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鏡人

張鏡人

張鏡人,1923年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家學淵源,不僅擅治發熱性疾病,而且對內科雜病及疑難疾患,如眩暈症、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腎炎、尿毒症、皮肌炎、紅斑狼瘡、多發性骨髓瘤、口腔黏膜病的多發性口腔、扁平苔癬、白斑等,均有豐富的辨證論治經驗,特別是對臨床常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腎功能衰竭,進行了系統觀察研究。2009年6月14日,國醫大師表彰大會前夕,張老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享年8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鏡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2009年6月14日
  • 職業:醫生
  • 主要成就:全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顧問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
人物簡介,人物小傳,人物生平,醫學成就,個人榮譽,學術觀點,基本觀點,新感務求表透,腎炎領域新里程碑,繼承與創新互濟,名醫醫話,腎病綜合徵,談治胃脘痛的體會,用藥特色,鐵樹葉,野葡萄藤,傷寒熱病大法,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張鏡人歷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暨中醫氣血理論研究室主任、上海醫科大學教授、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顧問。全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顧問。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顧問;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上海市中醫藥情報研究所顧問等職。曾任全國政協第七、八屆委員會委員、政協上海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人物小傳

1923年,出生於上海中醫世家,為張氏內科第十二代傳人;
張鏡人
1945年,獨立掛牌應診;
1954年,出任上海市衛生局醫療預防處中醫科副科長;
1990年,成為全國首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991年,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4年,獲“上海市名中醫”;
2004年,成立“張鏡人首席名老中醫工作室;
2005年,擔任廣州海軍醫院的胃腸顧問;
2007年,帶領林烽教授研究口臭專題,研究出“雙清平衡免疫療法”;
2009年,榮獲全國首屆“國醫大師”稱號。

人物生平

先生出生於名醫世家,其曾叔祖張驤雲,以擅治傷寒而稱譽社會,以醫德高尚而口碑極佳。先生幼承庭訓,立志杏林,為第十二代傳人。年未及冠,便學習古典文學,同時攻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著作。18歲開始單獨應診,初出茅蘆,便顯露頭角。在1946年參加國民黨政府考試院舉行的中醫師考試中,高居榜首。建國初期,先生率先關閉私人診所,參加上海市衛生局工作,曾任中醫科副科長、中醫處正、副處長等職。籌建上海中醫學院及中醫醫療機構,為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先生一直潛心鑽研醫學,精益求精,對中醫理論積累了深厚的造詣,同時,不拘門戶之見,博採眾長,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在發展中醫理論上甚有建樹。在臨床上有著豐富獨到的經驗與用藥特色,頗多創新。如對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後遺症、冠心病、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均有深入研究,療效卓著,成果斐然。建國以來,先生不僅在國內講學,還十餘度應邀赴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講學,交流中醫藥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每每載譽而歸。先生熱忱培養中醫的新生力量,桃李滿天下。先生急病人所急,經常奔赴全國各地及外域地區,悉心為病人解除苦痛,博得各界人士及廣大患者的信任與稱讚,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深受中醫同道的愛戴與尊重,被香港報刊譽為“滬上中醫第一人”。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4年榮獲首屆上海市醫學榮譽獎。1996年榮獲中央保健委員會優秀保健獎。1990年經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全國首屆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1995年獲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張鏡人
發表科研論文108篇,主編及參編著作有《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張鏡人》及《辭海.中醫學科》等20部著作。曾獲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獎。
先生因胃癌醫治無效,於2009年6月14日上午9時28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7歲。

醫學成就

創調氣活血法
曾創調氣活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證實,療效顯著,打破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腺體萎縮不可逆轉的觀念,為防治胃癌開拓了新的途徑,獲全國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甲級獎及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慢性腎功能衰竭採取清濕熱以泄邪濁,益氣陰而養營血的標本同治法,為臨床所驗證,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二等獎。徒弟石蘊玉、張存鈞,均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

個人榮譽

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4年榮獲首屆上海市醫學榮譽獎。1996年榮獲中央保健委員會優秀保健獎。1990年經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全國首屆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1995年獲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學術觀點

基本觀點

張鏡人一直潛心鑽研醫術,精益求精,兢兢業業,謹遵竭誠為人民服務的行為規範,在學術上恪守“茹古涵今,兼收兼蓄,立足臨床,重在創新”的治學思想。
張鏡人對內科雜病,頗崇景岳;外感熱病則服膺葉、吳。臨床治療提倡遵經而不泥古,師法而不拘方,嘗謂:用藥如用兵,有攻有守,知常達變,貴在靈活,化裁在我,惟求取勝。

