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陵公園,俗稱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在張陵山沒有發現張蒼的墓葬,卻發現不少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陵公園
- 俗稱:張陵山
- 地理位置:鎮西南1.5公里處
- 墓住主:漢丞相張蒼
張陵山一般指本詞條
張陵公園,俗稱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在張陵山沒有發現張蒼的墓葬,卻發現不少文物。
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斧和不少陶器,為崧澤、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
江蘇吳縣張陵山良渚遺址地址位於江蘇吳縣甪直鎮偏西2公里處,1956年江蘇省文管會調查發現。有東、西兩座土墩,相距100米,當地人叫東山、西山,遺址面積約6000平方米...
趙陵遺址在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南、吳淞江南岸,是一座占地約10畝的土山,與吳縣張陵山東西相戶。...
早期以錢山漾、張陵山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魚鰭形足的鼎、袋足、鏤孔豆、貫耳壺、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
典型遺址除崧澤外,還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常州圩墩、浙江吳興邱城、海寧墳橋港等。從各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和陶器的羼和料有較多稻殼可知,崧澤文化的先民主要...
1977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中,經鑑定有一件玉管為蛇紋石玉石,就不是遼寧產生的岫玉,玉料可能是江蘇鎮江的產物。...
湘潭大學軟體工程本科專業調查研究——李枚毅,黃捷,張陵山等(187)材料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方法的研究——楊振華(193)ACM/ICPC程式大賽人員選拔與應賽策略——石躍祥(...
良渚人形玉觽,高6厘米,最寬1.2厘米,1977年江蘇省吳縣張陵山遺址M15出土。...... 良渚人形玉觽,高6厘米,最寬1.2厘米,1977年江蘇省吳縣張陵山遺址M15出土。...
張陵公園位於鎮南約1公里的張陵山。原有東西兩土阜,高約20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後張陵西山因磚廠取土製坯,夷為平地。張陵遺址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
崧澤文化的一種地方類型。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腹地。除上海市崧澤遺址外,重要遺址尚有蘇州市吳中區越城、草鞋山、澄湖、張陵山與常熟市錢底巷,以及浙江省湖州市邱...
梅梁湖景區位於太湖北部,由太湖北部的大水灣——梅梁湖和沿湖山巒組成,山長水...鎮南2公里的張陵山有青蓮崗文化類型與良諸文化類型的遺址。相傳鎮南的吳宮鄉...
良渚玉冠型器,文物,1977年江蘇省吳縣張陵山遺址,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良渚玉冠型器,文物,1977年江蘇省吳縣張陵山遺址,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良渚玉冠型器圖...
良渚文化包括浙江餘杭反山、瑤山,江蘇吳縣、張陵山、草鞋山,武進寺墩,常熟羅墩和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安徽阜寧等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這一時期的文化。...
重要遺址有江蘇南部土墩墓、高郵神居山漢墓、海安青墩、揚州唐城、灌雲大伊山石棺墓、滬寧高速公路古文化遺存、句容丁沙地、崑山趙陵山、綽墩、吳縣張陵山、新沂花廳...
許多土墩上發現有由祭壇和墓葬組合而成的所謂祭壇墓地,由以早期的趙陵山、張陵山,中期的瑤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為典型。...
此外,蘇州地區範圍內還發現了多個類似的史前古遺址,如位於甪直的新石器時期張陵山遺址、石湖的新石器治平寺遺址、高景山的新石器茶店頭遺址、車紡的新石器搖城...
研究表明,良渚玉琮由張陵山M4的圓筒形單節矮琮,到寺墩M3、草鞋山M198的方柱體多節高琮,形制上總體表現為橫截面由圓漸方、器形由矮漸高、紋飾由繁漸簡的...
張陵山與晉人對話 古人聚居澄湖底 千年羅漢搶救記 意外的發現 “塑聖”楊惠之 羅漢“活”了 顧頡剛“打倒”偶像 匹夫心中懷天下 甫里先生築清居 ...
在 20世紀70年代的考古中又發現了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草鞋山、石湖越城、吳中區甪直張陵山、車坊搖城等遺址,進一步向人們展示了太湖地區吳文化的悠久歷史。藏書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