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當代著名畫家。1952年生於天津,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師承著名書畫家孫其峰,愛新覺羅·溥佐等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錫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52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院
  • 代表作品:群芳之首》、《宜富當貴》、《紫色飄香》
畫家張錫龍從藝簡介,畫家張錫龍人物評價,畫家張錫龍作品評價,畫家張錫龍媒體關注,畫家張錫龍作晶欣賞,

畫家張錫龍從藝簡介

張錫龍,當代著名畫家。1952年生於天津,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師承著名書畫家孫其峰,愛新覺羅·溥佐等教授。1982年進中央工藝美院,曾在張仃,白雪石等老一輩大師身邊深造。
張錫龍
1989年10月,應羅馬尼亞共和國文化部的邀請,在其首都布加勒斯特達列斯國家級展廳舉辦個人畫展,榮獲了羅馬尼亞文化委員會頒發給外國藝術家的羅馬尼亞共和國最高榮譽證書,並被授予中國藝術家的稱號。
1990年5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並在希臘幾個大城市進行了巡迴展出。
200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總理朱鎔基先生出訪歐洲六國時,將張錫龍先生精心繪製的《山城清幽》作為國禮由朱鎔基總理親手贈送給保加利亞議長索科洛夫;另一幅作品《國色天香》由歐盟總部收藏。
2002年9月,張錫龍先生在東歐摩爾多瓦共和國首都基希訥烏舉辦個人畫展,摩爾多瓦共和國總統沃羅寧、總理塔爾列夫先生親臨展會。在該展的開幕式上,中國駐摩大使徐中楷先生親手將張錫龍先生的力作《灕江春色》和《天香圖》兩幅作品作為國禮分別贈送給總統沃羅寧和總理塔爾列夫,受到總統和總理的嘉獎。
2006年12月,張錫龍的50幅花鳥、山水作品在法國巴黎諾曼第藝術展覽中心展出,展出作品深受法國等歐洲藝術家、收藏家以及藝術愛好者的關注與喜愛。
2007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勝川美術館舉辦了“張錫龍個人畫展”,此次畫展引起了日本收藏家、書畫愛好者的極大興趣,中日新聞報對該展進行跟蹤報導,並在其重要版面刊登了展覽的盛況。
2007年10月,應天津市高層領導的邀請,張錫龍先生為天津迎賓館貴賓廳創作了巨幅牡丹圖《群芳之首》、《宜富當貴》、藤蘿圖《紫色飄香》等,該貴賓廳為天津市最高層領導會見中外貴賓的地方。
2009年10月,張錫龍先生的作品《荷塘情趣》由中毛投資合作發展局贈送給茅利塔尼亞總統阿齊茲先生。
2010年9月,張錫龍先生的作品《金秋》等九幅作品由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畫家張錫龍人物評價

自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中國的國畫藝術家們紛紛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風采,讓世界了解中國,張錫龍算是較早的開創者。早在八十年代末張錫龍就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達列斯國家級展廳舉辦了張錫龍個人畫展,羅文委頒發了授予外國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證書。其作品令歐洲收藏家及書畫愛好者傾倒。隨後,在希臘首都雅典、東歐摩爾多瓦、日本名古屋、法國巴黎諾曼第等舉辦其個人畫展。2000年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先生訪問歐洲六國時親手將張錫龍創作的國畫作品《山城清幽》作為國禮贈送給保加利亞議長索科洛夫;2002年中國駐摩爾多瓦大使徐中楷先生在張錫龍畫展的開幕式上將張錫龍創作的富貴牡丹和山水作品分別贈送給總統沃洛寧和總理塔爾列夫。2007年9-10月間為天津迎賓館貴賓廳和春華廳創作了牡丹圖——群芳之首、宜富當貴和紫藤圖——紫色飄香。 自古以來,畫家能否承前啟後、功成名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他的傳統功底是否深厚。張錫龍就是一位傳統功底非常紮實深厚的畫家,多年來在繪畫創作上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使得他練就了一身嫻熟的繪畫技巧,他的作品暗藏著非常深厚而穩固的傳統繪畫基礎,在創作上他既能夠吃透古人,深入傳統,又能博取眾家之長。張錫龍的作品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立意新穎,營造著“天人合一”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味。有人說:張錫龍創作的牡丹作品確確實實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無論是從其構圖還是色彩的運用都追求“意韻”,欣賞者通過對他作品的聯想會產生很大的共鳴,思想感情受到感染,還會激發起人們的鬥志,帶給人們一種生機昂然之感。可真正了解張錫龍的人卻對他的花鳥作品疊疊叫絕。他的花鳥畫生動而有神韻,勾點不苟,極盡其態。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明快溫馨的格調。他作畫注重寫生,筆墨灑逸,賦色妍艷,清新爽人,獨具風格。用筆靈動而準確,能生動地刻畫大自然的生命,使人感到大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勃發。用藝術資深的、著名的花鳥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孫其峰前輩的話說:“錫龍畫花鳥畫蒼勁可喜,其勉乎哉”。
張錫龍
張錫龍在他酷愛的藝術領域發展全面。除牡丹花鳥受人們關注外,山水畫更受人們青睞。2007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勝川美術館舉辦的張錫龍個人畫展引起了日本多家新聞媒體如報社、電台、電視台以及收藏家、書畫愛好者和商家的廣泛關注,尤其對張錫龍的山水畫更加感興趣。展覽期間,日本美術界的泰斗,美術館館長田中先生曾邊欣賞張錫龍的山水畫邊說:“張錫龍先生創作的山水作品洋溢著一種靈性和活力。他巧妙地運用了石線,青花及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他的作品青新俊逸,撲秀多姿,題材廣泛 ,具有 濃郁的時代氣息。他 的山水畫以境取勝,注入了感人的空間意象,將感情自然融化于山水畫之中,創造出一種迷人的獨特畫境”。畫如其人,張錫龍為人樸實憨厚,不張揚,總保持一種尋常、中正、平和的心境”。
就是因為具備了良好的心態,才使得他的作品能夠揮灑實際生活、淳樸無華、清雅質樸、簡淡高逸,有著平淡恬靜的生活情趣和無限生機。觀賞張錫龍的畫會從他的筆墨中體會到高曠的心懷和清新、淳樸、典雅的藝術享受,他的作品達到了藝術魅力與作者人格升華的良好結合。