新感務求表透

診治熱,主張“表”與“透”,提出新感務求表透,不使入內,伏氣務求透表,促其外達。“表”“透”之法,重在祛邪,所以衛氣營血各個階段,凡欲祛邪外解,或導邪由里出表,離不開“表”與“透”二法,而豆豉、豆卷兼具“表”與“透”的性能,最為適當。據此學術觀點,治療變應性亞敗血症、巨細胞病毒感染,取得良好效果。
對慢性胃炎,先生指出,胃痛一症,歷代醫家多主於寒,寒凝氣滯,不通則痛。但從臨床觀察,脈證分析,慢性胃炎應屬熱鬱氣滯、或寒熱夾雜之症,故立調肝理氣、和胃清熱之法,聯繫胃黏膜病變,腺體萎縮者,配合養營活血,腸腺化生者,配合祛瘀消癰,打破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腺體萎縮不可逆的觀念,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腎炎領域新里程碑

在深入研究慢性腎炎過程中,先生提出:“慢性腎炎的內因為脾腎虛損,外因為濕熱擾攘,徒益脾腎,則濕熱之擾不已,專清濕熱,則脾腎之虛難復,必須虛實並顧,標本同治。”確屬真知灼見,在中醫治療慢性腎炎的領域中,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張鏡人
在慢性腎炎的腎功能衰竭期,症見面色晦滯,泛惡嘔吐,舌質淡胖,常被視作脾腎陽虛,濁陰上逆,先生獨持異議,認為主要是濕濁困聚,耗傷氣陰及營血,陰損雖可及陽,但陽虛僅處於從屬地位。治療不應本末倒置,宜清濕熱,以泄邪濁,益氣陰而養營血。這些觀,已被大量臨床實踐所證實,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繼承與創新互濟

在醫學繼承和發揚的問題上,張鏡人總的思路是“繼承與創新互濟”,常道,不繼承就沒有基礎,不創新就缺乏活力,既要重視中醫經典著作與各家學說的論述,又不能忽視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對醫學繼承和發揚、補充與創新的重要性。張鏡人利用胃鏡觀察胃黏膜色澤形態的病理變化,實驗室檢查,尿常規所見的紅、白細胞與蛋白、管型,以及腎功能的測定,擴大了“望診”的範圍,豐富了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腎炎的辨證內容,提供了治療的啟示。張鏡人還和生物醫學工程科技人員協作研製“脈象儀”,積極探索“切診”的客觀指征。還準備藉助電子計算機來識別舌象,並研討“聞診”與“問診”的信息輸入途徑,冀能延伸中醫的四診方法,為中醫現代化作出貢獻。

名醫醫話

腎病綜合徵

腎病綜合徵,乃現代醫學病名。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可發現蛋白尿、血清蛋白總量降低、血膽固醇增高,臨床辨證僅見浮腫、乏力,脈常濡細,苔多薄膩、舌質淡微胖。脈證相參,分析其病機,當屬脾腎氣虛、濕濁瀦留所致。蓋脾主運化,作用於精微的攝取與水液的輸布;腎司開闔,作用於精氣的藏蓄與濕濁的排泄。太陰虛則運化無權,難以攝取精微,又難以輸布水液;少陰虛則開闔失常,未能固攝精氣,又未能排泄濕濁。清不升而濁不降,漸致血清白蛋白偏低、膽固醇反高,尿蛋白大量喪失。此雖結合中醫學說推論,然《素問·至真要大論》曾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水熱穴論》亦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也而從其類也》,”《太陰陽明論》更明確指出:“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因知浮腫乏力等症,確與脾腎同病,濕濁中困有關。然“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生”,且濕濁易從熱化,故治法宜氣陰兼顧,濕熱兩清。余常用保真湯加減,取得良好療效。本方出自《證治準繩》,由人參、黃芪、白朮、甘草、茯苓、五味子、當歸、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白芍、柴胡、黃柏、知母、地骨皮、蓮心、陳皮、姜、棗等藥組成。唯五味子嫌澀斂;熟地嫌滋膩;天冬麥冬嫌潤;知母、黃柏與地骨皮嫌涼,恐壅滯水濕濁邪,均宜去之。人參易孩兒參,蓮子易蓮須,再增芡實,山藥平補脾腎,米仁根、石葦、大薊根、澤瀉清化濕熱,每獲桴應。從實踐中體會,中醫升清降濁之理,含義良深,值得重視探討。
張鏡人著作張鏡人著作

