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女

張金女

張金女,女,1925年出生,每個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現在是個拾荒人,家住廣州海珠南路一條小巷。她對比今昔,感到滿足。經常去“廣州市教育基金會”捐款,100至300元不等。 2012年11月27日,她再次踏進廣州市教育基金會大門,捐出了整整1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金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5
記者採訪,基金會說,

記者採訪

“幾乎沒見她吃喝,不見她休息”
2012年11月28日傍晚,記者在廣州海珠南路一條小巷裡找到了張金女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這是她的家。昏暗的燈光從滿是鐵鏽的門縫漏籃企祖紋出。
一位相處了30多年的鄰居說:“她肯定是撿垃圾去了。每天拉著小車在這巷子裡來來回回不知走多少趟了,直到小車推不動就回來,然後再出去。幾乎沒見她吃喝,不見她休息。”
臨近晚上7點半,記者在張金女的門外等候了近一個小時。才看見一位身軀佝僂、行動遲緩的老人正拉著欠酷漿一個小推車艱難前行,身披紅色塑膠布,腳穿破舊涼拖鞋,半截小腿裸露風雨中。
8平方米小屋堆滿撿來的廢品
張金女熱情地灶乘殼采把記者迎進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小屋內堆滿了阿婆平時撿來的就塑膠盒、玻璃瓶、廢鐵絲、紙皮等廢品。唯一的一張床也被堆成小山的廢品“霸占”。張金女盡力推開廢品,在床沿邊整理出一塊空位當座椅。
小屋內甚至連煮飯等基本用具都沒有,每一個夜晚她是靠著床上的廢品度過的,“我一個人住,還有一隻小貓陪伴,那就足夠了,上回有人出價100元,要買我的貓,我都不願意呢。”
因為不識字,市刪贈符教育局給張金女送來的慰問品燕麥片和牛奶也原封不動地擺在一旁,“這些東西太重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吃。”
笑稱拾荒是“鐵飯碗”
問到捐款的事,她馬上看了一下門外,俯身在記者耳邊說“不要聲張”。她告訴記者,最初是從一個老鄰居那裡知道有教育基金會的存在,“當時我就問他,聽說你經常捐錢,那錢都捐到哪去了?鄰居告訴我,可以捐到教育基金會,那我又問,每次要捐多少錢才行呢?他就告訴我,至少要100元吧。”了解情況後,她到教育基金會捐了300元,資助貧困學生上學。
“我每個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再加上撿廢品,攢了點錢,除了日常的吃喝外,自己留著也沒多大用處,乾脆捐出去吧。”前日,張金女再次走進教育基金會時只牛付,她捐出了自己攢下的一萬元。
張金女說退休後她就開始以拾廢品為生。“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因為我手中拿著‘鐵飯碗’啊,只要我不死,這飯碗一天都不會破,相比之下,我已經很幸福啦!”張金女她希望自己能為那些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繼櫻求潤續讀書的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基金會說

“我們真的很感動,張婆婆連續兩年來捐錢,看到老人櫻拳家這樣的境況,我們還真不想收她的錢,但她執意要捐出去。”廣州市教育基金會的袁老師告訴記者,她記得也是在這個寒風夾凍雨的日子,張金女拄著拐杖第一次走進基金會辦公室,是從家裡一路緩慢地一步步走過來的,捐出了300塊,有不少還是零碎的一毛錢。
“今年她再次致電基金會要捐款,考慮到老人家年紀這么大,我們就上門去收,免得她來回奔波。”袁老師說,到了張金女家中,張金女說想到基金會辦公室去坐坐,於是她陪著老人家又重新回到辦公室。老人家跟她聊了大半小時,聊自己的身世經歷,對比今昔,感到滿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