畫家張錫龍作品評價

張錫龍畫作的人文精神
秋仙
我與錫龍兄相識已二十年有餘。受家庭的薰陶,1952年出生的張錫龍自幼就喜歡寫寫畫畫,還不滿五歲就開始臨摹芥子園畫譜,步入天津美術學院是順理成章的事。從天津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到中央工藝美院進修深造,專攻花鳥、山水,尤擅牡丹。至今四十餘年習畫不輟,欣逢盛世。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牡丹,因為它象徵著繁榮、富貴、美麗和熱情。錫龍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集中精力創作以牡丹為題材的作品,其畫作獨特,別具一格,使人看後流連忘返,浮想聯翩。其花:用筆自如灑脫,花朵肥碩,艷中帶水,馨香四溢,既講究理性畫面的構成,又充溢著熱烈飽滿的情緒;既有對中國筆墨傳統的繼承,又有對新時代精神的體現。其葉:葉中帶風,迎風飄動,隨風漫舞。施用濃重的赭墨色,輔以清淡的牙黃色和含灰色,葉筋挺健而活脫,使整個葉面構成墨色基調,加之含蓄而微妙的色彩變化,色調筆法和諧統一,顯得格外清新高雅,明麗冷峻。其枝:枝幹的穿插疏密有致,勾線勁健,有渾樸天真、風韻瀟灑的意境,既講究中國畫的理性構成,又不逆自然規律,畫面保持十分穩定的視覺效果,再配以蝴蝶或蜜蜂的靈動,以靜襯動,以動補靜,追求生動和活力。在色彩使用上,以灰色基調上,運用淡牙黃色和淡紫色為跳躍色,使畫面顯得既美麗又豐富。與此同時,他在各類題材的花鳥創作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山水畫作在吸收了西畫的技法成分後,也顯得標新立異,在細膩鮮活中又不失空靈。 上世紀80年代末,錫龍兄的畫作就開始在國外引起轟動。先是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達列斯國家級展廳舉辦個人畫展,並接受了羅文委頒發的授予外國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證書,其作品《春夜》和《秋實》令歐洲收藏家及書畫愛好者傾倒。隨後,又在希臘首都雅典、東歐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日本名古屋、法國巴黎諾曼第等舉辦個人畫展,引起強烈反響。2000年,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先生訪問歐洲六國時,親手將張錫龍創作的國畫作品《山城清幽》作為國禮贈送給保加利亞議長索科洛夫;牡丹圖由歐盟總部收藏;2002年,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納烏舉辦畫展時,中國駐摩爾多瓦大使徐中楷先生以大使的名義將其《富貴牡丹》和《灕江春色》作品作為國禮分別贈送給摩爾多瓦總統沃羅寧和總理塔爾列夫,受到總統和總理的嘉獎。這些都為錫龍的國畫作品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近幾年,錫龍兄先後為國務院創作了多幅巨幅牡丹和山水作品;為天津迎賓館貴賓創作了牡丹圖——《群芳之首》、《宜富當貴》和紫藤圖——《紫色飄香》;為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創作了《金秋》等多幅不同題材的作品,再一次展示了錫龍兄的國畫創作實力。 自古以來,畫家能否承前啟後、取得成就,往往得力於傳統功底的深厚。錫龍兄也不例外。多年來,他在繪畫創作上艱苦的探索,練就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在創作上,他既能夠吃透古人精神,深入傳統意蘊,又能博取眾家之長。他的作品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並立意新穎,總在營造著“天人合一”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味。有人說:“張錫龍創作的牡丹作品,無論是從構圖上還是從色彩的運用上都在刻意表現一種生機盎然之氣象,且總能引起觀者的共鳴”。在我眼裡,錫龍兄的花鳥畫更加生動而有神韻,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明快而溫馨的格調。錫龍作畫注重寫生,他的畫筆墨灑逸,賦色妍艷,清新爽人,獨具風格,用筆靈動而準確,能生動地刻畫出自然界中的各種生命形態,並賦予它們情趣和詩意。用他的老師孫其峰先生的話說:“錫龍畫花鳥畫蒼勁可喜,其勉乎哉。”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的繪畫題材廣泛,除了牡丹和花鳥受人們關注之外,他的山水畫同樣受到人們的青睞。2007年5-6月間,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張錫龍作品展》引起了日本多家報社、電台、電視台以及收藏家、書畫愛好者和商家的廣泛關注,人們對張錫龍的山水畫同樣興趣十足。展覽期間,日本美術界的泰斗田中先生邊欣賞其山水作品邊說:“張錫龍先生創作的山水畫洋溢著一種靈氣和活力,他巧妙地運用了傳統的皴法,花青以及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他的作品清新俊逸,朴秀多姿,題材廣泛,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他的山水畫以境取勝,注入了感人的空間意象,將感情自然融化于山水畫之中,創造出一種迷人的獨特畫境。” 畫如其人,錫龍兄為人樸實憨厚,不張揚,總保持一種尋常、中正、平和的心境。
欣賞錫龍的國畫作品,你會從中感受到畫家高雅的藝術情懷和深邃的藝術思想。正因為有了這些,錫龍兄的作品才有了今天這種藝術魅力和藝術效果,被人們所青睞,所推崇。這是畫家在秋天經歷勞作之後獲得的金燦燦的收成!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錫龍畫作的人文精神,那便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畫家張錫龍媒體關注

