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楓

張雲楓,1930年11月生,新民鎮黃竹垌村委會大窊村人。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總編輯。 張雲楓以"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為人生事業的座右銘,熱情地關注祖國、家鄉的建設。1994春夏,廉江發生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張雲楓在香港媒介中通過《文匯報》率先報導廉江災情,並發社論《港人關心粵西救災》,在香港第一個帶頭捐款,將第一筆捐款50萬元送到廉江,在石嶺建起"文匯新村"。1994年秋,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家鄉尖角國小購買單人桌椅,建立圖書室、電教室、籃球場,配置各種體育設施,並為尖角國小題詞:風雲人物鄉間出,華夏棟樑山中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雲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新民鎮黃竹垌村委會大窊村人
  • 出生日期:1930年11月
  • 職業:教授
  • 代表作品:張雲楓文集《報苑尋蹤》
基本介紹,超百萬字筆下春秋 近半世紀腕底波瀾,愛撒港城大地 情系家鄉建設,

基本介紹

張雲楓(1931~) ,原籍廣東廉江,新民鎮黃竹垌管理區人。
張雲楓
解放前,就讀於湛江市培才中學,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1949年春夏間,他到東江大鵬游擊區參加工作,解放後進入廣州南方大學學習。
1950年冬被抽調到湛江市土改工作團,土改工作完成後,張雲楓留在東海島擔任副
區長。
1958年到澳門成為《澳門日報》的一名記者。
1959年轉赴香港《文匯報》,從記者、編輯、採訪主任、副編輯主任、總編輯,直到升任社長、董事長。
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
張雲楓文集《報苑尋蹤》,留下了港澳新聞史上彌足珍貴的大量資料,可以說是凝聚了他愛國愛港一片赤誠的心血結晶。

超百萬字筆下春秋 近半世紀腕底波瀾

張雲楓先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從事新聞工作,近半個世紀與報紙不離不棄,從記者、編輯、採訪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董事長,可以說平面傳媒的每一個崗位,都曾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數十載筆耕不輟,光粗略保存的署名(包括筆名)文章,就已超過一百六十萬字,其餘新聞報導、訊息通訊等等,更是難以計數。
筆下春秋,腕底波瀾。我們都知道,在香港為人做事,都是很不容易的,何況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更是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張雲楓長期在《文匯報》工作,能夠從實際出發,尊重事實、立場鮮明、深入細緻、評論公正,十分維得。張雲楓先生好朋友曾廣源告訴記者,最令他欽佩的是,張雲楓先生思維敏銳,善於抓住重大題材,一鼓作氣,寫得氣勢磅礴,有聲有色。一些在平常人看來普普通通的事情,在他的筆下,淺出深入、扣人心弦。特別是他“有喜報喜、有憂報憂、該贊則贊、該彈則彈”,一般人不易做到,而身為記者,這一點彌足珍貴。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水荒嚴重,居民往往4天才獲一次供水。祖國內地決定引東江之水供應深、港,一宗水利工程在我們看來,亦是平凡之事。張雲楓卻抓住這一題材,深入施工現場採訪,寫出了《東江供水工程先睹記》等七篇報導。《東江供水工程七日游》等五篇記事,以及《一滴水萬顆心》等專題訪問,把百萬港人最為關心的“大事”,一層層地揭示在讀者面前。接著,他又與另一位同事一起,為電影記錄片《東江之水越山來》撰寫了七篇“解說詞”。影片上映時70多萬港人到場觀看,一項普普通通的水利工程,緊緊地扣住香港同胞的心,令人難忘。
張雲楓主持香港《文匯報》工作中,多次總結過在極端複雜的環境下工作的經驗和體會,並根據社會形勢,明確、公開地提出了“愛國愛港”的辦報方針。實踐證明,把報紙辦成香港愛國愛港力量的喉舌,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完完全全地為他們服務,越來越受他們的喜愛和擁護。《文匯報》漸成了香港很多單位、個人每天必備的精神食糧,報紙銷售量也與日俱增。在香港40多家中文報紙中,排在前幾名,成為一份融入香港主流社會和主流媒體的報紙。
曾經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領導的一位老同志,談起張雲楓時,認為“在政治上,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定地愛國愛港,由衷地擁護一國兩制的方針;在思想修養上,他潔身自愛、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深為他觀察和分析事物的冷靜客觀,見解卓爾不凡而折服”。早前,由香港海天地圖公司出版的張雲楓文集《報苑尋蹤》,忠實地記錄了他40年筆耕不綴的歷程。“筆底波瀾,胸中海岳”, 《報苑尋蹤》留下了港澳新聞史上彌足珍貴的大量資料,可以說是凝聚了他愛國愛港一片赤誠的心血結晶。

愛撒港城大地 情系家鄉建設

張雲楓在擔任香港《文匯報》社長、董事長的同時,除了繁重的日常工作之外,還身兼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友好協進會會董等一系列的職務,需要大量應酬,相當忙碌。但是,他仍然像往常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他經常說要儘自己的努力,為家鄉做一些事情。對湛江的感情,2007年4月7日發表在香港《文匯報》上張雲楓的署名文章《擁綠抱翠話湛江》可說明一切。
1994年,強颱風和暴雨正面侵襲湛江市,九洲江山洪暴發,廉江首當其衝。6月9日,《文匯報》刊登了曾廣源先生采寫的通訊《百年一見暴雨襲粵西》,同時配發《港人關心粵西救災》的社論,三天后,旅港湛江同鄉會發起募捐救災活動,《文匯報》共收到3000多萬港元捐款,及時送抵內地各災區,幫助解決了不少迫在眉睫的問題。廉江市石嶺鎮村民得以利用捐款迅速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並在水毀廢墟中建起了一條“文匯新村”。時任市長莊禮祥動情地說:在這次在災難中,《文匯報》做到了四個“第一”:第一個發布湛江受災的訊息;第一個配發《社論》;第一個募集到捐款;第一批把救災款送到湛江。對香港《文匯報》,我們表示萬分感謝!
地處窮鄉僻壤的黃竹垌,是張雲楓的老家,雖然長期在外地工作,但他亦一直惦記著這塊鄉土。2001年,在湛江市老領導林彥舉等人的陪同下,張雲楓回到了家鄉,了解到家鄉的一所國小基礎設施相當薄弱,只靠民眾集資和外出人士捐款建起兩座樓房,設施十分簡陋,還欠下了幾十萬元債務,便毅然決定,在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款項資助眼前的這座國小。在熱心人的幫助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不到半年,校園奇蹟般地“舊貌變新顏”,教學樓、新建立的圖書室和電腦室添置了一批圖書和電算化教學設備,教室里的課桌課椅、講台以及窗簾,全部更新,而且安裝了電風扇。校園內還鋪起了水泥路面,修建標準化籃球場以及娛樂、體育場地,操場上還築起講台、豎起旗桿,學生們在氣象一新的校園內讀書、學習、遊玩、嬉戲。如今的尖角國小,已建成全廉江市農村最美的一座學校,它的大門寫著一幅大字對聯:風雲人物鄉間出 華夏棟樑山中來。這是張雲楓為家鄉尖角國小手書的題辭,還有教學樓頂懸掛的“風華樓”三字,同樣是他對家鄉莘莘學子的關懷和殷切期望。
在張雲楓的帶動和影響下,好友董覺纓女士也拿出數十萬元幫助吳川梅菉鎮福利院敬老樓添置了全套設備。張雲楓的夫人鄭燕華女士,每年都從退休金中拿出一筆錢,捐助給福利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