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鑒(台灣政治大學教授、中國行政學之父)

張金鑒曾任教於河南大學,南開大學,被譽為“中國行政學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金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安陽
  • 專業方向:行政學教學與研究
  • 逝世日期:1989年10月22日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張金鑒(1903—1989),字明誠,河南安陽人。畢生從事行政學教學與研究,成績卓著,被譽為“中國行政學之父”。

人物經歷

張金鑒10歲啟蒙,1919年入開封明誠預備中學學習,次年,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當選彰德七縣學生聯合會會長及反帝國主義同盟主席。1926年考入北京大學學習一年,後從中央黨務學校畢業。1931年考取河南省留學歐美公費生,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系學習,獲學士學位,隨即入該校政治研究所攻讀行政學,獲碩士學位。
張金鑒
1935年,學成回國的張金鑒任國民政府中央組織部設計委員兼中央直屬江寧縣黨務指導委員會委員,不久即赴蘭州任西北日報社總編輯兼代社長。同年,受聘擔任河南大學教授兼訓育主任。
張金鑒在河南大學任教期間,主要講授行政學。1935年6月,由他撰寫的《行政學之理論與實際》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開中國行政學研究之先河,並被列為大學叢書。他以此著作為教材,為政治學系大三學生開設行政學課程,選修學生甚為踴躍。講課時他並不照書宣講,而是補充大量的新知識、新材料。由於他學識廣博,講課認真負責,內容充實,條理清晰,勤於板書,便於筆記,因而深受學生歡迎。他對學生督策甚嚴,要求隨堂記筆記,期末對筆記進行評閱。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期中以撰寫研究報告代替課堂書面考試。
作為訓導主任,他整頓校風,制定規則,從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抓起,從教室、飯廳、寢室秩序的維持,到上課情形的監督等無微不至,事必躬親。他要求學生一律參加升旗和早操,規定每晚10點鐘必須關閉電燈就寢,以此嚴肅紀律,振作學生精神,收令行禁止之功效。他加強對學生社團活動的管理,注重學生品行的考核,隨同學生一起參加愛國遊行示威活動,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如公演話劇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除了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獎罰分明外,他還講究工作方法,以身作則,因勢利導,寬嚴得當。經過一年的辛勤工作,河南大學校風為之一新。
一年後,張金鑒離開河南大學,先後在南開大學等校任教。赴台後,任台灣政治大學教授併兼政治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所主任,台灣中華學術院行政管理研究所理事長、“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他還擔任台北市豫劇改進會理事長長達10年之久,創辦了《民主憲政》(半月刊)及《中原文獻》(月刊)。
張金鑒一生出版專著40餘部,撰寫文章300餘篇,代表作有《行政學之理論與實踐》、《行政學典範》、《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文官制度史》、《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學概論》、《人事行政學》、《當代美國左翼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等。在他80歲生日時成立“張明誠先生行政學術基金會”,募集新台幣120餘萬元,獎勵台灣各大學研究行政學的優秀學生。
1989年10月22日,為行政學教育與研究奉獻了一生的張金鑒病逝於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