張錫龍:花開無語香自遠
在現實生活里,畫家張錫龍絕對屬於不善言談的那種,甚至對待自己的畫也很自謙,從不張揚。這在當今大多忙於“以名取利”的書畫圈子裡,他就顯得格外另類。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默默耕耘的畫家,性格的內斂絲毫沒有影響他聲名遠播。同行曾經送他兩句詩——花開默默幽境遠,傳香天外誰可知。評論界甚至把他的成功說成“張錫龍現象”。無論是褒獎還是惋惜,我們都能從中品味出“大浪淘沙”的道理:在喧囂的浮躁泡沫之下,淡定的實力是無法埋沒的。
“選秀”編織“宮廷情結”
張錫龍(著名畫家)
2006年,天津市最大的外事接待場所“天津迎賓館”重新裝修後,要對原先陳列的書畫作品進行更新。由於作品的質量代表天津書畫頂尖水準,甚至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天津形象,新任市領導囑咐工作人員,對列為初選的畫家要先送“小樣”,通過層層篩選最終再由領導敲定。張錫龍的作品過關斬將,最終有三幅入選,且有兩幅(藤蘿圖和牡丹)被陳列在豪華的四號房一層最大的貴賓廳,另外一幅(牡丹)陳列在二層春華廳。天津市政協的一位主要領導看過作品後感慨:“張錫龍畫的牡丹不是作品,是活的植物……”。不久,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要對釣魚台國賓館的書畫作品進行更換,又慕名到天津找張錫龍,選中了他的一幅《金秋》。灰色調的山崖背景上是金黃色的碎花,取意“輝煌”;而前景四隻展翅的白鷺,被演繹為“四路通天”。同年,重慶市委書記薄希來陪同國家領導人到津,天津市領導特意將張錫龍精心創作的兩幅《灕江秋色》作為禮物相贈。兩幅作品,色調一紅一蘭,但同樣在雅致中透出磅礴。此後,他又為國務院創作了多幅作品。《天香園》《暗香浮動》由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贈送給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其它由國務院調研組贈送給山東、山西、江蘇、廣東深圳等省市。各省市要員來津,大都要問到張錫龍的畫。於是,就常有朋友調侃張錫龍是“宮廷畫家”。對此,無論是褒是貶他都只是報之一笑。
丹青傳遞中國形象
其實,早在1989年,37歲的張錫龍就應羅馬尼亞文化部的邀請,並受中國文化部的指派,赴布加勒斯特舉辦畫展。作為“中國文化日”活動的一部分,張錫龍展出的三十餘幅作品傳遞的異國情調引起參觀者極大興趣。羅馬尼亞國家機關報《火花報》兩次予以專題報導。至今,他的一幅山水還懸掛在布加勒斯特的長城飯店中央大廳,成為中羅友好的象徵。同年,張錫龍的作品又被國家文化部選送大希臘,在該國各大城市巡迴舉辦《張錫龍中國畫展》。
2000年夏天,前任國家總理朱容基出訪歐洲六國,將一個一米長的紫紅色錦絲禮盒親手贈與保加利亞議長索科洛夫,那是張錫龍精心創作的一幅山水《山城清幽》。
2002年9月,張錫龍在東歐摩爾多瓦舉辦個人畫展。2006年12月,張錫龍的50幅作品在法國諾曼第藝術展覽中心亮相,引起轟動。2007年5月,“張錫龍個人畫展”在日本名古屋勝川美術館舉辦,同樣受到關注,《中日新聞》報進行了跟蹤報導。 張錫龍的畫能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據說,張錫龍從天津美院畢業後,分配到天津絲綢印染廠從事圖案設計。一次,美國客戶來廠訂購產品,特別要求設計室的十幾名設計人員拿出各自設計方案,從中選優。張錫龍的兩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作品被選中,其中就有一幅柔和了西畫手法的《牡丹》。頭一炮打響,不僅成為了他專注藝術的動力,同時也使他得到暗示:藝術的生命不僅源自生活,更需要不同民族不同品類的融合雜交。在之後的創作中,他有意識地在突出表現民族氣質,展示水墨畫寫意風韻的同時,借鑑西畫的手法,將水彩、水粉甚至油畫的用光技巧與水墨結合,強調“以墨求氣,以線求骨,以色求韻,以光求動使畫面立體感更強,更加飽滿生動。