談治胃脘痛的體會

對胃脘痛一證,當明辨寒熱虛實。新病或暫病,多屬寒,屬實.寒者熱之;實者,飲食所傷消導之,肝氣相乘和調之,療效較好。若久痛不已,寒漸化熱,實亦轉虛,寒熱達錯,虛實夾雜,選方遣藥,殊費斟酌。蓋脾之與胃,以膜相連,脾性喜燥,宜升則健,胃性喜潤,宜降則和。相反而又相成,其升降之樞機,全賴肝家之疏泄,故脘痛雖責之胃,病機卻不能不涉及肝脾,論治自需從肝、脾、胃著眼。臨床體會,胃脘痛遷延經年,每有蘊熱,辛燥之品萬難合撤。然痛必氣滯,肆意寒涼,氣機更礙,欲除疼痛,不猶緣木求魚,且肝失疏泄,脾胃升降乖常,清無所歸,濁無所降,是以脘腹脹滿與噫噯酸苦等症並見。太倉熱擾,甚至耗陰損絡,或嘈雜、或燔灼、或便血、虛中夾實,病變蜂起。余於斯證,獨宗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說,主張寒溫相適,升降並調,營陰兼顧,虛實同理。適寒溫,恆取蘇梗之辛香微溫,“斂木氣橫逆,散肝經郁滯,”配黃芩、連翹之苦寒清熱,“入胃以和胃陽而與脾陰表里”;調升降,恆取柴胡之輕舉暢達,“引脾胃清氣行於腸道”,配旋覆花、代赭之和胃降逆,“鎮其陰氣,宣發胃陽”;顧營陰,恆取丹參之和營活血,配芍藥、甘草之酸甘化陰,緩急止痛,“行營氣而瀉肝木……和逆氣而補脾土”;理虛實,恆取孩兒參之健脾安中,配香附、枳殼之理氣除滿,“氣順則胸膈利”。上列藥物,分之似嫌支離無序,合成湯劑,實為芍藥甘草湯、旋覆代赭湯、香蘇散、柴胡疏肝散諸方之複合,溫涼通補,堪符衡平之旨,庶幾緩緩圖功。

用藥特色

鐵樹葉

鐵樹出自海南閩廣,現各地園圃普遍栽培,亦可取幼株移植盆中,不甚長,供案頭觀賞。其葉紫黑作細尖瓣,生兩旁,如篦箕,每數年開花不次,色微紫而白,狀若瑞香,累月不凋。據《綱目拾遺》考證,即《群芳譜》載錄的鳳尾蕉,又名番蕉。並說:“友人唐振聲在東甌見鳳尾蕉,土人皆呼為鐵樹,則知今人所用及洋舶帶來之葉,皆番蕉葉,而非真正鐵樹葉也。瀕湖於隰草部祗列甘蕉蓑荷,而於虎頭鳳尾等蕉,概不及焉。或當時未有知其性者,今隸之以補其缺。”相傳需以鐵屑和泥壅之始茁壯茂盛,故稱鐵樹。葉入藥。性味或謂甘酸微溫,或謂酸寒,功能“平肝,統治一切肝氣痛”。所結果實則有毒。
張氏常用鐵樹葉配合芍藥、甘草,醫胃脘疼痛,頗獲靈驗,未見任何反應,非鐵樹葉之功,實為他藥之力。張氏用藥多有玄機,留給其門人文章餘地而已。然《綱目拾遺》雲真正的鐵樹,乃鐵連草,系另一品種,“形如屏風,狀如孔雀尾分張,黑色細支,刀砍不斷,斧之乃折,治一切心胃及氣痛。煎湯服,立愈。”果爾,對胃痛的治療作用,當更優於鳳尾蕉葉,擬設法採集,通過臨床,觀察療效。

野葡萄藤

野葡萄藤即木龍,為yin'ao之莖藤,方書言煎汁飲服能愈嘔宛厥逆,或配合海金沙、麥冬、燈芯草、烏梅、當歸、紅棗,療五淋血淋,滴可去障翳。然醫案不見記載,功效猶未詳也。江南民間用治痹痛。余對肝腎陰虛,濕熱挾瘀留滯營分,肢節酸楚,頭面、口唇、耳輪、頸項散發盤狀紅斑,或手指出現殷赤疹點者,每在養陰涼血劑中,酌加野葡萄藤一至二兩,頗獲靈驗。蓋性味甘涼,專清熱毒,且莖藤尤善通經達絡,熱毒解則斑疹消而筋脈自利耳。

