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陵,男,漢族,現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個人簡歷 1)1975年參加工作,西安漂染廠任電工 2)1978/2---1981/12 建築力學 理學學士 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3)1982/2---1985/8 助教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4)1985/9---1987/7 結構工程 ...
張陵是電視劇《玄門大師》的主人公,男,由佟夢實扮演。角色設定 張陵,張大順、冷翠之子,自小與父親一起生活,因為其父是一個行事率性、不受規矩約束的人,因此在他的影響下,張陵的性格也是放蕩不羈、隨性自由。他自小天賦秉然...
張陵是游卡桌遊推出的桌上遊戲《三國殺》中的武將牌,所屬擴展包為“璀璨星河·少微”。張陵是3勾玉、群勢力武將,設計來源於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擁有武將技能“虎騎”和“授符”。角色背景 張道陵(34—156),字輔漢,原名張陵,...
張陵 張陵(34~156)中國東漢五斗米道創立者。後改名張道陵,字輔漢,敬為張天師。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少時喜讀河洛圖諱、天文地理之書。曾入太學,通達五經,又好黃老之學,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漢明帝時曾任巴郡...
張道陵(34—156),字輔漢,原名張陵,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道教創始人。因其最初創立的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故又稱張天師。人物關係 糾錯 關閉糾錯 孫子 張魯 本名 張道陵 別名 祖天師、張天師 字 輔漢 所處時代 東漢 ...
東漢時,張陵創立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詞語解釋 三官...
盟威,道教齋醮科儀。指設盟授以威儀。天師道為祭酒(治的首領)授以印劍,稱正一盟威。《洞玄靈寶玄門大義·釋玉訣第三》中載有盟授威儀之事。盟真齋齋醮科儀。也作“明真齋”。人物簡介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
《中華神話英雄。6》是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權迎升 內容簡介 《張天師傳》道教第一代天師,原名張陵,東漢沛國豐人。在神仙世界中,他位居“四大天師”之首。 傳說其母劉氏曾夢一天神將一束蘅蕪香塞入懷中,不久即生下...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形成於我國東漢末年:張陵創五斗米道,張角創太平道並利用太平道發動起義.後失敗,太平道的宗教組織幾乎不復存在:五斗米道經張陵、張衡.傳至張魯:張魯投降曹操,五斗米道得以延續。魏晉時期...
東漢順帝時,張陵創立道教,於汗安元年(公元142年)開立二十四治(道教最早的二十四個傳播基地),太清觀即二十四治之一,稱主薄山治。相傳,“汗主薄王興好道,一日遇白玉蟾載引,於此升仙而去。”主薄山治比娥眉山治(峨眉山)、...
認為樊鰷刪《嚴氏春秋》“猶多繁辭”,乃減定為二十萬言,被稱為“張氏學”,和帝時升侍中。年七十卒於官,私謚曰憲文。家族成員 妻子:司馬敬,張霸後妻 兒子:張光超,司馬敬所生 兒子:張楷 孫子:張陵、張玄 史書記載 ...
正一派的創始人為張陵 (公元34—157年),字輔漢,號天師,道教尊稱為張道陵。他於東漢末年創立五斗米道,後被道教奉為創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與他的封號。《清微仙譜》、《歷代神仙通鑑》和《列仙傳》傳其為漢留侯張良的八...
張陵實是來豐後的第一代張氏之裔。張剛父子對此子愛護有加,悉心教養。張陵生性聰敏,悟性極佳,七歲便能通悟老子之《道德經》,對老子的哲學思想印象極深。同時,對天文地理、經書讖緯皆窺其奧,一點即通,舉一反三。建武中元(...
例如,劉宋的陸修靜,查閱《陸先生道門科略》(HYlll9),顯然是將東漢的張陵(張道陵)仰奉為祖師的天師道道士。而且陸修靜倡導三洞學說一事可以明確地從“靈寶經目序”(《雲笈七箋》卷4)、《洞玄靈寶五感文》(HYl268)中獲知。就是...
張魯(?-216年、245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孫。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於東漢末年相繼...
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26~144在位)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這標誌著道教的正式創立。鶴...
後來,張范之子張陵及張承之子張戩被山東賊擒獲,張范親自見山東賊要回二子,山賊便將張陵歸還。張范答謝說:“諸位把孩子還給我,這份好意是很厚重的。人的感情雖然偏愛自己的孩子,但我憐惜張晉戈的年齡更小,請允許我用張陵換回張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