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領耘(1918年-2001年),遼寧省瀋陽市人,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1944年畢業於北平大學農學院農藝系,獲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任華北農事試驗場病蟲科技術員。在蘋果食心蟲、蘋果葉蟎和蘋果霉心病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他紮根黃土地,為西北地區發展蘋果生產、培訓果樹技術骨幹,示範推廣果樹病蟲害防治,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領耘
- 國籍:中國
- 民族:朝鮮族
- 出生地:遼寧省瀋陽市
- 出生日期:1918年5月23日
- 逝世日期:2001年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北平大學農學院
背景出身,學習經歷,職業履歷,所獲榮譽,個人簡歷,成就貢獻,在蘋果與桃小食心蟲防治研究中成績斐然,在蘋果園葉蟎類發生與防治研究上的貢獻,攻克蘋果霉心病,個人評價,紮根黃土地,桃李遍隴原,兢兢業業,頑強工作,主要論著,個人作品,合作作品,
背景出身
張領耘,祖父張應亮是朝鮮著名教育學家,在朝鮮創辦“求實學校”,因宣傳抗日,被追捕流亡中國,在瀋陽市郊沙河子村落戶,並加入中國籍。其父是瀋陽兒科醫生。
學習經歷
張領耘幼年就讀於遼寧省第五國小,“九一八”事變後,隻身逃往北平求學。至1940年,在北平匯文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44年,獲農學學士學位後,任華北農事試驗場病蟲科技術員,從事穀類害蟲——粟灰螟防治研究。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場改組為中央農業實驗所北平試驗場,他任病蟲害系技佐,從事整理該場留下的科研成果記錄及研究報告,並翻譯成冊。1947年初,轉入農林部棉產改進處北平分處,從事棉蟲防治和調查研究。
職業履歷
1950年,張領耘被調往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任技士,兼興城園藝試驗場植保研究組組長。50年代初,遼寧省苹小食心蟲和桃小食心蟲為害嚴重,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邀請有關專家組成協作研究組,在遼寧熊岳城和金縣等地開展大規模研究工作,張領耘分擔該組防治試驗,取得顯著成效。
1957年以來,張領耘針對遼寧果區蘋果園紅蜘蛛(葉蟎)日益猖獗為害的狀況,深入遼寧各地,調查摸清了為害當地蘋果樹的主要紅蜘蛛種類、分布、生活史及生活習性等,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文化大革命”期間研究中斷。
1965年,中國農科院果樹所委派張領耘到天水開展大面積果樹病蟲害防治示範,迅速控制了桃小食心蟲、蘋果腐爛病等的為害。他被天水及隴東南地區農民譽為“蟲王爺”,事跡多次被《甘肅日報》、天水電視台等傳媒單位刊播。
1971年,張領耘調往天水地區園藝試驗站(現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工作。20多年來先後完成了“天水地區蘋果園昆蟲區系調查”、“蘋果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等項目。1979年起,他擔任天水市果樹研究所所長,積極倡導和組織科技人員,廣泛開展蘋果品種選育、桃品種選育、果樹優質豐產栽培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80年代末,已古稀之年的張領耘,不顧年邁體弱,毅然請纓,率領一批年輕的科技人員,對嚴重為害天水蘋果的蘋果霉心病開展攻關研究。至1993年,查清了該病主要病原菌種類、侵染方式及侵染過程等,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所獲榮譽
1978年,張領耘被評為天水市和甘肅省先進科技工作者;1989年,被評為天水市模範共產黨員;同年,被授予甘肅省和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1993年,被評為“甘肅省先進園藝工作者”。他曾任甘肅省植保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農學會常務理事;天水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歷任四、五、六屆甘肅省政協委員。
個人簡歷
