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達

在瀕臨消失的民間藝術中,竹絲鑲嵌的境況尤其令人感嘆,上世紀曾經兩起兩落,至今未看出復甦的跡象。有關文字記載極其簡略:首創者潘阿明,清末民初人,他的竹絲鑲嵌在抗戰初期歇業中斷,這是第一階段;1955年溫州藝雕生產合作社建立使竹絲鑲嵌重獲生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錦達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溫州市區府學巷
  • 主要成就:是唯一一位還在從事竹絲鑲嵌創作的老藝人
個人 簡介,曾經輝煌,關於竹絲鑲嵌,當年藝人,高雅陳設,枯木逢春,製作程式,能否重振,

個人 簡介

張錦達,世居溫州市區府學巷,現住上陡門。是唯一一位還在從事竹絲鑲嵌創作的老藝人。

曾經輝煌

張錦達今年62歲,世居溫州市區府學巷,他的手藝源自家傳。在阿爺那輩手裡就做花板竹絲鑲嵌一類工藝品,手藝傳給了父親。張錦達12歲時,幾家合作社合併建立藝雕廠,他就進廠當學徒工,跟父親學藝。那是“反右”之後的“大躍進”年代,工人董定津和花板藝人黃辛榮試製成功了切割竹絲的機械,為批量生產竹絲底板創造了條件。到“文革”時期,百花凋零,唯竹絲鑲嵌訂單不斷,生產銷售兩旺,從業人員達百餘。
竹絲鑲嵌從57年正式恢復生產以後,好幾次被選為進入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的禮品。其父當時主辦了溫州市花板社,後併入溫州市藝雕廠,竹絲鑲嵌就是在那時恢復起來的。他驚奇地發現,這項傳統民間手工藝品的興盛竟與國家重大外交活動聯在一起。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在上海與中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後,順道遊覽杭州西湖。在此之前,浙江方面做出周密細緻安排,特地要求溫州提供6件套屏風,以布置筧橋機場會客廳。當時筧橋機場是空軍訓練基地,條件簡陋,接待設施也不完善。“我父親接到任務後,創作了由6扇屏風組成的《國色天香·梅花》。”張錦達說:“梅花歡喜漫天雪,其選材意味深遠。緊接著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也到杭州參觀,父親接受了浙江省委接待處的訂製任務,趕製了6扇花鳥屏風。”這兩件作品是張錦達父親張忠清最風光的作品,因為它與西方兩位國家元首在中國政治寒冬里的破冰之旅聯繫在一起。溫州美術史上也為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關於竹絲鑲嵌

竹絲鑲嵌是將毛竹拉絲鋸凹用特殊的手法拼搭成“方勝”紋樣,並以此為底板。然後將白桃木或其他材料鋸成花鳥、蟲魚、人物等圖形,粘嵌在竹絲平面,再施以浮雕技藝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品。竹絲鑲嵌究竟源於何時藝界莫衷一是。由於竹絲鑲嵌的精緻典雅,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最輝煌是曾入住皇家士大夫家。新中國成立後,也一度輝煌過,然而這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人們觀賞觀念的變化,時至今日,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竹絲鑲嵌的身影了。

當年藝人

竹絲鑲嵌是浙江省一項重要的傳統工藝美術品。所謂竹絲鑲嵌,就是在竹絲方格紋樣上拼貼出以白桃木剔出的主題形象,通常有山水、花鳥、博古、人物,凸現浮雕效果。製成客堂屏風或掛屏,是高雅的家居陳設。清代多以名家書法做成條屏或掛屏懸於中堂,因頗具書卷氣而贏得世人青睞。由於畫面素色潔淨,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隨著收藏時間久遠,篾絲籬底紋的本色還會逐漸由黃而紅以致棕紅呈現古董色,顯得特別珍貴。
張錦達說:“我父親從藝雕廠創辦起就在那裡工作。解放前做木工,開過花板店,擔任過花板同業公會主任。在藝雕廠是一位著名的手藝人,去世時已84歲高齡。上世紀70年代,藝雕廠擴大成好幾個分廠,那時我家有多人在藝雕廠工作,大哥張錦松在藝雕二廠做黃楊木雕;五妹張筱秋在藝雕一廠搞石雕;六妹張筱玲在藝雕三廠搞竹絲鑲嵌。”一家五口靠藝雕吃飯。
上世紀50年代貫徹“雙百”方針時,溫州聚集了一批花板雕刻藝人,除了張錦達家族傳承外,上一代已去世的花板雕刻藝人還有諸正裘、仇寶發、蔣定藩、胡元球。如今他們的學徒鄭國銘、潘海明、傅治忠也都年至花甲或古稀,早已歇業。歲月不饒人,不少人由於種種原因荒廢了藝術生命。

