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如

張靜如

張靜如,男,1933年出生,北京市人。1950年起先後就讀於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長期從事中共黨史的研究,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年8月29日21點47分,張靜如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靜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33年
  •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9日
  • 職業:中共歷史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李大釗同志革命思想的發展》
人物履歷,人生經歷,生不逢時,溫馨家庭,大同中學,北京大學,逝世,個人作品,

人物履歷

我國著名學者、中共歷史學家、李大釗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高校黨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副會長、北京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研究”項目首席專家。
張靜如

人生經歷

生不逢時

不說命,只說現實,他出生的日子確實不好,正趕上國家處於危亡之時。自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得寸進尺,咄咄逼人,中國老百姓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害怕當亡國奴。
張靜如兒時照片張靜如兒時照片
最得意的事,是打日本小孩。恨日本人可不敢惹大人,只能欺負小孩。也別說,不是完全不敢捉弄大人。記得有這樣一些事:一件事是到日本洋行去偷東西。另一件事是在路上捉弄日本兵。北平淪陷八年,日夜盼著抗日的勝利。

溫馨家庭

他生在西城的新建胡同,因年紀太小,無印象。整個家庭生活是有序的。每天,父親上班。孩子們大的上學,小的在家玩。母親和傭人買菜、做飯、打掃衛生。兩位奶奶閒著沒事,或在家休息,或出外走走。
溫馨家庭溫馨家庭
北平淪陷後,社會生活各方面壓力都很大。儘管如此,孩子們卻不予理會,只是有時不愛吃粗糧,別的很少感受,因為一切有大人頂著。他們仍然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享受著家庭的溫馨。我就是在這樣環境中,度過了童年。

大同中學

1944年9月,進入了外交部街的私立大同中學。大同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人們美好願望的反映。大同中學的校訓、校歌立意於此,說明創辦者和繼承者都立志為培養青年學生走上人生的正確道路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靜如

北京大學

1954年2月,組織上調到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當時不願意去,因為喜歡搞歷史,不愛搞哲學。不過當時他又想到,研究歷史必須掌握理論,藉此機會學習點理論也是好事,學完了還可以想辦法轉回搞中國革命史。兩年半的進修,主要幹了兩件事。一個是繼續加強史料的基礎,一個是專心深入讀馬恩列的著作。他一直以為這兩年半叫“進修”,沒想到“文化大革命”以後,北京大學突然發給他一個研究生班的證書。這樣,他有了研究生學歷
張靜如

逝世

2016年8月29日21點47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個人作品

主要從事李大釗、中共黨史黨建、高校黨建、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研究、中共黨史學理論與方法,首倡中共黨史學研究、以中國社會史研究深化中共黨史研究,提出並論證了中共黨史是歷史科學及其重要意義。先後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出版了《李大釗同志革命思想的發展》、《李大釗生平史料編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中國社會》、《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中國社會》、《中國共產黨思想史》、《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共黨史學》、《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中國共產黨通史》、《張靜如文集》、《中國現代社會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思想史》等40餘部專著和教材。其中:《李大釗同志革命思想的發展》(195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部研究李大釗生平及思想的著作,《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獲北京市1996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中國共產黨通史》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的提名獎。
在60年的教學生涯中,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僅培養的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和高級訪問學者已110多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是國內著名的教授、研究員。同時,注重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自1987年起,發起並連續主持召開全國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碩士點年度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建立了此類專業研究生學習交流的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