1918年5月23日 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郊沙河子村。
1927年-1932年 就讀於遼寧省第5國小。
1934年-1937年 就讀於北京念一中學。
1939年-1940年 就讀於北平匯文中學。
1940年-1944年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昆蟲專業學習至畢業,獲學士學位。
1944年-1945年 在華北農事試驗場病蟲研究科任技術員。
1945年-1947年 中央農業實驗所北平試驗場病蟲害研究室任技佐。
1947年-1949年 在棉產改進處北平分處任技佐。
1950年-1957年 在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任技士,兼興城園藝試驗場植保研究組組長。
1958年-1970年 任中國農科院果樹所副研究員。
1971年-1978年 調往甘肅省天水地區園藝試驗場。
1979年-1984年 任天水市果樹研究所所長。
1987年 任研究員。
1989年底 離休。
2001年 逝世。
成就貢獻
在蘋果與桃小食心蟲防治研究中成績斐然
新中國成立初期,遼寧省蘋果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產量約占全國總產的80%,產品主要外銷前蘇聯。1953年,遼寧果產區蘋果小食心蟲和桃小食心蟲為害嚴重,蟲果率達30%,部分地區達50%以上,引起農業部的高度重視,並委託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於1954年春組織北京農業大學、熊岳農業試驗站、興城園藝試驗站、旅大園藝試驗站組成研究組,要求在短期內予以解決。 全組由黃可訓、吳維均主持,李秉鈞、張領耘、任蘭田參加工作。兩年間,他們研究了兩種食心蟲的生活史及習性,初步掌握了數量消長和影響數量的生態因子等。在防治方面,張領耘等人經室內測定和田間試驗證明,DDT和1605對兩種食心蟲幼蟲和卵具有較好的殺蟲殺卵效果。通過一年防治示範推廣證明:兩種食心蟲發生期在樹上噴灑5-7次1605或DDT藥劑,苹小食心蟲蟲果率低於5%,但對桃小食心蟲防治不佳,蟲果率仍高居7.3%-27.2%。 根據桃小食心蟲在土壤中結冬繭出土後結夏繭的習性,張領耘等人通過藥劑殺蟲測定,證實3%六六六粉劑對該蟲冬繭及夏繭具有很高的殺蟲效果,特別對越冬出土幼蟲殺蟲率高達100%。據此,提出樹下土施3%六六六粉劑,畝施5-10千克,結合樹上噴灑DDT或1605兩項的方法。三年困難時期,張領耘在果樹所農場勞動時,說服農場領導,在1000畝山地套用了他設計的防治桃小食心蟲的措施。經過兩年的防治示範,使該場桃小食心蟲蟲果率由30%以上下降到不足2%。60年代中期,遼寧省在果區大面積推廣套用這項技術防治桃小食心蟲,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80年代以來,成為農業部全國植保總站指定推廣防治桃小食心蟲的主要措施。 1962-1977年,為了進一步掌握桃小食心蟲生活習性、測定數量消長、研究影響發生數量的生態因子、準確掌握和指導防治工作,張領耘與黃可訓等再次合作,先後完成了光周期和溫度對桃小食心蟲滯育的影響;果實對幼蟲蛀果、成活、生長發育及滯育的影響;桃小食心蟲蟲口密度調查方法初步研究等項目。 70年代,張領耘針對隴東南地區桃小食心蟲一年發生一代的情況,在堅持以樹下防治為主的同時,總結以往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防治措施。即,採用田間簡易設施預測,套用桃小性誘劑預報,6月上旬樹下施用對硫磷微膠囊劑消滅出土幼蟲和夏繭,樹上噴灑1-2次殺蟲劑,成功地防治了桃小食心蟲。目前,這項技術在甘肅等地的蘋果園、桃園普遍使用,防治面積達百萬畝以上。
在蘋果園葉蟎類發生與防治研究上的貢獻
張領耘摸清了遼寧果區以山楂紅蜘蛛、蘋果紅蜘蛛、苜蓿紅蜘蛛為主,研究掌握了3種紅蜘蛛的生活史、生活習性、年消長情況。對山楂紅蜘蛛的發生與防治,進行了深入研究,明確了山楂紅蜘蛛有在主幹等處樹皮裂縫下和靠近根莖的土壤中群集越冬的習性,因此,利用秋季樹幹束草誘集和早春刮樹皮、殺滅越冬雌成蟲、對減輕早期為害有重要作用。而國光蘋果展葉期至花序伸展期、花謝後7-10天,是殺滅山楂紅蜘蛛的兩個關鍵時期。
張領耘提出蘋果紅蜘蛛防治應以蘋果物候期為防治指標,加強前期防治工作,盡力早期減少蟲口密度,後期控制用藥種類,樹上徹底噴灑藥劑的防治措施。研究採用氯化樂果、三硫磷等殺蟲劑防治蘋果紅蜘蛛類,防效明顯增加。
80年代以來,天水蘋果產區紅蜘蛛為害逐年加重,張領耘帶領青年科技工作者,爬山涉水,深入基層果園,對隴東南地區葉蟎類進行系統調查,確認為害該區蘋果樹的為蘋果全爪蟎、山楂葉蟎、二斑葉蟎3種,研究掌握了該區葉蟎生活史、年消長情況等。提出以元帥系蘋果物候期為防治指標,抓住花前、花後兩個關鍵時期,採用高效、選擇性強的三氯殺蟎醇、20%蟎死淨水劑等農藥的綜合防治措施,取得明顯效果。
