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農(湖南大學教授)

張農,男,安徽省金寨縣人,1968年12月出生。中國礦業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學者計畫特聘教授。1992年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曾任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現任礦業工程學院科研副院長、深部煤炭資源開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礦業大學)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農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職業: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機械和機械電子系統工程系機械工程主任教授
  • 性別:男
個人簡介,社會職務,獲得榮譽,教育背景,

個人簡介

煤礦巷道支護及頂板管理是我國井工煤炭安全高效開採的關鍵技術,張農教授一直專注於該領域研究,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課題、十一五支撐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江蘇省基礎研究項目及省部人才計畫項目十餘項、企業合作技術攻關項目近百項。針對高地應力強采動作用下鬆軟煤巷圍岩大變形及結構穩定性控制難題,以巷道圍岩采(掘)應力場演化--采動岩體變形及破裂過程--支護圍岩作用關係為主線展開了深入研究。在煤巷層狀頂板錨固失穩機理及楔形整體控制對策、采場周邊應力演化分區和岩層運移特徵、采動巷道圍岩錨固結構穩定性分析及沿空留巷圍岩控制、采動破裂岩體注漿固結規律等方面形成了理論成果,在高性能錨桿、鋼絞線預拉力桁架等主動式高強預應力支護技術和滯後注漿加固技術上取得了創新,提出“三位一體”深井留巷整體控制技術;實現了複雜條件煤巷錨桿支護和深井留巷鑽孔法煤與瓦斯共采工程實踐的突破。從而為複雜條件煤巷提供了一套“頂板安全、結構穩定、變形可控”的新型高效支護技術,為煤炭高效機械化開採和煤與瓦斯共采提供可靠的地下空間保障。研究成果經兩淮礦區工程驗證後推廣到80餘對礦井、280餘萬米的巷道工程中,取得顯著社會、經濟和安全效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近年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SCI、EI檢索46篇;出版專著2部,獲國家專利授權39項。培養畢業博士6名、碩士40名。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6)、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第二層次)(2006、2011)、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6)、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畫(A類、2010)等人才項目資助。

社會職務

兼任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礦支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中國煤炭學會第四屆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軟岩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分會常務理事,《採礦與安全工程學報》、《能源技術與管理》、《煤礦支護》雜誌編委等學術職務。

獲得榮譽

獲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礦用錨索技術推廣先進個人(2001、2003、2006)、江蘇省第六屆優秀科技工作者(2003)、煤礦安全技術專家會診突出貢獻獎(2005)、江蘇省青年科技獎(2006)、煤炭工業技術創新優秀人才(2006)、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6)、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2008)、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2010)、江蘇省先進工作者(2011)、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2012)等榮譽稱號。

教育背景

1978.2-1982.1東北大學礦山機械工程系學士畢業
1982.2-1984.9 上海交通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碩士畢業
1986.10-1989.9日本東京大學機械系博士課程畢業並獲博士學位
代表性科技創新成果:
1984-1991 主要從事理論與實驗模態分析的研究。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利用機械或結構系統的系統狀態方程從實測的系統時域回響中識別系統的模態參數及物理參數的方法。在國際性學術雜誌與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數十篇,並被日本工程師協會動力學分會邀請做了專題學術報告。
1992年-至今:
1、從事旋轉機械轉系統動力學,大型機械及結構系統的模型減縮以及機械及結構系統的振動分析與控制等研究。世界上最先提出引用轉子、軸承、基礎的非線性振動分析及實測得到的系統回響來識別對中對參數及不平衡力的方法,該方法可被直接用於旋轉機械的實時故障監測。首次研發了大型系統(例如發電機組的轉系軸)模型的動態減縮方法。此方法也被成功地套用於超高大樓的結構模型減縮。參與研究和開發世界上第一台無接觸軸承的人工心臟泵(貢獻很大)。
2、研究和提出了理論模型與數值解方法用於車輛用動力傳動系統的動力學分析與速比變換控制,包括手動式、自動和無級變速齒輪箱及最新式的雙離合器變速箱。
3、提出了新的9自由度的家用車車輛動力學模型,並定義了新的動態穩定性影響因子。證明了車輛行駛中翻車的機理(無碰撞)。
4、研究提出了最新液壓互聯式懸掛系統的機理及其模型為多剛體系統運動與動力學分析、及振動和噪聲分析。
5、提出車輛在行駛中的實時系統慣性參數的自動識別方法並提交了PCT專利申請(Pending)。
6、研製出了主動液壓互聯式懸掛系統,此系統可控制車輛的各種運動模態(彈跳,翻轉,前後翻轉 與Warp)已提交了PCT專利申請(Pending)。
7.被多家車輛及主要部件生產廠家請為顧問專家
8.獲得多300萬澳元的研究經濟,其中80%是從澳大利亞是從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得到,並是一優秀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員。(ARC founds 1500萬2004~2010 )
9.共發表了65篇SCI檢索的國際雜誌文章與80篇國際會議文章。
10.已指導了6個碩士研究生和8個博士研究生至畢業和得到學位,現在在讀的博士研究生有9個。
11.2004年被選為澳大利亞汽車工程師協會院士(Fellow )
12.數個國際性學術會議及研究協作委員會的組織會成員,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邀請的車輛工程領域裡的學術雜誌的名次評審員,及種類研究項目申請的OZ評審員,也是香港學術研究基金邀請的研究項目申請的國際專家評審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