傷寒熱病大法

外邪的感襲“受本難知,發則可辨。”症候的屬寒屬熱,治療的需溫需涼,各有其宜,不容偏差。所以,葉天士說“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實踐表明,屬於傷寒範疇的熱病,不外乎新感外襲和伏氣內發二端,新感雖有寒溫之分,惟外邪的侵犯,由表入里,治療只能表散;伏氣因新感引動,由里出表,治療必須透達,除了里結陽明的腑證可下奪而外,新感與伏氣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與“透”實為治傷寒熱病的大法。新感務求“表透”,勿使內入,伏氣務求“透表”,促其外達。特別應重視的是豆豉一味兼擅“表”與“透”的功效,乃治新感與伏氣的至當不易之品。
但強調治熱病以“表”與“透”為前提,推崇豆豉亦表亦透的作用,必須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衛氣營血的病程傳變,不同階段,採取不同配伍,以達到“表”或“透”的目的。如邪在衛分者,以蔥豉湯加減,因南方多濕而無北地的寒邪陰凝,故衛分之邪偏寒的,不必賴麻黃、桂枝的辛溫,辛溫反助邪熱,偏於溫的也不宜桑菊飲、銀翹散的辛涼,辛涼恐遏邪濕,這與章虛谷“始初解表用辛,不宜太涼,恐遏其邪,反從內走也”的見解是契合的。此時,蔥豉的微辛微溫,恰到好處。邪留氣分者,從梔豉湯加減,邪入營分或血分者,從黑膏方加減,三方都有豆豉,由於配伍的關係,蔥豉著重於發汗解表,猶葉氏“在衛汗之可也”的原則;梔豉著重於輕清泄熱,表里雙解,猶葉氏“到氣才可清氣”的原則;黑膏方著於育陰達邪,猶葉氏“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氣分而解,入血猶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原則。
張鏡人張鏡人
還要指出,邪未傳入氣分化熱,決不能輕予梔子的清泄;邪未傳入營分或血分,劫爍津液,決不能輕予生地、石斛的育陰生津。進一境始轉一法,獨豆豉的“表”與“透”則貫徹於整個病程的始終。打破了溫熱學派對汗法的清規戒律。很多醫家拘泥於朱肱的“風溫不可發汗”及王履的“每見世人治溫熱病,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其汗,變不可言”等說法。視汗法為畏途。然治療上確有得汗而解的機理。因此,薛生白說:“溫病發汗,昔賢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蓋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復有得汗始解之治法,臨證者當知所變通矣。”吳鞠通也說:“傷寒非汗不解,最喜發汗,傷風亦非汗不解,最忌發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異其治,即異其法也。溫病亦喜汗解,最忌發汗,只許辛涼解肌,辛溫又不可用,妙有導邪外出,俾營衛氣血調和,自然得汗,不必強責其汗也。”
應知內傷雜病重在扶正,所謂精氣奪則虛。外感時氣重在去邪,所謂邪氣盛則實。新感非表不解,伏氣非透不愈。救陰尚易,達邪最難,邪去則正安,熱退則津還。與其養癰貽患,無如曲突徙薪。葉霖說:“治熱病知補陰,是最為扼要處,知瀉陽之有餘,即所以補陰之不足。不僅恃增液諸湯,進乎道矣。”可算得上經驗之談。
汗法的任務,專主去邪,“表”或“透”均隸於汗法範疇。不過“表”有發表,有解表,有育陰以滋發汗之源等的區別;“透”有清透,有溫透,有化濕以開達邪之路等等的異殊。為傷寒熱病開闢了廣闊的治療途經。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至如陽氣虛弱,細肢冷,或汗出甚多及有其它不可“表”或“透”的見症者,自當別論。

人物評價

弟子們回憶,跟師多年,他從未在門診時間裡稍事休息,哪怕上一次廁所,連續門診八九個小時也是如此。老師在診療時對待病人耐心細緻,從不主動叫病人離座。他對每一張處方,每一味藥物,每一個劑量都仔細揣摩。在他書寫的病歷中,不會見到上方(指上次開的方)加某藥物的醫囑格式,每次處方都必定是一張完整的處方。他平等對待每位病人,在他的病人中有很多老幹部,按政策需要照顧。為了不給普通病人帶來影響,他堅持提前1個小時上班,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先為老同志診療。老師病後在家休息,仍有不知情的老病人找上家門去,他從不拒絕。但“反右”及文革時期,其師長同門對其言行頗多指責,與文革後的情況差異較大。以治療萎縮性胃炎而出名,卻終於胃部惡性腫瘤,其對疾病的體會之深、醫術造詣之高可見一斑。
張鏡人的國學功底深厚,也讓弟子們追慕不已。他青少年即秉承中醫講求儒醫相通、注重文化的傳統,書法、詩詞、繪畫水平也日趨精進,尤其是古詩詞造詣頗深。他每有感而發,思緒如潮,湧向筆端,佳篇天成,2006年結集出版有《張鏡人詩集》。他40歲時,裘沛然贈詩《慶張鏡人醫師四秩壽辰》七律,其中寫到:“借問江東吟詠者,風流人物屬張生。”贊他能詩之名。
昔日的江東張生已遠行,留給我們的是一個世家子弟,一個青年才俊,一個衛生官員、一個國醫大師,一個智慧老人疊加的背影。他在晚年曾作《醉花陰》一首,述及平生情懷,值得後人吟詠,其中寫道:中醫寶庫稱豐富,本草饒研究。願效李時珍,澤惠神州,億萬人增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