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馬尾羅

張馬尾羅

張馬尾(讀yǐ)羅是過去篩面的專用工具,因其最初羅底是用馬尾織成,故稱馬尾羅,並稱製作和修理馬尾羅的為“張馬尾羅的”。馬尾羅俗稱“羅子”,由羅幫和羅底兩部分組成,羅幫一般是用杞柳拉成薄板做出羅圈,羅底是馬尾編織的網,有粗有細,所謂粗就是“目數”少,細就是“目數”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馬尾羅
過去,羅子是農家最常用的家具,羅底又是馬尾編織的易損壞,損壞的羅子一般換換羅底就行了,因此有專門走村串戶換羅底的手藝人——“張馬尾羅的”。
“張馬尾羅的”,串戶接活,推著獨輪車或挑著擔子,帶著常用的材料:木板、羅底、藤皮、鉛絲等;常用的工具:短刨、牽拉鑽、羅絲刀、錐子、鉗子、剪子等。手持“喚頭”招徠顧客。
每到一村,未進村頭,“喚頭”先響。招攬活的“喚頭”,是一個木柄串掛幾塊鐵板兒組成(如圖),搖起來嘩啦啦作響,能打出不同的節奏。家庭主婦聽到喚頭響,便前來送活兒,故也稱“驚閨葉”或“報君知”,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喚頭”的鐵板塊數5塊、6塊、7塊不等,塊數越多,活路越全。如果,敢掛七塊板兒,而有的活兒不會做,可能會有人找茬。因為“張馬尾羅的”手藝人,不只是張羅子,還帶拾掇簸箕、笸籮、籠屜、篷子車的車篷、藤椅等,屬於插柳行,也有行話、行規。用7塊板“喚頭”的手藝人不但手藝全,還得懂行規、行話。
“喚頭”“喚頭”
“張馬尾羅的”,其主要手藝是張馬尾羅,也修理簸箕。後來羅底不單單是馬尾編織的,有了銅絲、鋼絲、蠶絲、尼龍絲的,卻仍然稱“張馬尾羅的”。張羅底的技術並不複雜,但要求卻很高,雖是換羅底,必須掌握張羅子的全套手藝。張羅子先做羅圈,羅圈的直徑大體在1尺左右,羅子按個人需要可大可小;羅幫的高度3寸左右。羅圈的直徑大,羅幫就高些,直徑小,羅幫就矮些。羅圈用火烤著薄木板揻成,當然越圓越美觀,接頭處用藤線或牛筋縫好。接口處逐漸削薄,形成四指(2寸左右)斜面,斜面重合,縫合成羅圈,接口處渾然一體。
然後再準備兩個一指寬的內圈a和b(如圖)。內圈a對接後,外圓周長與羅圈內圓周長同;內圈b對接後,外圓周長與內圈a內圓周長同。張羅子時,先剪一塊比羅圈周邊大出二指的羅底,蓋在羅圈上,然後將內圈a放在羅底上,緊貼羅圈內壁,將羅底用力壓進羅圈。內圈a的大小是將羅底張緊的關鍵。如果內圈a大,則擠不到羅圈裡去;如果小,則羅底張不緊。內圈a要掌握不大不小是技術的關鍵。將內圈a及羅底壓進羅圈後,把露著的羅底餘一指左右剪齊剪圓,用內圈b壓住露出的羅底,使其夾在內圈b的外壁和內圈a的內壁之間,用力壓進去,使內圈a、b貼緊。羅底張不緊敲敲是“嘭嘭的”,羅底張的緊敲敲是“噔噔的”。然後在羅幫上對準內圈鑽孔,嵌上竹釘固定。
張馬尾羅示意圖張馬尾羅示意圖
“張馬尾羅的”手藝看似簡單,過去學藝卻要3年,3年學徒期滿還要白效力1年,“4年後耍手藝,賺錢才是自己的”。3年學徒期,有的兩年半了師傅還沒教徒弟張羅子,只讓學徒乾農活或打雜。有位手藝人叫張聚德,現已80多歲,當初他跟一位親戚學藝,待遇也好不了多少。他說:“如果師傅誠心教,這么點技術也算不了啥,張羅子卻有竅門兒,像窗戶紙一樣——一點就透。簸箕活兒就是打圍、安把兒、換舌頭兒,一看就會。但是,沒經師的手藝人不懂行規,不會行話,耍手藝只能在家門口兒(附近),到外地是要挨欺負的。”經師的手藝人活路(行話,活計門路兒)要寬一些。線簸箕的也屬插柳行,他們線簸箕時,按行規簸箕舌頭兩邊不縫到頭,不打圍,不安把手,“給同行留口飯”,留給“張馬尾羅的”去乾。“張馬尾羅的”雖然技術簡單,但行規規定:百里以內不收徒,怕搶師傅的飯碗。有手藝之人,未經師就耍手藝,行里人用行話一問,回答不上來就得趕緊走人,不然就有人找茬打架。
有位老手藝人手藝好、活路全,用的“喚頭”是7塊板兒。有一天正忙著幹活兒,來了一個戴墨鏡、穿烤綢褲褂的特務,把匣子槍往攤上一摔:“看看有啥毛病?給修修,你不是手藝全嗎?”分明是來敲詐,手藝人再巧也沒有見過這個。他突然看見匣子槍的木把,急中生智,用線簸箕的藤線將槍把纏好,既光滑又漂亮。特務高興地愛不釋手,忘了敲詐。老手藝人總算逃過一關,回家後,趕緊將“喚頭”改成6塊板兒。
有的“張馬尾羅的”將買賣做大,不再走鄉串村,而在城鎮開設羅圈鋪,專賣簸箕、羅子和插柳行的其他家具和材料。如水曲柳木板、由南方採購來的藤線、還有羊腸子做的牛筋等。羅圈鋪的幌子就是門口掛一個羅圈,羅圈下垂一條紅布穗。
解放後,羅圈鋪有部分手藝人被組織進了木業社。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用的是機械制米麵,推碾拉磨已不多見,用簸箕羅子的不多了,張羅子的手藝人基本歇業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