高雅陳設

據筆者所知,現存最早的竹絲鑲嵌在故宮倦勤齋,是與建築相配套的家具陳設。古建築中,裝修最豪華的是清代。清代裝修最豪華的是乾隆時期,而乾隆時期最豪華的就是故宮東北角的倦勤齋了。倦勤齋所有的門扇均為紫檀木雕刻而成;圖案里填的都是竹絲,稱之為竹絲鑲嵌。圖案中間還嵌著數百塊玉石。倦勤齋內壁是紫檀木,外面貼以翻黃(翻黃又稱貼黃,即取用竹子內壁黃色表層,劈片、整平、軟化,在上面刻飾山水花鳥人物等)和鑲嵌,10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幾乎都是精美的竹編工藝,床和書架也有竹絲鑲嵌和雕刻。為了迎接奧運會,北京故宮進行全面修繕,特邀請東陽竹編工藝大師何福禮領銜作業。倦勤齋的竹絲鑲嵌和翻黃,歷經240多年滄桑歲月,沒有霉蛀腐蝕,只是脫落而已。可見竹子和木材一樣,只要處理恰當,可有數百年使用壽命。
北京頤和園宜芸館的家具珍品中也有竹絲鑲嵌。宜芸館是慈禧侄女隆裕在園中的住處,光緒迫於慈禧太后的壓力不得不接納與隆裕這樣的婚姻安排,但是帝後兩人感情始終不和。宜芸館內的家具陳設均系寶石和竹絲鑲嵌拼出。

枯木逢春

1981年,張錦達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製作《玉蘭綬帶》大型屏風,浙江美院老教授鄧白為它題了詞。10年後,張錦達完成最後一批竹絲鑲嵌任務後,便不再做了。這一停產就是一二十年。人是一天天衰老的,家族式傳承似乎也再難有起色。
2006年,竹絲鑲嵌遇到了第二次復甦機會。張錦達說:“鹿城區文化部門要申報文化遺產項目,三番五次找上門來,為我整理口述資料,拍攝照片錄像。我被感動了,一顆熄滅的心被點燃了起來。我想,不能把祖傳的手藝喪失在自己的手中,我有能力、有信心,也完全有條件把這一遺產項目恢復起來。”是的,政府資助、朋友支持,這是兩股巨大的力量。今年初他做了計畫,抓緊整理歷史資料,創作幾件好的作品,尋找場地,物色人才,爭取早日把竹絲鑲嵌工作室建立起來。他花了數千元裝了一台篾料切割機;又花了一筆不小的費用,去了一趟嵊州購買白桃木。前些時,為趕製作品不得不拿白椴木來臨時代替。但從質地、密度和觀賞效果看,白椴木怎么也趕不上白桃木。白桃木有雌雄之分,雄白桃木色彩柔和,質地均勻細膩,而雌性白桃木有黑點,不適宜做鑲嵌材料。

製作程式

先製作篾絲籬底板
一、取毛竹剖篾;
二、鋸篾條,分長短兩種,鑿出等距離凹槽;
三、拼搭長篾,鑲嵌篾紋幾何底板;
四、嵌短篾,以正反兩面嵌成篾絲籬底板,暗榫緊扣。
再在底板上鑲嵌白桃木
一、將畫面各部形狀用薄紙勾摹下來;
二、將勾好的外形貼上在白桃木上;
三、按白紙勾摹的外形線條,鋸出畫面形象;
四、把白桃木板片按原畫稿位置膠著於篾絲籬底板上;
五、在膠著的白桃木板片進行深淺層次不同的浮雕。這是精工細刻的一著,決定作品的成敗。

能否重振

退休在家的老工人鄭國銘對藝雕廠深感懷念。半個世紀前藝雕廠剛剛創辦時,他是以學徒工被招進廠的,一直做竹絲鑲嵌。當時藝雕廠在松台山腳的三牌坊附近,有職工四五百人,做竹絲鑲嵌的也有百多人。後來企業不景氣衰落了。
竹絲鑲嵌能否恢復昔日的輝煌?筆者又分別採訪了有關人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黃明月所長說,竹絲鑲嵌工藝細密複雜,生產流程長,投入成本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勞動力成本十分低廉,且政府對出口創匯的工藝產品還有適當補貼,所以能得到維持,而今卻比較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一鋼認為,工藝美術品種在不斷的流變之中,衰落是很自然的事。我們告訴後人,溫州歷史上曾經有過竹絲鑲嵌,有過它的鼎盛期,它的製作工藝作為史料被保存下來,這便足矣,後人不必刻意追求。火種在,火是不會斷絕的。此外,藝術的審美價值、收藏價值將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只有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才會具有生命力。潘一鋼還說:他希望傳承人能夠有一些創新舉措,使竹絲鑲嵌這一行業從前人手中接續下來、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