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祠

張釋之祠

張釋之祠,又名張公祠,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城西關釋之路北側,占地3697平方米,是紀念西漢廷尉張釋之的祠堂。

張公祠始建無考,元、明、清三代先後復建重修,歷代賢士歷此皆來拜謁。明代南陽知府顧福有《謁張廷尉祠》詩云:“曉出方城一駐鞍,先生嚴像肅衣冠。青山有廟名難泯,赤子無冤死亦安。直道曾匡王法正,片言能濟孝文寬。當時酷吏俱塵土,獨許廷評入史看。” 清人劉清藜《張釋之故里》詩云:“揖客將軍系重輕,況於結襪向王生。堵陽城廓今何在,留得當年廷尉名。”

197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歷代法治建設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本名:張釋之
  • 別稱:張公
  • 字號:字季
  • 所處時代:西漢時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陽堵陽縣(今方城縣
  • 主要成就:掌管全國司法
  • 基地:法治建設教育基地
張釋之祠,人物簡介,

張釋之祠

張釋之祠內現有明代“漢張廷尉祠記”碑一通,始建無考,明宣德四年(1429年)復建,成化十年(1474年)續修;弘治六年(1493年)又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再修。現存建築物饗殿三間,祠堂三間,後寢三間。為單檐硬山式建築,有長20米的畫廊一處。民國年間為縣門公所占用,1947年解放後為農業技術推廣站所有。1958年後成為縣人民醫院家屬院,現已退出。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釋之祠
張釋之葬於方城縣城西北兩公里的胡崗村旁。其任廷尉期間,執法如山,剛直不阿,時有"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贊語。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均予以高度評價。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釋之祠(人稱漢廷尉祠)漢式琉璃瓦疊檐門樓及圍院十分醒目。門楣"張釋之祠"幾個蒼勁大字,門前十五級台階,朱紅色的大門,門內有明弘治六年御立"漢廷尉祠記碑",碑高兩米有餘,寬約一米,碑底贔屓昂首(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龍之長子形似龜,好負重)、碑端盤龍碑帽中"漢張廷尉祠記"清晰可辨,碑之左右及前方三尊石獅自成三角;西北側坐北朝南的單檐硬山、柴瓦勾檐、前後聯體的三間古式卷棚建築就是祠堂大拜殿,殿內原供人們瞻仰的張地方釋之塑像已在文革中毀之;西側有畫廊,廊下是圖文並茂的張釋之生平及相關事跡展述;東側是館室,南側是展廳。游目四顧,青松翠竹,花木掩映,房舍古樸,祠碑雄壯,不覺使人肅穆起敬!

人物簡介

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縣(今河南省方城縣)人,又稱張廷尉。《史記》、《漢書》均有高度評價,有“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之贊語。期初用錢財買了個郎中令手下的騎郎,十年內得不到升遷,默默無名。他認為這樣混下去算是白白地浪費時光,想要辭職回家。中郎將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備,惋惜他的離去。就請求漢文帝調補他做謁者(在皇帝身邊引見賓客的小官)。
張釋之畫像張釋之畫像
張釋之朝見文帝後,談了關於秦朝滅亡和漢朝興盛的道理。文帝很讚賞他,就任命他做了謁者僕射(負責考核謁者的督察官)。而後由謁者僕射到公車令(負責守衛宮門的官吏)、中大夫(執掌諫諍論議,專為皇帝獻計獻策)、中郎將(皇帝外出,隨從護駕)直至廷尉(全國最高的司法官)均由文帝親提。死後葬於方城縣西北約兩公里的胡崗村,墓高約3米,直徑10米開外,省道魯姚路(魯山至信陽姚店)墓前繞道而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