認為屈原的政治觀點屬於中原文化,屈原詩歌中的神話包含在中原文化之內,楚辭這種體裁在中原文化中也已存在。總之,屈原詩歌沒有超出中原文化的範圍。又如2004年發表在《中國史研究》上的《東漢南宮考》一文,討論東漢首都洛陽的布局,對學界的流行看法提出異議。這些論文都出於一位數學家之手。近年來他注重溫州地方文史的研究,引起溫州學界關注。
以下是記者對張教授的部分採訪內容:
金(記者):您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是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您怎么會研究起文史來的,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張鳴華:那要先從張振夔說起。張振夔(1798-1866),字慶安,號磬庵,是我的高祖。他十七歲考上秀才,二十一歲中舉,但八上公車沒有考取進士。道光六年(1826),經朝考大挑一等,因不願當知縣,改任教職。曾任常山縣學訓導,三次任寧波鎮海縣學教諭(類似現在的教育局長,不過同時要講學的)。中年以後,曾掌教溫州東山書院、台州宗文書院,最後在樂清梅溪書院病故。我高祖宗仰永嘉學派,要求所學能通時務,為世所用。他存世的著作有《介軒集》,計文八卷,詩十卷,外集二卷,同治刻本。他對我們一家影響很大,這是我的家學。
第二是我的興趣廣泛,在中學學習期間,我讀過一些經書、子書,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可以背誦《史記》中不少“太史公曰”,我能夠填詞、寫律詩、絕句。特別是我國小、國中時期我父親張肇麟教我讀過《左傳》、《禮記》的一些篇章,其中一小部分至今仍還可以背誦。所以在我中學畢業的時候,對文史及數理都有濃厚的興趣,即便我以數學為專業之後,我在業餘時間仍然時不時地接觸文史,那是我生活中的一條從未斷絕的“暗流”。
金:受家學淵源的影響,您從小就喜歡文史,為什麼又去讀數學呢?數學與文史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是不是受您哥哥張鳴鏞先生的影響而決定的?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曾經是攻下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著名科學家陳景潤的老師。
張:是的。我小時候受哥哥張鳴鏞的影響很大。他比我大四歲,他眼界非常開闊,興趣廣泛,假期里我常常跟他一起讀詩、練書法,還讀一本別人家少有的書,那就是我們高祖父的《介軒集》。我哥哥在高中的時候就對數學有極為濃厚的興趣,尤其佩服牛頓、愛因斯坦,時常同我提到他們。他還時常提到一些數學家,特別是高斯、黎曼、希爾伯特。他有一本數學史的書,書不厚,裡邊有照片,所以我對於數學以及數學家,老早就有比較深的印象。
我決定讀數學,還有一個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核子彈的爆炸,物理成了熱門學科。我也讀了一些關於原子結構的普及讀物,一時也想學物理。但後來借了一本周培源講相對論的書,看不明白,那時我感覺到即使要學物理,也得學好數學。
一些課外的談話有時可以留下很深的記憶。當時溫州中學也有一些學術演講,例如蘇步青先生來演講過,他講到數學家,我記得他說希爾伯特非常偉大,不過已經死了,在活著的數學家中,外爾(Weyl)很偉大。希爾伯特我本來是知道的,外爾是第一次聽說。一些教師也對我有很大的助益,例如數學教師陳仲武先生、蘇爾壽先生,他們對我三言兩語的鼓勵也提高了我對數學的興趣。由於這種種因素的影響,當我在溫州中學高中畢業之前,我就決心以數學為我畢生的專業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