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集大

張集大,又名張雪大,字榮,一九六七年生於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宜興,生長在江南砂泥張家中,是一位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集大
  • 別名張雪
  • 出生地:宜興
  • 出生日期:一九六七
  • 職業:藝術家
人物簡介,社會職務,藝術歷程,

人物簡介


集大在家獨苗男丁,由於家父(原國民黨人士)在日本侵略南京後隱居村野埋名,所知人甚少。從小受到砂泥張掌門傳人之薰陶,自幼熱愛砂泥,常愛捏泥玩筆,甚受家人長輩寵愛和讚賞。

社會職務

張集大(張雪大)
中國砂泥張紫砂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宜興陶都經濟聯合會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宜興陶雅紫砂藝術文化園高級工藝美術師

藝術歷程


十三歲在家人和友人的幫助下,推薦到國家級山水大師白丁門下學習其山水畫,深得老人喜愛,有幸得到過國家美術大師到其先生家中交流時親臨指導,性來揮毫撥墨者不勝其數,使之嘗到多門派及白石門下的風格,結交了多名忘年之交的朋友,並常有與他們一床睡覺徹談至東方魚白之舉,深受感觸。一九八六年,在親人和好友及多國名國畫大師的幫助下,在徐悲鴻大師紀念館成功舉辦了個人書畫展,得到了國家許多美術大師的賞識,並交換其作品,國內外友人高價收藏其書畫。廖靜文女士(徐悲鴻先生之妻)看後,當時就揮毫寫下了“覽美食而思鄉”,以資鼓勵。 一九八八年畢業於江南大學美術系(現攻讀碩士學位)後一直從事砂泥品的創作設計工作,在實踐中,家人長輩全身心投入、傾心力教,茶藝也突飛猛進。在家人的引薦下,少年玩塑器時有幸得到過當代花器泰斗多次悉心指導,然從小對花器造型有了紮實的功底。成年後還多次受到了顧景舟等大師的親臨指導,學習到了多方位的制壺絕學,使之壺藝上了一個台階,現在國內外享有盛舉,並有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花器全手工創作中,融書畫、抽象於一體,依根藝為基礎,表達出心聲,其作品千姿百態,生命力極強,新品不斷,甚受行家喜愛,收藏家爭相藏之。
張集大
二00七年美國哈佛大學陶瓷學高級教授凱文凱莉博士(kaven tkivlve)一行觀看了全手工製作過程後,讚嘆不已,並當時就用英文題字以深表讚賞,並高興地一起合影留念。
一九九四年,國民黨黃埔學生張來寶(親伯父)老先生一行前來宜興邀請其到台灣,為之創辦世界一流的工作平台,得到更好更深的深造,但心仍願在本土發展,利用本土資源更好地突出砂泥之原味,為地方爭光、發熱,故不惜辭之。
一九九六年真正承接了家人砂泥張主持工作的任務,然之繼承了砂泥張的遺志,為砂泥張之事業承前啟後,不辭辛勞,兢兢業業,使之砂泥張名譽更響亮、更輝煌,榮獲了許多國家級大獎和名人的賞識:二000年,作品《大容天》壺在第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優秀獎”,此壺被台灣同胞收藏於台灣博物院;
與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國學大師李榮勝交流與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國學大師李榮勝交流
二00一年,作品《松鼠葡萄》壺在“宜興紫砂藝術澳門交流展”中獲得銀獎,同年在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優秀獎”,電視台爭相報導;
二00四年,《高瞻遠矚》蒼松壺在海峽兩岸(福建)優質農產品貿洽談中國(福建)茶葉博覽會茶具大賽中獲金獎,人民日報作了專題報導;
二00五年,《和平世界》花壺在中日韓國際茶文化交流會精品名壺展中獲特別金獎,其壺被日本友人收藏回國;
二00七年,在第四節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大詩人徐放老先生(原人民日報總編
2010年上海民間藝博會特別金獎——自控提梁2010年上海民間藝博會特別金獎——自控提梁
輯)看上一把小型花器壺,非常高興並收藏。當時就題寫了“茶香養心”贈之並一起合影留念。立即通知人民日報編輯前來作了專題訪談。民間藝術砂泥張傳人之“生活與創作—張集大”,期間也收到了國家人文奧運辦,中國禮品大賽組的邀請函,邀砂泥張工作室為之設計禮品。
二零零九年12月創作的紫砂壺受中國新華社發表杜論,由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財經頻道專題報導。
二0一0年成功獲批砂泥張紫砂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