張錫龍(著名畫家)
可以說張錫龍的繪畫不僅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誼搭建了橋樑,而且,他的作品以藝術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民族的恢弘大氣和兼容並蓄的胸懷以及與世界所有民族分享和諧、美好的願望。
勤奮打造“新牡丹張”傳奇
張錫龍1952年生於天津,1975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天津美術學院工藝系染織專業,在著名國畫藝術家孫其峰、溥佐的指導和精心調教下,他很快掌握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對中國傳統畫及其創作理論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為他日後的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2年,他又作為天津市選送的一唯一一名頗有藝術潛質的青年畫家,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在張仃院長和白雪石教授等著名前輩國畫家的調教下,他的國畫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但他從未止步。正如孫其峰老人在為張錫龍畫冊作序時講到的——他為人忠厚,做事牢靠穩重,習畫三十餘載,逆水行船,從不收帆。其治學精神為當今中青年畫家之佼佼者。
有人說,張錫龍的畫藝來源於他對自然的熱愛,來源於對生活的思考,對藝術的領悟以及對大自然獨特的藝術感受。而他自己總結,最大的秘訣是勤奮。為畫好牡丹,他每年都要去“牡丹之鄉”山東菏澤去寫生。憶起第一次去菏澤寫生,張錫龍感慨萬千。1976年,還是美院學生的他在孫其峰先生的帶領下首次到“牡丹之鄉”。“住在一所國小里,地上鋪稻草當床,鋪蓋是自已從家背來的。那時候孫先生已近60歲,可還和我們一起起早兒去寫生,一畫就是一天。孫先生教我們的不僅僅是勤奮,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了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現實。這一點令我終生受益。” 近30年他“逢時必到”,使當地也許多村民都成了張錫龍的朋友,張錫龍也成了當地的“名人”。那裡的500餘種牡丹都被他反覆觀察,細心端摩過。在他筆下,牡丹花瓣的層次感,在風中的動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此,人們稱呼他“新牡丹張”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牡丹只是個代表。為畫好山水花鳥,他跑遍了眾多的名山大川和江南水鄉,積累了大量的寫生和攝影資料……但多年來他也因此推掉了許多商業性“筆會”,謝絕了眾多畫院、學校和企業種種名目的任職邀請。
張錫龍(著名畫家)
2006年7月,他的作品《春意》與我國當代眾多美術大師一起,入選了標誌中國繪畫、雕塑等藝術門類最高水準的《中國現代美術大系》,意味著他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行家們說,對於張錫龍而言,所有的一切,都不如“新牡丹張傳奇”本身更耐人尋味。我們期待著張錫龍在藝術的道路上續寫新的傳奇;同時也祝福他的牡丹花在更大的空間“隨處開無語,迎風送芳香”!
(作者/許步廣: 天津求賢雜誌社)

畫家張錫龍作晶欣賞

部分作品: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張錫龍(著名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