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男,漢族,1976年1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
現任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政府長虹街道辦事處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騫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6年1月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張騫,男,漢族,1976年1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
現任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政府長虹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縣(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由長安出發,甘父做為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
騫,漢語二級字,讀作騫(qiān)。形聲字,從馬,寒省聲,本義:馬腹病,指腹部虧損低陷。也可通“蹇”,跛足。作動詞有驚懼等意思。基本字義 1、高舉,飛起:~舉。~騰。~翥。2、虧損:“如南山之壽,不~不崩”。3、古同“搴”,拔取。4、古同“褰”,揭起衣服。詳細釋義 形容詞性 1、形聲。從...
張騫,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院長(副局長級)。人物經歷 1995.09-2000.07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 2000.09-2005.07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泌尿外科專業(博士)2005.08-2009.07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泌尿外科 主治醫師 2009.08-2016.10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建元元年(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攻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
張騫墓,是西漢時期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闢者張騫的墓葬。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卒後,歸葬於故里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博望街道饒家營村。張騫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對張騫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博望...
《張騫槎》是出自《博物志》的典故。“張騫泛槎”的典故約成形於北朝初期,內容雜糅史實與傳說,尤因主人公系世所公認絲綢之路開闢者,遂具有鮮明史地背景而影響廣泛。唐朝的邊塞詩、傳奇和敦煌變文用典中亦多與有通西域印記的“張騫泛槎”相關聯。特別是“詩聖”杜甫不斷援引入詩,兼以兩宋文人箋註解析,“張騫泛...
張騫,男,漢族,1976年9月出生,甘肅平涼人,研究生,1996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3月入黨。現任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行政學校)校長(兼)。人物履歷 曾任市委組織部幹部二科科長、市紀委組織部部長(副縣級,試用期一年)、靈台縣監察委員會主任。2020年8月任中共華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現...
張騫精神,指敢於冒險,不畏艱難,不怕吃苦,百折不撓,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氣節以及誠實、厚道、正義、求實的作風。人物簡介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
大探險家張騫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出版,作者為譚一寰 。內容介紹 大探險家、大外交家張騫在漢武帝初年做郎中時,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他們說敦煌(在今甘肅敦煌西)和天山當中有個月氏(rù zhī)國,恨匈奴,想報仇。漢武帝想跟月氏聯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繫。他下詔徵求精明強幹的人去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