攻克蘋果霉心病
天水自50年代發展蘋果,年產花牛蘋果等果品達6萬噸以上,享有盛譽。80年代中期,該區元帥系蘋果嚴重發生霉心病,果品在國內外銷售中大量霉爛,經濟損失嚴重。張領耘不顧年邁體弱,毅然承擔主持了蘋果霉心病發病規律及防治研究工作。同時聘請國內果病專家劉福昌、陳策、侯保林、張學銘為技術顧問。
張領耘帶領一批年輕的科技人員在天水、平涼、隴南及河西走廊等九地市調查中發現,該病由西向東逐漸加重,以天水、平涼及隴南的禮縣為重病區,以元帥系品種發病最重,富士及金冠發病較輕,國光不發病。通過研究,他們確認蘋果霉心病有霉心和心腐兩種類型。通過接種分離,首次證明了鏈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是果實霉心的主要致病菌;粉紅單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等5種真菌是心腐的主要致病菌。該病在果心內發展過程中只有一種致病性較強的優勢種。
研究結果首次闡明了病菌侵入的詳細過程,證明花原始體不帶菌;花瓣開裂後至花期帶菌率逐漸增加;至落花後,花柱帶菌率達100%;病菌經花柱由萼心間組織不斷進入心室並逐漸發病。病菌能否通過萼心間進入心室是發病與否的關鍵。研究提出初盛花期是噴藥防治的關鍵時期,此期噴2-3次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采後貯在6℃以下低溫,防效可達85%以上。
個人評價
紮根黃土地,桃李遍隴原
1965年,中國農科院果樹所委派張領耘到天水駐點。當時,果園的管理水平很低,對蘋果病蟲害防治知識了解甚少,許多果園病蟲害十分嚴重。張領耘初到天水,方言不通,生活上也極不習慣,但山區農民的真誠、熱情、純樸使他感動。他每天步行幾十里,奔波在海拔1200-1800米的黃土高原上,走村串戶,採集標本,舉辦農民技術講習班,指導病蟲害防治。1974年,他提出的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措施,被全區採用,使該病被害株率由20%-30%,下降到8%以下。
1985年以來,張領耘親自到秦安縣鄭川鄉等地桃園駐點,指導桃小食心蟲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提高了果農收入。他還先後在甘肅酒泉、蘭州、定西、平涼、隴南等地舉辦培訓班上百次,為各地培訓果樹技術骨幹。在他擔任領導職務後,大力推薦和任用有才華的中青年知識分子,表現出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崇高品德。為普及推廣科學技術知識,他於1985年創辦主編了《甘肅瓜果通訊》,10年間,累計發行60多萬份,讀者覆蓋西北等省市,深受果農歡迎。
兢兢業業,頑強工作
張領耘畢生兢兢業業,雖屢遭不公正待遇,但仍頑強工作,為果樹植保事業嘔心瀝血。1987年,已70高齡的他如願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些人表示不理解,他卻說:“我是一個從舊社會走向新社會的知識分子,從小受家庭和老師的愛國主義教育,我不能不用所學知識報效國家”。
主要論著
個人作品
1、張領耘,《菸葉防治棉蚜對於棉株生長與棉產量的影響》,《東北農業》,1951
2、張領耘,《食心蟲及紅蜘蛛》,《蘋果、梨、葡萄病蟲及防治》,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3、張領耘,《蘋果樹上寄生的四種紅蜘蛛的形態與分類(日)》,《昆蟲學譯報》,1957,2(2)
合作作品
4、張領耘等,《東北蘋果園紅蜘蛛防治問題》,《東北農業科學通報》,1957(3)
5、張領耘等,《山楂紅蜘蛛的發生與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62(3)
6、張領耘等,《桃小食心蟲對果實蛀果成活及生長發育的影響》,《中國昆蟲學會討論會刊》,1963
7、張領耘等,《蘋果園地面或土壤中施用六六六防治桃小食心蟲的效果》,《中國植保學會1963年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
8、張領耘等,《桃小食心蟲危害蘋果、梨不同品種與幼蟲蛀果、成活、生長發育及滯育的關係》,《中國植保學會1963年論文摘要集》(下冊)
9、張領耘等,《桃小食心蟲地面防治研究報告》,《中國果樹所研究年報》,1964
10、張領耘等,《樂果、三硫磷等殺蟲藥劑對蘋果害蟲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護學報》,1964,3(1):73-80.
11、張領耘等,《蘋果腐爛病的調查與防治》,《中國果樹》,1975(2)
12、張領耘等,《蘋果霉心病的發生與防治》,《西北園藝》,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